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陸軍上校

鎖定
《陸軍上校》是洛朗·埃爾比埃執導的犯罪片,奧利維埃·古爾梅和Robinson Stévenin出演。
該片講述了陸軍退役上校拉烏爾·杜普朗在其巴黎住所被人暗殺背後的故事。
中文名
陸軍上校
外文名
Mon colonel
類    型
犯罪、劇情、歷史
製片地區
比利時 / 法國
導    演
洛朗·埃爾比埃
上映時間
2006年11月15日
對白語言
法語
色    彩
彩色

陸軍上校劇情簡介

《陸軍上校》劇照
《陸軍上校》劇照(11張)
根據弗朗西斯·扎姆波尼的小説改編。1995年,陸軍退役上校拉烏爾·杜普朗在其巴黎住所被人暗殺,頭部中了一彈。辦案人員接到匿名人士的一封信,信中宣稱:“上校死在聖阿爾諾”。1957年,在阿爾及利亞東部的聖阿爾諾,年輕的軍事法官基·羅西在杜普朗上校的手下辦案。他在虐刑拷打和特別權力機構全速開動的機器中變成了劊子手,40年後,杜普朗上校遭到了報應。

陸軍上校演職員表

陸軍上校演員表

陸軍上校職員表

原著 Francis Zamponi
導演 洛朗·埃爾比埃
編劇 Costa-Gavras、Jean-Claude Grumberg、Laurent Herbiet

陸軍上校幕後製作

陸軍上校關於編導

科斯塔·加華斯聯合老搭檔電影劇本創作者讓-克勞德·古盧姆伯格(Jean-Claude Grumberg),改編自弗朗西斯·扎姆波尼的小説,講述了在法國與阿爾及利亞戰爭期間,一個年輕的陸軍中尉親眼目睹自己的上校醜惡行徑的故事。從觀看電影的那一刻開始,觀眾也許就會感到稍許失望,影片不是由科斯塔·加斯華本人執導,他把執導話筒的大權讓位給了洛朗·埃爾比埃。由於該片是目地非常明確的電影:成為一部中規中矩的優質電影,因而它可以歐洲的主流市場和其他一些地區(非北美地區)保證票房上沒有太大的閃失。影片於2006年11月15日在法國舉行了首映。
假設科斯塔·加華斯早先的電影和他最輝煌的那些年代,例如他那部極具衝擊力的政治黑幕電影《焦點新聞》Z(1969)在美國佬的電影院上重見天日,那麼現在這部新創作的電影將在美國顯得無足輕重。儘管影片主題有所針對當下美國對待伊拉克問題上的態度,以及來自兩位主演不同凡響的表演——奧利弗·古爾邁(飾演上校)和羅班松·斯特伏南(飾演中尉),加上該片還是高盧人將小説改編成電影,第一次涉及到法國人在阿爾及利亞犯下的戰爭罪行。換而言之,其主題還遠遠沒有到觸及禁忌題材的地步。

陸軍上校關於影片

由奧利弗·古爾邁領銜主演,和達爾代涅兄弟(他們經常與男演員古爾邁合作)擔任聯合制作人,採取記錄片式的拍攝手法,使得這部影片似乎會大熱起來。但是《陸軍上校》將其劇情建立在對事實真相置若罔聞的基礎之上,冷酷的格調已經把任何有可能激起電流和火花的可能刪除了出去。
電視節目上播出已經退役的杜普朗上校被法國政府宣判有罪,隨後不久他就在家中被人殺害。就在審訊不同的犯罪嫌疑人期間,辦案人員收到一個匿名包裹,裏面有中尉蓋·羅西的信件,講到了他和杜普朗在阿爾及利亞服役的那段時期。陸軍少尉伽羅瓦被指定去閲讀羅西的這些信件,從中尋找殺死杜普朗的兇手的線索。伽羅瓦廢寢忘食地閲讀着匿名信件,可以説是有些矯情的上下文語境轉場到閃回的黑白段落,大約1956年的阿爾及利亞,電影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
羅西是一個戰爭懷疑論者,他在阿爾及利亞和法國戰爭期間來到St. Arnaud的部隊,成為一名實際上並不是完全自願的法律顧問。然而羅西心中這一重要矛盾卻從未被編劇有利地深挖下去。人們通常會忍不住去思考,為何這部豐富多彩的影片《陸軍上校》卻沒有充分利用有效資源,例如説貝特朗·塔維涅——一位善於執導法國主題大片的電影藝術家。

陸軍上校關於劇情

影片最有力量的組成部分來自於羅西和杜普朗之間的對話。曾經一度對阿爾及利亞的細微變化都感到十分敏感,對於阿爾及利亞地下反抗組織以及公開反對當時的本地法國人的行為,從現實情況來看,他覺得這麼做是愚蠢和天真的。杜普朗逐漸成為小鎮上一個理想的軍事家,很有可能將會有反叛者滲透進來並且有更多法國人移居在此。經歷過幾次意外事件,導致羅西精神和道德上的兩難選擇,他意識到不論自己在法律上做出任何建議,杜普朗都會對叛軍採取不擇手段地圍剿行動。
採用現在進行時的觀察視角——伴隨着好幾次伽羅瓦令人厭煩的閲讀然後對羅西的信件作出的反應——有可能從理論上行之有效,但結果是大大削弱了影片自身的能量,導致它只不過是一個極其平凡的神秘謀殺案件,雖然其中還有一個無法模仿的角色即Charles Aznavour所扮演的羅西的父親。杜普朗殘忍的手段已經被導演洛朗·埃爾比爾處理得委婉了許多,似乎是為了避免引起某些敏感觀眾的不愉快。舉個例子來説,嚴刑拷打場景中一聲遙遠的慘叫,大約在45年前讓-呂克·戈達爾的《小兵》Petit soldat, Le中也有類似的場景。

陸軍上校關於演員

奧利弗·古爾邁Olivier Gourmet1963年7月22日出生於比利時。奧利弗·古爾邁因為出演比利時知名兄弟檔導演達爾代涅兄弟的《兒子》(Le Fils),而一舉奪下2002年戛納電影節最佳男主角。事實上奧立維耶古賀梅是達頓兄弟的固定班底,就好比蔡明亮之於李康生一樣,代表作還有:1996年《第八日》Le Huitieme jour 、1999年《美麗羅塞塔》Rosetta等。2006年憑藉法國影片《心力交瘁》Sauf le respect que je vous dois 獲得第九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在影片中他給人的印象是清瘦而且邪惡,塑造的人物形象即陸軍上校其實既兇殘也有複雜的一面。他的觀點言論是如此頑固和堅定,以至於讓那些最具反戰意識的觀眾也會望而卻步。

陸軍上校關於音樂

法裔作曲家阿曼德·阿瑪(Armand Amar)為本片創作的音樂同樣也是一個保守的陳述典範,打造出令人心動的華美樂章。阿曼德·阿瑪的風格多變,是國際影壇的一名配樂新秀,他還曾經在2002年與作為導演的科斯塔·加華斯合作過納粹暴政電影《見證人》(Amen)。
[1-2] 

陸軍上校製作發行

發行公司:Pathé Distribution
陸軍上校 陸軍上校
上映日期:2006年11月15日 法國

陸軍上校影片評價

洛朗·埃爾比埃幾近完美的作品,開始於一個驗屍的神秘兇殺案件,但是該片最吸引人的時刻還是在回憶往事的那一段,黑白畫面和粗顆粒質感,更像是關於五十年代末期阿爾及利亞戰爭的新聞膠片。
—— 加拿大SammyK
看完《陸軍上校》之後,在我的生涯中我只是記得科斯塔·加華斯有一部電影拍得不好而且達爾代涅兄弟(製片人)也完全過高估價了它。
—— 2006年多倫多國際電影節Planet Sick-Boy
影片的設置確實有些笨拙,但把故事帶回到當下卻是十分有效的,這樣更加有利於觀者去思考它所帶來的啓示。
—— 加拿大roy-blake
《陸軍上校》過於謹慎地構思着,竟然忘了講述一個跌宕起伏的劇情故事,只是温和含蓄地暗示人類慘無人道的行為。
—— 美國《綜藝》雜誌羅伯特·柯赫爾Robert Koehler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