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隆堯招子鼓

鎖定
招子鼓原稱鼓會,因鼓手背上插有鼓招子,故稱招子鼓,盛行於河北南部隆堯縣滏陽河、澧河和午河一帶,它融音樂、舞蹈於一身,是一種綜合性的民間花會。招子鼓歷史悠久,形式多樣,普及性強,它以擊鼓為主體,配以鑼鑔,音調鏗鏘雄壯,氣勢恢弘磅礴,加上粗獷質樸的舞步,聲勢宏大,震撼人心,頗具鄉土氣息,是具有深厚地方色彩的民間花會之一。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隆堯縣文化館獲得“隆堯招子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 
中文名
隆堯招子鼓
地理標誌
河北邢台隆堯縣
批准時間
2007年
非遺級別
[2] 
遺產編號
1—4—6
遺產類別
民間舞蹈
申報單位
邢台隆堯縣

隆堯招子鼓詳細介紹

隆堯招子鼓表演 隆堯招子鼓表演 [3]
招子鼓是一種傳統的鄉藝,廣泛流傳在隆堯東部滏陽河與澧河一帶。其中以隆堯千户營鄉最為盛行。隆堯招子鼓有其獨特的風格,最明顯的標誌是每個小鼓演員背部都負有一杆引人注目的鼓招子。
招子鼓的器樂全是打擊樂,大致分鼓、鑼、釵三類。鼓又分為大鼓、小鼓兩種。鑼按大小分為4種。釵分鈸、饒、釵3種。鑼與釵因直徑的大小不一,分別發出低、中、高不同的音響,與大小鼓相配,和諧悦耳,鏗鏘有力,格外振奮人心。
招子鼓以鼓招子為主要道具,目標鮮明,招引觀眾。鼓招子的結構由招子杆、彩盤、撣子座三部分組成。為使鼓招子牢固縛綁在小鼓演員的背部,另備有6至8個枕形小沙袋,貼於招子杆和演員脊背之間,鼓招子綁好後,演員將小鼓挎在小腹前,舞動起來,雞毛撣子左右搖擺,小彩旗、護身條隨鳳抖動,彈簧絨球上下顫動,小響鈴叮叮有聲,使小鼓演員異常精神,增加了舞美。
招子鼓的演員,按行當可分為五種。最引人注目的是丑角,他身穿綵衣,手持紙扇,動作詼諧,相貌滑稽,善於逗樂,其職能是引鼓。丑角可多可少,人數不定,少則一人,活躍於大小鼓之間,多則每面小鼓伴配一名,與小鼓演員密切配合,雙雙起舞。
招子鼓是一種在街頭廣場演出的民間藝術形式。招子鼓以擊鼓為主,就純打擊樂來説,招子鼓有其獨特的風格,其樂譜最明顯的特點是休止符多,其樂譜的長短也有差異,最短的是24番,也有的是32番,最長的是72番。在演奏方法上,有領奏。齊奏、輪奏、合奏,形式多樣,變化無窮。聽起來和諧悦耳,振奮精神。
儀仗隊也是招子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招子鼓的儀仗隊主要是供夜間演出照明用的彩燈羣。每年春節前後,是招子鼓活動最盛行的時期。行進中,無數盞彩燈列為兩排,明燈高照,光彩奪目,宛如星河降落人間。演出時,為了照明,彩燈四處散開,星羅棋佈,金光閃爍,猶如天女散花,令人心曠神怡。
招子鼓原是廣場、街頭演出的藝術形式,經過加工整理,把它搬上了舞台,豐富了它的舞蹈語彙。河北省歌舞劇院曾以隆堯招子鼓為素材,編排了民間歌舞《莊户餘秋》,演出後,深受羣眾歡迎。 [2] 

隆堯招子鼓起源傳説

關於招子鼓的起源,民間有許多美麗的傳説,其中有兩種説法最為廣泛流傳。相傳唐朝時期李世民兄弟為了爭奪皇位勾心鬥角、手足相殘。為躲避追殺李世民藏於大鼓之內,免遭弒殺登上王位。為此李世民對大鼓特別偏愛,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朝中有什麼喜慶之事均以擊鼓助興。其二李自成率起義軍每逢大戰,必用鼓隊擂鼓助威,義軍聽到鼓聲,士氣大震,打了不少勝仗。李自成把大鼓裝飾一新,繫上綵綢,在一片咚咚的戰鼓聲中凱旋而歸。久而久之,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招子鼓。
招子鼓大約在明代永樂年間已經形成。那時,該縣澧河、滏陽河、午河、小漳河一帶地勢低窪,三年有兩年鬧水災,因此,不是減收就是顆粒不收。老百姓面對洪水,一方面常常用招子鼓的形式,求助上蒼祈禱神靈,尋求一些精神上的安慰。至今每年春節期間,個別村的招子鼓會還舉行為河神散燈等民間活動。另一方面,是用招子鼓來召集民眾,防洪治災。凡是河堤決口,都是敲大鼓召集羣眾,用不同的鼓點説明災情的大小、急緩。在決口的地方,都要樹起高高的招子,讓人們明白防洪地點。到現在,招子鼓的鼓點有大雞上架、小雞上架之分,這就説明當時,招子鼓是用來傳遞信息、説明災情的重要工具。 [4] 

隆堯招子鼓藝術特色

招子鼓具有歡樂、紅火、曲調明快等濃郁的民間風格,有着深厚的羣眾基礎,在歷史上起過傳遞信息、自娛自樂等作用。
招子鼓是歷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招子鼓沒有記載,沒有文字資料,而是在羣眾中世代口傳、身教演變而來的。其節奏鮮明、鏗鏘有力、動作舒展、和諧巧妙,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據考察,大部分民間花會的興起,包括招子鼓,都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在封建社會和科學不發達時期,招子鼓只是侷限在一般的自娛自樂和傳遞信息。儘管如此,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一古老的民間花會,為羣眾文化生活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 

隆堯招子鼓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隆堯縣文化館獲得“隆堯招子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