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陸遜

(遊戲《率土之濱》中的角色)

鎖定
陸遜是遊戲《率土之濱》裏面的一名武將。 [1] 
陸遜為吳陣營、步兵種、5星級武將。其設計來源於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陸遜
中文名
陸遜
性    別
登場作品
《率土之濱》
陣 營
兵 種
星    級
5

陸遜角色背景

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與呂蒙一起在荊州大敗關羽;在夷陵用計大敗蜀國大軍;並幾乎將魏國對吳國的侵略全部抵禦,可謂居功至偉。 [1] 
《率土之濱》陸遜 《率土之濱》陸遜

陸遜能力設定

陸遜基礎屬性

屬性
項目
內容
COST
3
兵種
攻擊距離
2
初始謀略
94
初始攻擊
63
初始攻城
17
初始防禦
95
初始速度
40
數據為2015年10月的數據,參考資料 [1] 

陸遜武將戰法

戰法
類型
名稱
介紹
基礎戰法
火勢風威
1回合準備,對敵軍全體發動策略攻擊(傷害率111%,受謀略屬性影響),並使其在受到下一次傷害時,會額外引發一次猛烈火攻(傷害率221%,受謀略屬性影響)
可拆戰法
十面埋伏
1回合準備,對敵軍全體發動一次策略攻擊(傷害率130%,受謀略屬性影響),並隨機使敵軍單體下一回合造成的所有傷害大幅度降低(受謀略屬性影響)
數據為2015年10月的數據,參考資料 [3] 

陸遜玩法分析

陸遜屬性分析

陸遜的面板屬性總體是很不錯的。2.09的謀略成長比較一般,但是因其自帶主動戰法“火勢風威”輸出較高,所以即便謀略成長不是很可觀,陸遜也依舊是較為強大的法系大營輸出;2.09的防禦成長作為一名大營法師是極其出色的,無論敵軍是謀略系還是物理系,陸遜都不會被輕鬆的“爆頭”,而在“始計都督”中,陸遜常作為前鋒而存在,前鋒的陸遜更能發揮出優秀的防禦成長;1.3的物理成長作為法師也算是不錯的。但是陸遜通常作為大營而存在,而攻擊距離僅僅只有2,所以其攻擊一般不會發揮作用;0.46的速度成長是比較低的,但是陸遜畢竟是一名步兵,所以也無需多做苛求。 [6] 
《率土之濱》陸遜 《率土之濱》陸遜

陸遜戰法分析

火勢風威這個戰法有兩個效果:1回合準備,對敵軍全體發動策略攻擊、在受到下一次傷害時,會額外引發一次猛烈火攻。第一段很好理解,40%的概率發動,釋放一次3目標的謀略輸出,需要一回合準備。第二段,受到下一次傷害,也就是説任何傷害(包括陸遜自己造成的)都可以觸發這第二段。這也就意味着陸遜的輸出上限將會非常高。 [5] 
陸遜自帶主動戰法“火勢風威”是一個擁有極高傷害的輸出戰法。其有效距離為五,釋放目標為敵方全體(三目標),在該方大營就可以攻擊到敵軍所有目標。對敵軍全體發動策略攻擊,並使其在受到下一次傷害時,額外引發一次高額的火攻傷害。
“火勢風威”作為一個輸出戰法,雖然傷害具有一定的“延後性”,但是其可觀的傷害足以支撐陸遜成為一個合格的法系大營輸出。 [6] 

陸遜兵種特性

守備:作為防守方時,受到所有傷害降低16%;利刃:每學習一個非主動戰法攻擊屬性提高22點;列陣:造成主動戰法傷害提高10%;近戰:第四回合騎,對弓兵造成的所有傷害提高22%;固陣:受到步兵的攻擊傷害降低30%;文韜:第三回合起,每回合首次造成策略傷害提升15%;勇毅:受到弓兵和步兵的策略傷害降低15%。
這7個特性,守備、固陣、勇毅適合作為防守防禦時使用。其餘4個利刃、近戰、列陣、文韜更偏向輸出。如果是用來作為輸出的,那麼兵種上推薦長槍+列陣+近戰或文韜,利刃不需要,陸遜物理成長不高,且自帶戰法和成長都是謀略為主,利刃直接PASS。如果是用來做防禦向的,推薦重步,固陣,守備以及勇毅比較合適。 [5] 

陸遜兵種推薦

長槍兵:克騎兵,被弓克,造成所有傷害提高8%。
重步兵:克弓兵,自我減速度15點,受到一切主動戰法傷害降低12%。
兵種剋制方面,剋制的一方沒有任何輸出上增益,被剋制的一方的傷害會受到一定百分比減免,約為20%,一説為30%(剋制增強)。很明顯,長槍兵適合做輸出,重步兵偏向防禦。 [5] 

陸遜武將組合

東吳大都督
成員武將:周瑜(吳)、呂蒙(吳)、陸遜(吳)、魯肅(吳)
加成屬性:謀略、速度
激活條件:以上任意三將(非同名)組合激活
吳之智
成員武將:魯肅(吳)、步騭(吳)、陸遜(吳)、張昭(吳)
加成屬性:謀略
活條件:以上任意三將(非同名)組合激活 [1]  [4] 

陸遜玩家評價

陸遜的面板好,沒有短板,不需要強力保護且傷害高,能獨撐隊伍傷害,是“東吳大都督”陣營成員之一。但是速度慢,戰法發動率低,需要準備,這讓陸遜的傷害極其不穩定。(17173評) [7] 

陸遜彩蛋花絮

設計原型
麥城之戰初露鋒芒,夷陵之戰盛名遠揚,深謀遠略,忠心義膽。一生出將入相,身為四大都督之一。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寫道:虎帳談兵按六韜,安排香餌釣鯨鰲,三分自是多英俊,又顯江南陸遜高。 [6] 
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統領吳國軍政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深謀遠慮,忠誠耿直。一生出將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