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陽春鼠刺

鎖定
陽春鼠刺( Itea yangchunensis S. Y. Jin)灌木,虎耳草科植物,葉較小,無毛。花常短於葉。果錐狀。
中文名
陽春鼠刺
拉丁學名
Itea yangchunensis S. Y. Jin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虎耳草目
鼠刺科
鼠刺屬
陽春鼠刺

陽春鼠刺形態特徵

陽春鼠刺線稿圖 陽春鼠刺線稿圖 [4]
灌木葉厚革質,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5.5~7釐米,寬1.7~2.5釐米,先端圓形或鈍,基部寬楔形,邊緣除近基部外具密細鋸齒,平時多少背卷,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無毛,有明顯的腺體,側脈5對,弧狀彎,第三級脈平行且連接或網狀;側脈和網脈在兩面極明顯;葉柄粗壯,長6~7毫米,無毛。總狀花序腋生,常短於葉,長3~5釐米;花序軸及花軸被短柔毛;花較少數,2~3個簇生,稀單生;萼筒淺杯狀;萼片矩圓形,長3毫米。蒴果錐狀,長約6毫米,干時黑色,被疏短柔毛或近無毛。果期11月。 [1] 

陽春鼠刺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溪邊。

陽春鼠刺分佈範圍

特產自廣東(陽春)。

陽春鼠刺鑑別特徵

本種的葉較小,先端圓形或鈍,側脈及網脈極明顯,兩面有明顯的腺體;葉柄短粗;花序明顯短於葉與厚葉鼠刺I. coriacea Y. C. Wu 有明顯的區別。

陽春鼠刺保護現狀

2023年3月,入選《廣東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