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陸雲響

鎖定
陸雲響(1913~1985年),浙江鄞縣人,專治傷科。陸氏傷科系滬上傷科八大家之一。 陸雲響為陸氏傷科第七代傳人。自幼酷愛祖業,承家傳醫學,勤于思考,勇於探索。擅長對跌打損傷以手法、外敷、內服之救治。
中文名
陸雲響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3年
逝世日期
1985年
出生地
浙江鄞縣
職    業
醫生
主要成就
陸氏傷科第七代傳人
性    別

陸雲響人物簡介

陸雲響(1913~1985年),浙江鄞縣人,專治傷科。陸氏傷科系滬上傷科八大家之一。 陸雲響為陸氏傷科第七代傳人。自幼酷愛祖業,承家傳醫學,勤于思考,勇於探索,隨父協同行醫,15歲獨立應診。1937偕其丈夫陸清帆來滬,在石門一路開設診所,每能藥(手)到病除,聲名逐漸流傳上海。1958年進入靜安區第二聯合診所工作,1959年應邀進靜安區中心醫院工作。
陸雲響丈夫陸清帆(1913~1958年),1937年到滬後應吳涵秋先生之邀請,在四明醫院(後曙光醫院)工作。1956年進入同濟醫院(後長征醫院)工作,與杜開元教授、王子平先生共事。清帆先生不但精於跌打損傷之救治,在傷科領域中開創中西醫結合治療骨傷疑難雜症。
陸氏傷科以陸雲響的學術經驗為代表,子女陸念祖、陸安琪皆傳其業。

陸雲響家庭背景

陸氏傷科系滬上傷科八大家之一。其始祖陸士逵是浙江寧波陸氏傷科創始人,精通武藝,練武養功,又擅長對跌打損傷以手法、外敷、內服之救治,相傳至今已300年之久。陸氏傷科第六代傳人陸銀花(1895~1967),得自世傳,深諳經旨,熟練上骱、正骨手法、銀質針針法,靈活運用祖傳經驗方治療內傷、外傷、腦震傷等疾病,。行醫六十餘載,業務繁忙,臨牀效果奇、特、快,而蜚聲甬江、浙東地區。當地提及陸銀花之名,自民國時期至今幾乎家喻户曉。

陸雲響醫療特長

跌打損傷以手法、外敷、內服之救治。

陸雲響治療特色

陸氏長銀針是陸氏傷科用以治療外傷引起的關節功能障礙、鶴膝風、漏肩風等症。為了適應臨牀需要,對針具、針法作了改進和探索,治療頸、肩、臂、背、腰、骶、腿痛,具有顯著療效。長銀針成分為88銀,比不鏽鋼毫針軟,不易折斷,具有導熱快的特點。針耳較粗,直徑約0.8~1.0mm。針身長度為7.5cm,9.5cm,10.5cm,14.5cm和16.5cm5種。針尖圓而鈍,不刺傷骨膜和血脈,與毫針尖而鋭不同。這些特點使它具有“取暴氣”、“取遠痹”和“瀉機關之水”的作用。銀針的治療原則,是以“盛則瀉之,寒則留之,菀陳則除之”的經旨為依據,手法以瀉法為主,以通為用,疏瀉病邪,緩解攣縮。除急性腰扭傷不予留針,一般均用温針,以激發經氣,使陽氣自復,寒氣自散。銀針治療取穴宜少而精,以腰腿痛為例,一般每次2~4穴。銀刺任何穴位一定要下傳的感覺,同時大幅度捻轉針體,疾進疾退。

陸雲響學術內容

陸氏繼承祖業傷科之精華,在學術上,精研《醫宗金鑑》、《傷科補要》、《醫林改錯》等醫籍,還涉獵諸家著作,尤對葉天士、王清任學説頗有研究和體會。陸氏認為,損傷之症,不外氣血。病在血,失血過多,用補氣以生血;若蓄血,用逐瘀以行氣。病在氣,用理氣以行血,因“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凝”。若傷有定位,其痛不移,症不變者,治之則易。陸氏治傷,既重外治,又重內治,接骨入骱手法嫺熟,除用外藥有獨特配方,對內服藥治療內傷、骨折也有系統的經驗方,對頭部內傷(腦震傷)、泌尿系統損傷(海底傷)的治療,更有獨到之處。對於陸氏銀質針,尤以探索求新的手法用於傷科臨牀,更豐富了傷科綜合治療,對多種軟組織勞損、腰部急性扭傷、關節炎等等,臨牀療效甚佳,有些病者可免去手術的苦楚。陸氏銀質針在上海已享有盛名。
陸氏對於骨折治療,着重於手法運用,正如《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所説:“……機觸於外,巧生於內,手從心轉,法從手出。”“接者,謂使已斷之骨,合攏一起,復歸於舊也。”在正骨復位包紮固定時,用杉樹皮小夾板,不同部位採用不同的固定法,如髕骨骨折則採用“井”字、“十”字固定法。肩關節肱骨頸骨折、肱骨大結節骨折,則用四塊杉樹皮夾板超關節固定,腑 下墊上直徑一寸左右的圓而軟的腑墊,取用留“小辮子”包紮法予以固定,肘關節曲屈至90度,頸部掛塊三角巾,然後患肢手心向上懸掛在胸前三角巾。陸氏對骨折後內治法則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主,正如清陳士鐸所言:“血不活則瘀不去,瘀不去則骨不能接。”故用陸氏經驗方活血化瘀為先,然後用續骨湯以和營止痛、温經通絡、培補肝腎、強筋壯骨,骨折愈後,根據傷肢不同關節和部位採用不同的引導法。
陸氏對於腦震傷的治療,着重於整體治療,究其有病因病機,震傷的程度,在治療上慎重辨明其可治、難治、不治。對輕度腦震傷,眩暈陣作,或頭昏乾嘔,夜寐不安者,予以鎮驚寧心安神,芳香醒腦開竅,用陸氏經驗方琥珀鎮靜湯治之。對重症腦震傷,如人事不省,昏沉不醒者,則用陸氏傷科危症奪命丹、金箔鎮靜湯。若神志已轉醒,嘔吐不止者,則用赭石鎮靜湯治之,予以安胃降逆。嘔吐已止,心神煩亂,健忘,夜寐欠安,則用歸脾去生薑、紅棗、桂圓,加丹蔘、赤芍藥、龍齒;若眼花畏光,則加桑葉、甘菊花、枸杞子。若見目盲,耳聾,鼻不聞香臭,則用王清任通竅活血湯,祛瘀以通血絡。腦震傷後期多為正虛不復,目眩耳鳴,頭痛不止,治宜升清降濁,投補中益氣湯加天麻、甘菊花。若氣虛,腦髓氣血不充,肝腎之精不能上榮,則用可保立蘇湯治之,調補肝腎以充髓海。若肢體癱瘓,麻木不仁者,則用補陽還五湯,益氣活血祛瘀。

陸雲響主要領域

專攻傷科。

陸雲響醫學貢獻

陸雲響傷科危症奪命丹

功能:芳香醒腦開竅。
主治:腦震傷人事不省,昏沉不醒。
處方組成:珍珠母、西牛黃、熊膽、麝香、人蔘、三七、中白、天竺黃、木香。

陸雲響琥珀鎮靜湯

功能:鎮靜安神,芳香開竅,活血化瘀。
主治:腦震傷輕者。
處主組成:西琥珀(研香)、公丁香、化龍齒、天麻、藿香梗、丹蔘、赤芍藥、當歸尾、荊芥、淡豆豉。

陸雲響金箔鎮靜湯

功能:安神寧心,理氣化痰,開竅。
主治:腦震傷重者。
處方組成:金箔、西琥珀(研吞)、公丁香、廣鬱金、砂仁、石菖蒲、豆豉、藿香梗、天竺黃、丹蔘、荊芥、天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