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陽城道情

鎖定
陽城道情是一種山西省的傳統説唱藝術。中國傳統的民間曲藝大多有數百年的歷史,而陽城道情也不例外,近200年來,陽城道情在整個曲藝演唱中佔據了重要地位,是陽城民間説唱文化的佼佼者,是民間説唱藝術的倖存者,已經成為陽城乃至晉城的一張文化名片。 [1]  陽城道情因興盛於陽城南關,故亦稱南關道情,其曲調優美婉轉動聽,深受人們喜愛。
中文名
陽城道情
分    佈
山西省晉城市陽城
藝術形式
説唱
遺產名錄
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陽城道情曲藝由來

陽城道情説唱歷史悠久,傳説從元代就有道情説唱,據考證光緒年間(1875年)就有藝人開展道情説唱形式,推算至今已是近二百年曆史了。據推測陽城道情是流行於陽城境內的一個外來曲種,它於何時何地流入陽城説法不一。不少專家認為,陽城道情音樂具有蘇南民間吹打樂的某些特點,很可能是早期由蘇南一帶傳播而來。
此外,據藝輩相傳,陽城道情的起源還有兩種説法:一是早期有賣卜先生為招睞過往行人,懷抱漁鼓,手執簡板,常年在街頭説唱,乃至晚年老者體力不支,不能復出,遂將曲牌書段傳於當地好歌者而一去不返,從此產生了陽城道情。另一説是元末明初有某雲遊道士久居陽城常以唱道情的形式向人們宣傳教義,陽城道情是由其傳授而來。 [2] 

陽城道情藝術特色

陽城道情的音樂唱腔屬於曲牌連綴體,全部唱腔有皂調,耍孩,歪調,跺板,碗花調,十字佛,山坡羊,西江月等10個曲牌組成,慣稱“十錦段”。其唱腔特色既和當地方言土語緊密聯繫,又與音樂的體裁、風格、調式、調性不可分割,其旋律委婉明快,行腔流暢自如,富有變化,別具一格,大有蘇南民歌輕柔活潑的特點。
民國年間的畢庚創、白黑旦、劉和尚、韓勳、蘇有命、蘇石命等人都是道情專家,他們為了紅火熱鬧,經常在農閒串連起來,臨時搭班義唱,多則數十人,少則三五人不等,以坐唱的形式活躍在山莊窩鋪、家庭院落。
主要樂器有漁鼓、簡板、銅板、木魚為打擊樂器,京胡、四弦、三絃等為伴奏樂器,樂器的調配一般按人員的多少而增加或減少。漁鼓是陽城道情專用的擊節樂器,呈圓筒狀,為桐木所做,約70公分長,直徑為9公分左右,用豬護心皮包住圓筒的一端,另一端為空筒(稱鼓尾),打擊時發出“鏜鏜”的響聲。
説唱曲目多以道教故事為題材,曲目分為韓(湘子)家和李(翠蓮)家兩類,韓家的曲目有《拷打追湘》、《七仙點化》、《湘十八救母》等十四本,李家的曲目有《何金龍算卦》、《唐王遊地獄》、《對金舍釵》等四本,可惜在文革中遺失。
陽城道情説唱自形成以來,經過近二百年的發展,演變形成伴隨民間婚喪嫁娶等民俗活動產生和發展而形成的對傳統民俗文化的存性特徵。在長期參加婚喪及其它禮俗活動中,根據活動的大小、參與人員多少、演唱不同內容的曲目,形成了參與禮俗活動的靈活性。既有源於道教曲目的繼承,也有對民歌、小調、詩賦等的廣泛吸收(如坐酒場),形成了具有多元性的特徵。陽城道情的音樂唱腔屬於曲牌聯綴體,全部唱腔旋律娓婉明快,行腔流暢自如,富有變化,別具一格,同本土曲牌(小八板等)溶於一體,具有稀有性和共存性特徵。

陽城道情代表性藝人

陽城道情代表性藝人為韓勳(1886-1972),男,陽城南關人,小名和尚,一生以種菜園、開硝房為業,配製火藥、做煙花火炮更為出色,一生頗愛道情演唱。少時雖家境貧寒,但酷愛演唱,平時留心聽唱,記住了許多曲調和劇詞,為其演唱道情打下了厚實的基礎,其唱腔優美、音調合樂,道白清楚,且能表現出喜怒哀樂,是陽城很有名氣的道情説唱行家。韓勳為人正派,性格樂觀,平時沉默寡言,話時妙趣橫生,深得聽眾喜愛,凡有人請他説唱從不拒絕,無論颳風下雨,有求必應。一次深夜歸家,從毛驢背上摔下,他忍着痛沒讓家人知道,而這位身材高大,一生無病的民間藝人竟因此長眠,離開了人世。 [3] 

陽城道情發展歷史

陽城道情的發生、發展,經歷了元末明初的產生,清中葉到民國的成熟、興盛,建國初的搶救、提高,文革中的低落,八十年代的復甦至目前的繁榮。1954年人民作家趙樹理在陽城深入生活期間,觀看了道情演唱,給予很高的評價,並邀請赴省城演出。1958年春,再次赴省城演出四十多天。1979年和1980年由張天林作詞,寧家沛改曲的陽城道情《羣英會上挑女婿》赴省參加曲藝調演均獲一等獎,這是道情改革的一次大膽而成功的嘗試。之後,又出現了融表演與舞蹈於一體的《新婚之夜》、《銀線相連四海情》等一批優秀節目,《新婚之夜》繼1990年參加省電台“運拖杯”獲獎後又在中央電視台《歡騰的金秋》欄目播出。1997年初次嘗試的道情劇《小草的婚事》參加省文化廳“三小”調演,榮獲一等獎,同年在文化部第七屆羣星獎評比活動中榮獲優秀獎。 [4] 

陽城道情現實問題

儘管目前處於繁榮階段,但仍存在着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縣政府曾作過發掘、搶救、繼承、弘揚的工作,活動開展良好,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
1、建國初曾發掘、搶救過一大批優秀作品,但在文革動盪時期,全部遺失,後又曾作過努力,在民間蒐集過一些存本,但寥寥無幾,加之沒有專門經費,工作不能開展,導致唱本失傳。
2、賴以婚喪等民俗生存、發展的演唱形式,由於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一些民俗住入了新的文化內涵,圍桌坐唱形式的活動陣地逐漸蕭條冷落,過去那種圍桌説唱、歌詩散花等轟轟烈烈的場面不復再現,道情説唱在廣大鄉村中展示的平台日益減少。
3、一些頗有造詣的老藝人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繼謝世,有的絕技難以得到傳承,一些愛好者由於生活,也不得不從事其它活計,外出打工,參加演唱活動愈來愈少,道情坐唱的興趣逐漸淡漠。
4、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對陽城道情這門藝術十分青睞,但因種種原因,特別是經費不足,致使陽城道情的挖掘、傳承、發展工作舉步維艱,瀕危狀況難以改變。大多曲牌仍面臨失傳危機,搶救工作迫在眉捷,刻不容緩。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