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陽邏高中

鎖定
陽邏高中,位於中國新洲區,是一所高中。
中文名
新洲區陽邏高中
簡    稱
陽邏高中
所屬地區
中國新洲區
類    型
綜合

陽邏高中師資力量

學校歷史悠久,底藴豐厚,人才輩出,是學生騰飛的搖籃,教師成長的沃野。學校擁有一支團結、實幹、高素質的具有開拓精神的教師隊伍,曾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優秀教師,有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優秀體育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教師們憑着開放的教育思想,領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質,進取的態度,奉獻的精神和踏實的作風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學校以“開發潛能、發展個性”為育人理念,從整體改革實驗到差異教育的研究從二級循環活動的嘗試到創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網絡環境下教學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現代教育最敏感的話題,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學校一貫堅持“品牌、質量、服務”的意識,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質量樹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贏得了社會的讚譽,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學校之一。 [1] 

陽邏高中教學方法

陽邏高中鳥瞰圖 陽邏高中鳥瞰圖
很長時間以來,陽邏高中的招生生源都在三批線下。學生文化基礎差,跛腳現象嚴重。學校領導經過分析認為,不論是幾批線的學生,只要進入該校,都是該校的學生,我們有義務將其教育成才。這些學生思想活躍,興趣廣泛,在某些方面甚至有過人的專長,只要尊重學生的興趣,因勢利導開發他們的特長潛能,是完全可以把他們打造成才的。按照這一思路,該校確立了“面向全體,全面發展,張揚個性,培養特長”的辦學理念,開辦了以體育特長班為主體的多項特色教育,廣泛開闢學生的成才之路。在開展特色教育中,該校優先發展體育特色。一是科學定位。申報體育特色學校。2004年被武漢市體育局授予“體育傳統項目合格學校”,2007年被武漢市體育局、教育局確定為體育特色學校。二是立章建制。制定《體育教學工作制度》、《體育教師工作職責》等制度和崗位職責,使體育教學管理規範化、制度化。三是高師資教學。廣泛招聘知名高校、體校畢業的高材生或體育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到該校任教,為體育特長生提供優良師資。四是加強教學設施建設。學校花巨資建設標準田徑場、籃球場、足球場、乒乓球室、美術室等,為學生成才提供設施保障。五是着力抓好特色教學。實行整體教學和單獨“治跛”相結合,理論教學與體育訓練實踐相結合,分層教學,分類推進,較好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成績和體育運動水平。全面適應興趣不同的學生,該校還開辦了文化(文科)班、美術班、音樂班、體育舞蹈班等,為他們成才提供舞台。通過因材施教,該校的體育生、文化生、藝術生找到了適合自我發展的空間,學習熱情高漲,教學成果十分顯著。在近幾年的高考中,文化生有的考上了武漢大學。體育藝術特長生過省線率達100%,過重點線人數逐年增加,有的還被華中師大等名校錄取。每年還為國家輸送2名飛行員。難怪很多學生家長説,只要你的子女專長,進了陽邏高中也能找到成才的出路。

陽邏高中校園廣播

“翌欣廣播站”隸屬於陽邏高中校團委,在校團委的領導和監督下開展工作,是一個積極向上團結緊密的學生團體,並在校領導的密切關注下逐漸成長和逐步完善。作為校園的重要媒體,廣播站及時反映學校有關部門的動態和指示,是學校和廣大師生進行信息交流的紐帶,在校園裏起着不可替代的宣傳的作用。
校園廣播站以“傳播校園信息、服務全校師生、建設校園文化、培養專業人才”為辦站宗旨,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勤奮團結、求實創新。緊密圍繞高中校團委的中心工作進行新聞報導和宣傳,豐富同學們的校園文化生活,推動校園的精神文明建設。
校園廣播站全體成員秉承“以站為家、服務師生、努力工作、不言放棄”的工作態度努力使廣播站在不足和缺陷中不斷髮展完善。為了開拓視野,宣傳自身,擴大影響,廣播站經常組織各種校園內外的活動,作為校園媒體,積極參與配合學校的大型活動。另外廣播站經常與相鄰兄弟學生會舉行聯誼活動,展示我校高中生的活力與風采,同時也通過雙方的思想交流和相互幫助共同做出列一系列深受廣大師生喜愛的廣播節目。
現在廣播站分為主持組、新聞採編組、導播組、和美術宣傳組四個工作小組,它們有着不同的分工,各自發揮着不同的作用,通過密切的配合與相互協調保證了廣播站播音工作的順利進行。每一位廣播站成員都在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努力把廣播站打造成為弘揚校園文化和傳播校園風貌的一個文明的新視窗。為我們的校園增添一道亮麗的聲音風景線。在賽場上,在舞台上,在校園生活中處處都有廣播站的身影,在多年舉行的校運動會上,我們發揮專長,擔任了運動會期間的播音工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