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隆都鎮

鎖定
隆都鎮,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下轄鎮,地處澄海區西北部,東鄰東里鎮蓮華鎮,南靠蓮下鎮,西接上華鎮,北與潮安縣接壤。距澄海中心區域15千米。 [1]  隆都鎮行政區域面積33.84平方千米。2019年,隆都鎮户籍人口80006人。 [3] 
隆都鎮古稱隆眼城都。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始簡稱隆都。民國元年(1912年),隆眼城都改設為隆都區。1987年,始稱隆都鎮。 [1]  截至2020年6月,隆都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店市。 [1] 
2011年,隆都鎮實現財税總收入3573萬元,鎮般預算收入1240萬元。 [1]  2019年,隆都鎮有工業企業113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2個。 [3] 
中文名
隆都鎮
外文名
Longdu Town
別    名
店市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下轄鎮
地理位置
澄海區西北部
面    積
33.83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店市
電話區號
0754
郵政編碼
51582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陳慈黌故居
車牌代碼
粵D
人    口
80006人(2019年户籍人口)

隆都鎮歷史沿革

隆都鎮古稱隆眼城都。遠在唐末乾符年間就有人居住,且聚成村落,多以漁耕為業。
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隆都屬於潮州的海陽縣的一都。
北宋元豐年間(1078年~1085年),隆眼城都隸屬潮州海陽縣懷德鄉。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割屬饒平縣,仍稱隆眼城都。 [1] 
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始簡稱隆都。
民國元年(1912年),隆眼城都改設為隆都區。
1949年後,隆都區割歸澄海縣管轄,今蓮華鎮(原稱十五鄉)從隆都區劃出歸屬蘇北區。
1987年,始稱隆都鎮。 [1] 

隆都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隆都鎮轄店市、東山、南溪、上西、後溝、前溝、樟籍、前埔、鵲巷、福洋、後埔、上北、下北後溪、前美15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隆都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店市。 [1] 
隆都鎮區劃詳情
店市社區
前溝村
上西村
東山村
南溪村
後溝村
樟籍村
前埔村
鵲巷村
福洋村
下北村
上北村
後溪村
前美村

隆都鎮地理環境

隆都鎮位置境域

隆都鎮地處澄海區西北部,東鄰東里鎮蓮華鎮,南靠蓮下鎮,西接上華鎮,北與潮安縣接壤。距澄海中心區域15千米。 [1]  隆都鎮行政區域面積33.84平方千米。 [3] 

隆都鎮地形地貌

隆都鎮地處韓江下游沖積平原三角洲, [1]  系由新生代第四紀全新世河流三角洲沖積和濱海海潮沉積交替作用形成,成陸年代較早。隆都鎮地勢是以平原為主,東部諸小山丘,總名為西靈山,由燕山運動晚期形成的花崗岩出露構成,中部和西、南、北均系沖積平原。現隆都境地,四周高中間低,似鼎狀的盆地。北眺蓮花山,南臨韓江支流。東北面屬蓮花山脈延伸的丘陵地帶,西南部為韓江支流東、南、北三溪環繞的平疇沃野。 [1] 
隆都鎮地面平均海拔(黃海高程)5米,集鎮區店市海拔5.4米。
隆都鎮衞星地形圖

隆都鎮氣候

隆都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高温多雨,雨熱同季,酷熱期短,無霜期長,四季不甚分明, [1]  雨量多集中於春夏兩季,無霜期長,四季不甚分明。
隆都鎮年平均日照總時數為2217.7小時,常年平均氣温在21~22℃之間,最高温度在7~8月間,為28℃,最低温度在1~2月間,為11~12℃。極端最高温日是1953年8月16日達37.3℃,極端最低温日是1955年1月11日達-4℃。霜凍期短,出現於1月份,無霜期長達362天。隆都鎮常年主導風向為東風,年平均風速為3.3米/秒,5~11月來自太平洋和南海的颱風正面登陸的機率低,但年均受影響的仍達2~3次,尤以七、八月影響較大,1968年7月28自惠來登陸的3號颱風,隆都鎮最大風速為51.2米/秒,風力達12級以上。
隆都鎮雨量介於潮汕平原、東南平原丘陵温熱少雨區與中部平原丘陵温熱豐雨區之間,多年平均降雨量1674.6毫米,年降水日為190天,主要集中於4~9月,佔全年降雨量的82%,其中4~6月為前汛期,以降雨為主,7~9月為後汛期,以颱風雨為主,年降雨量最多是1983年,達2441.1毫米, 24小時降雨量最大為1955年7月21日的297.4毫米。

隆都鎮水文

隆都鎮地處韓江下游三角洲,三面環水:東溪、北溪、南溪。
東溪是韓江東邊的古河道,是韓江出海支流之一,全長19千米,平均寬度為500~800米,流經鎮域南部,是隆都與上華、潮安縣江東鎮間的界河,該段河道彎曲、水流湍急、河谷寬、河牀淺,歷史上多發生水災。
北溪是隆都鎮東面的韓江出海支流之一,也是韓江的東邊古河道,全長約25千米,寬度為250米,是隆都與蓮華鎮的界河,流經隆都鎮河段長6.14千米,平均寬僅120~150米,河道窄且彎曲。
南溪亦稱沙尾溪,是粵東三大古運河之一,開鑿於宋元佑至元符年間(1086~1100年),由宋鹽官李前率眾挖掘,全長9.5千米,河面平均寬度220米,是隆都與蓮下鎮、溪南等鎮間的自然界河,也是東里港口與潮州韓江上游地區水上交通的重要通道。

隆都鎮地質

隆都鎮系由新生代第四紀全新世河流三角洲沖積和濱海海潮沉積交替作用形成,地層自上而下有粘土層,細沙層,中沙層,沙泥相間出現,地基基礎下部廣泛分佈有高壓縮性淤泥層,地質較差。
隆都鎮位於韓江三角洲南部輕度斷陷區,屬華夏系構造第二複式隆起地帶,地震基本烈度為八度,為國家地震局劃定的地震烈度重點監視區域。

隆都鎮自然災害

隆都鎮每年四至九月有洪水威脅,警戒水位是潮安水位13.5米,歷史最高水位發生在1964年6月,潮安水位為16.95米。隆都鎮防洪江堤18.36千米,其中東溪8.39千米,南溪6.99千米,北溪2.98千米。防洪堤大部分達到20年一遇防洪標準。

隆都鎮人口

2011年末,隆都鎮總人口7653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692人。總人口中,絕大多數屬漢族。如今海外僑胞近12萬人,現有僑眷占人口五成以上。海外僑胞現已遍佈世界五大洲,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東南亞各國,尤其以泰國為最。 [1] 
截至2019年末,隆都鎮户籍人口80006人。 [3] 

隆都鎮經濟

隆都鎮綜述

2011年,隆都鎮實現財税總收入3573萬元,鎮般預算收入1240萬元。 [1] 
2019年,隆都鎮有工業企業113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2個。 [3] 

隆都鎮農業

隆都鎮特色農業初具規模。特色水果種植面積近1000畝,年產值超億元,其中台灣青檸檬、脆蜜青棗等優新品種種植面積400多畝,產品遠銷廣州、深圳等城市,年產值近3億元。隆都鎮被評為省水果專業鎮、省台灣優稀水果產業園區、省城鎮化技術集成應用試點單位、汕頭市優稀水果生產示範基地、優質玉米生產基地。隆都鎮現有科技示範基地2個,科技示範户200户,和平農場註冊的“廣美”商標,實現了水果標識上市。2011年,隆都鎮實現農業總產值3.7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236元。 [1] 

隆都鎮工業

隆都鎮以食品加工、毛織服裝、工藝玩具為支柱的工業經濟發展較快。2011年,隆都鎮有經營生產單位1500多家,其中,企業70多家。2011年,3家規模上工業企業年產值超2.6億元。 [1] 

隆都鎮交通運輸

廈深鐵路橫跨隆都鎮境內。汕汾高速公路店市出入口位於鎮中心,連接安澄公路、隆樟公路。現有城鎮道路基本形成了“一縱一橫”的交通主幹網系統,即安澄路、隆樟公路在轄區內交叉橫貫全鎮,南通汕頭,西連潮州。隆都鎮內村村通水泥路。 [1] 

隆都鎮社會事業

隆都鎮文化事業

2011年,隆都鎮有文化主站1個。2011年末,隆都鎮完成《隆都華僑志》初稿編撰工作。隆都鎮開展紙影戲、寫燈籠、木雕、竹製藝術品等潮汕特色傳統技藝承傳。有國際三級藝術大師、青年微雕家,2000年,其髮絲微刻作品《岳陽樓記》以“毛髮微刻文字數量之最”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2011年末,隆都鎮有線廣播站1個。 [1] 

隆都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隆都鎮有中學2所,小學10所,中小學在校學生7038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1] 

隆都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隆都鎮有鎮所衞生院1個。農民參保率達100%。 [1] 

隆都鎮體育事業

隆都鎮共成立了燈謎、乒乓球、門球3個協會,2個潮曲樂社,擁有燈光籃球場45個。樟籍村民自發組織的農民門球隊,多次應邀參加全國和省、市賽事,2000年獲全國門球賽第5名,2005年獲廣東省中華文化杯門球賽第4名。 [1] 

隆都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隆都鎮店市設有1個郵電分局。 [1] 

隆都鎮風景名勝

隆都鎮以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前美村為代表,擁有“嶺南第一僑宅”美譽的“陳慈黌故居”,省內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方寨“永寧寨”,體現江南水鄉園林建築的“文園小築”等知名景點。此外,有以麗澤齋、南溪老根據地革命烈土紀念碑為代表的革命遺址,仁壽裏、七落儒林第為代表的一批古宅,狀元先生第、祖姑祠為代表的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許福成為代表的11個僑批館等眾多各有獨特風格的旅遊資源,是一個集潮僑文化、紅色文化和古建築羣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1] 

隆都鎮榮譽稱號

1998年,隆都鎮被評為廣東省體育先進鎮。 [1] 
2003年,隆都鎮被列為廣東省中心鎮。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劉洪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廣東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9年6月:602-603.
  • 2.    隆都鎮2020年區劃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8-24]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