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陸象山墓

鎖定
陸象山墓,位於金溪縣陸坊鄉陸坊村青田橋旁的東山嶺上。始建於南宋,後歷經各代修建,佔地面積60平方米。1957年省政府批准陸墓為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陸象山墓
修建年代
南宋紹熙四年(1193
位    置
金溪縣陸坊鄉陸坊村
相關人物
陸象山
面    積
60 m²
碑    文
崇尚真儒墓
級    別
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陸象山墓陸象山墓(金溪)

南宋紹熙四年(1193),陸九淵逝世後即歸葬其家鄉陸坊村青田橋旁的東山嶺上。墓葬三面環山,前面開闊,松竹掩映,幽靜落寞。級級石階,層層平台,圓形墳冢,椅形護欄,都是用山下青田溪裏的鵝卵石砌成,大體是宋時舊物原貌。墓為圓錐形石砌結構,墓基用寬闊麻石石板築砌,佔地面積60平方米。明嘉靖年間(1522-1566),敕建神道碑,碑文為“崇尚真儒墓”。已佚。墓前有清乾隆年間刻高0.95米、寬0.56米的“宋儒文安公陸象山墓”碑以及民國時立的石碑,已是殘缺不全。山下原有明代敕建的“祭祠”和“下馬亭”等附屬建築。1957年省政府批准陸墓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金溪縣政府重新修葺墓地,增立一對墓表和幾塊石碑。墓旁立有象山先生生平簡介和思想言論碑。墓前有兩個明代的石柱,石柱上鐫刻:學苟知本六經皆註腳;事屬份內千聖有同心。高度概括了象山哲學的精髓。墓最前方是一方大理石的保護標誌碑,刻有“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字樣,字體端莊凝重。

陸象山墓陸象山生平

陸九淵(1139-1193),字子靜,自號存齋,世人尊稱為“象山先生”,陸坊鄉青田村人,因居金溪縣之象山,自號“象山翁”,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於宋乾道八年進(1172)登進士第,任隆興府靖安縣主簿;淳熙九年(1182),到首都臨安任國子正;淳熙十年至十三年,在敕令所任刪定官;紹熙元年(1190),主管台州崇道觀;紹熙二年,出知荊門軍;紹熙三年臘月,病死於荊門任上,歸葬於金溪。嘉定十年(1217)賜諡“文安”。明嘉靖九年(1530),被列入孔廟配祀。
陸九淵在官時為政清廉,愛幹實事,不喜空談,他認為“任賢、使能、賞功、罰罪”是醫國“四君子湯”。他治理荊門,政績顯著。陸九淵官雖不大,但心學名望很高。其學與兄九韶、九齡並稱“三陸子之學”,後由明王守仁繼承發展,成為“陸王學派”。陸學又稱“心學”,他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自南宋以來,統尊他為“百世大儒”。後人將他生前所著所講,編為《象山全集》,凡36卷。
陸九淵逝於湖北荊門,時任荊門知軍。逝後由其子扶柩歸葬於此,史載送葬者愈千人。荊門人民還建了“陸夫子祠”紀念他。古往今來,很多文人學者都來此拜謁過象山之墓,前幾年日本九洲大學幾位教授帶着研究生還專程前來憑弔這位百世大儒。明代曾任首輔的貴溪籍大學士夏言謁墓後,作《經陸象山先生墓》,詩云:
十里松楸翳薜蘿,百年芳冢近嵯峨。
山川幾處還增重,草木滋生亦自多。
道在生死真孟浪,教殘風俗竟如何?
瓣香尚擬歸途拜,仰止高風下馬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