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陸豐

(廣東省汕尾市代管縣級市)

鎖定
同義詞 陸豐市一般指陸豐(廣東省汕尾市代管縣級市)
陸豐市,汕尾市代管縣級市,地處粵東沿海碣石灣畔,陸地總面積1687.7平方千米,下轄20個鎮,截至2020年11月1日,陸豐市常住人口1221634人。 [21] 
唐武德五年(622年)置縣。非物質文化有正字戲白字戲、西秦戲、皮影戲、英歌舞、錢鼓舞、滾地金龍、八音、漁歌等;古蹟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玄武山、“神海沙石”金廂觀音嶺、佛教古剎定光寺等。2020年5月18日,2020全國縣級市傳播熱度排名發佈會在人民日報社舉辦。其排名第98名。 [2] 
2020年,陸豐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0.1億元,增長4.6%。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19.7:32.1:48.2%。 [22] 
中文名
陸豐
外文名
Lu feng City
別    名
海陸豐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廣東省汕尾市
地理位置
廣東省東部沿海碣石灣畔
面    積
1687.7 km²
下轄地區
20個鎮 [3] 
政府駐地
東海鎮
電話區號
0660
郵政編碼
5165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玄武山
待渡山
金廂灘
清雲山
觀音嶺 展開
著名景點
玄武山
待渡山
金廂灘
清雲山
觀音嶺
法留山
燈光寺 收起
火車站
陸豐站陸豐東站
車牌代碼
粵N
地區生產總值
360.1 億元(2020年) [22] 
人    口
1221634 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陸豐歷史沿革

陸豐建置沿革

秦朝以前,屬南越(即廣東、廣西兩省)之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南越,設置南海郡、象郡與桂林郡,陸豐屬南海郡博羅縣。
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平南越,始置海豐縣。陸豐屬東官郡海豐縣。
唐武德五年(624年),從海豐縣劃出東部地區建立安陸縣(即後來的陸豐縣),縣城設在今市轄之大安鎮陸軍環珠寨。
唐貞觀元年(627年),陸豐併入海豐縣。
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海豐縣屬坊廓、石帆、吉康三都置陸豐縣,縣城設東海舊墟寨(今東海鎮舊墟),隸屬惠州府
民國初期屬潮循道,後屬東江行政專員公署、東江善後委員公署、東江綏靖公署、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抗日戰爭勝利後,屬第一區專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隸屬東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3年,改屬粵東區行政專員公署。
1956年改屬惠陽專員公署。
1958年屬汕頭專員公署。
1983年又改屬惠陽地區
1988年劃惠陽地區海豐、陸豐兩縣設汕尾市,陸豐隸屬汕尾市。
1995年1月19日,國務院批准陸豐撤縣設市,屬縣級市。廣東省委託汕尾市代管。 [4] 

陸豐歷史事件

 陸豐市 陸豐市
陸豐是全國十三塊革命老根據地--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縣份之一。早在1921年,陸豐人民便追隨革命先驅彭湃開展無產階級革命的實踐。1922年10月建立了全國第一個縣級農會組織;1925年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基層組織--特別黨支部,1927年舉行了震驚中外的三次武裝起義,打響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鎮壓革命的第一槍,於1927年11月3日成立了全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4] 

陸豐行政區劃

陸豐區劃沿革

 陸豐市地圖 陸豐市地圖
1988年,析陸豐之河口、河田、東坑、水唇、新田、螺溪、上護、南萬8個鄉鎮和吉溪林場新置陸河縣
1992年12月,原橋衝、西南、碣北、上英、甲西5個鄉建制改為鎮建制。
1994,經省政府批准改原湖陂農場為星都經濟開發試驗區(副處級),並析陸豐之華僑農場置汕尾市華僑管理區(縣級)。
1995年,從博美鎮析出軍湖、內湖等6個管理區置內湖鎮。
1996年3月,經省政府批准,撤銷碣北鎮併入碣石鎮,同時成立碣石經濟技術試驗區(副處級)。
1997年4月,從城東鎮析出後坎、浮州等8個管理區置河東鎮。

陸豐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陸豐市下轄3個街道、17個鎮:東海街道河西街道城東街道甲子鎮碣石鎮湖東鎮大安鎮博美鎮內湖鎮南塘鎮陂洋鎮八萬鎮金廂鎮潭西鎮甲東鎮河東鎮上英鎮橋衝鎮甲西鎮西南鎮。另有:華僑管理區、銅鑼湖農場星都經濟開發試驗區大安農場、羅經嶂林場、湖東林場、東海岸林場、紅嶺林場、畜牧果林場, [3]  市政府駐東海鎮。 [5] 

陸豐地理環境

陸豐位置境域

陸豐市,地處廣東省東南部碣石灣畔,位於東經115.25°-116.13°、北緯22.45°-23.09°之間。北面和陸河縣、普寧市交界,東與汕尾市華僑管理區惠來縣接壤,西與海豐縣和汕尾市城區為鄰,南瀕南海,全市陸地面積1687.7平方千米,耕地面積3.54萬公頃,宜林山地面積7.97萬公頃。 [6] 

陸豐地質

陸豐市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 [31]  地層主要屬新華夏(距今2.25億年-0.7億年)和東西構造運動所形成。地質年代最早是三疊系,繼而侏羅系、第四系。岩石主要是由花崗岩、砂頁岩及第四系沖積沙礫石層組成。

陸豐地形地貌

陸豐玄武山 陸豐玄武山
地勢平坦。市境內最高山脈不上千米,700m以上山脈只有3處,一為峨嵋嶂山脈,位於市境東部,主峯峨嵋嶂,海拔980.3m,為全市最高點。二為羅經嶂山脈,位於市境東北部,主峯羅經嶂,海拔960m。三為烏面嶺山脈,位於市境西部,主峯烏面嶺,海拔738.4m。北部以山地為主,間有小盆地,中部與南部沿海多為丘陵、台地、平原與低窪地。整個地勢走向除南部五峯山為東西走向外,其餘山脈多為南北走向,與河流走向基本一致。 [6] 

陸豐氣候

陸豐市地處廣東省東部、北迴歸線以南的低緯度地區,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四季温暖,雨量充沛,日照充分,無霜期長,海洋性季風明顯等特點。 [31]  氣候温和,雨量充沛,汛期降雨較為集中。市中心城區年平均氣温大於21.8°C,最熱7月,月均氣温28°C;最冷1月,月均氣温13.8°C。極端最高氣温37.8°C(1962年8月1日),極端最低氣温0.9°C(1967年1月17日)。無霜期361天,農作物年可3熟。全市年均實際日照時數為1940-2140小時。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12.55萬卡/c㎡,屬廣東省大陸高值區,其分佈大致與日照時數相同。光照條件除個別年份出現長期的陰雨天氣外,一般都可以滿足各種農作物生長需要。全年年均降雨量為1997cm,屬廣東省多雨區之一。降雨年際變化大,最高年(1961年)降雨量達3045mm;最少年(1963年)僅有942.2mm,是平均值52%;降雨量季節變化也明顯,一般雨季始於3月份,結束於10月中旬,長達210天左右。汛期4-5月,平均雨量1730mm,佔全年總量的87%。 [7] 

陸豐土壤

土壤肥沃,類型較多。主要有水稻土、南方山地草甸土、黃壤、紅壤、赤紅壤、菜園土、潮沙泥土(河流沖積土)、濱海鹽漬沼漬土、海濱沙土、石質土等10個土類70個土種。

陸豐自然資源

陸豐水資源

陸豐市境內有河流22條,總長458km,徑流總量23.58億m³。大中小型水庫山塘235座,總庫容量3.82億m³。主要河流有螺河、烏坎河、鰲江、龍潭河。主要水庫有龍潭水庫、巷口水庫、五里牌水庫、箖投圍水庫、三溪水庫和牛角隆水庫等。其中,螺河長102km,發源於陸河縣與紫金縣交界的三神凸山,為陸豐第一大河,集雨面積1356K㎡。陸豐市境內流域100km2以上一級支流有螺溪、南北溪、新田河;龍潭水庫位於市境東面,距中心城區43km,於1959年興建。水庫集雨面積156.03K㎡,設計總庫容量1.05億m³,灌溉面積1.29萬公頃,是國家大型蓄水工程之一。陸豐水量充足,全市年地表水徑流總量38.96億m³,每1/15公頃耕地平均擁有水量7346m³。同時有地下水4.9億m³及地熱水(又稱温泉)、礦泉水多處。水質好,水力資源較為豐富。據有關部門1986年的勘測調查,全市水力資源9.27萬千m³,年發電量8.6億kwh,可開發裝機容量11.25萬kw,年發電量4.2億kwh。目前,全市已建水力發電站裝機容量僅有9000多kw,年發電量僅2300多萬kwh,尚有較多水力資源可供開發利用。 [8]  [31] 

陸豐土地資源

陸豐市陸地總面積1681k㎡,其中耕地3.54萬公頃,佔總面積的21%;宜林地7.97萬公頃,佔總面積的47.4%;草地1.67萬公頃,約佔總面積的10%;水域(不含海域)3.63萬公頃,佔總面積的21.6%。其中魚塘8223公頃,此外還有山塘水庫3000多公頃,灘塗1000公頃。土地資源的特點:一是類型多,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灘塗等,有利全面發展農業經濟。二是潛力大,原土地生產力較低,潛力未充分發揮;土壤適應性廣,發展旱地作物條件好;複種指數為215%左右,擴大冬種生產有潛力。三是台地廣佈,宜發展水果生產。 [8] 

陸豐林業資源

陸豐市地帶性植被為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目前以人工森林植被為主,僅存有少量的次生闊葉林,主要森林類型有:常綠闊葉林、常綠針葉林、常綠針闊葉混交林和經濟林。主要的常見植物屬喬木類的有樟樹、馬尾松、杉樹、榕樹等,灌木主要梅葉冬青、九節、崗松等,草本植物主要有芒萁、烏毛蕨等。主要的名貴樹木有大戟科、桑科、棕櫚科、梧桐科、豆科、茶科等。 [31] 

陸豐礦產資源

陸豐市風光
陸豐市風光(19張)
陸豐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6大類15種,以高嶺土石英砂、錫、鋯、鈦鐵、硫鐵礦等藴藏量最為豐富。高嶺土藴藏量1億噸以上,主要分佈在大安、陂洋、八萬、博美、城東、金廂等鎮,其中大安鎮分佈面積達59k㎡,藴藏量4000多萬噸。石英砂總藴藏量為1億m³以上,主要分佈在星都、上英、東海、金廂、碣石、湖東等地,其中星都經濟試驗區的白沙埔,面積400多公頃,地面至地下2.5m深處純屬石英砂,藴藏量達1000多萬m³。高嶺土和石英砂品位均高,很有開採利用價值。 [8] 

陸豐人口

截至2019年,陸豐市總人口167.08萬人,旅居海外、港、澳、台同胞50多萬人 [5] 
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陸豐市常住人口1221634人。 [21] 

陸豐經濟

陸豐綜述

2018年,陸豐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7億元,增長8.0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201.51億元,增長18.1%,農業總產值99.39億元,增長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97億元,增長9.2%。全市實際利用外資4000萬美元,增長200%。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43億元,增長10.2%,其中税收貢獻4.63億元,增長13.7%。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81億元,增長15.3%。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8.16億元,增長92.5%。 [1] 
2020年,陸豐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0.1億元,增長4.6%。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1.03億元,增長3.7%,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14.8%,拉動GPD增速0.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15.62億元,增長4.9%,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39.3%,拉動GPD增速1.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73.44億元,增長4.8%,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45.9%,拉動GPD增速2.1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19.7:32.1:48.2%。 [22] 

陸豐第一產業

陸豐市生物資源種類繁多,有農作物、林木、牧草、畜禽和水產等6大類。農作物主要有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如水稻、小麥、大豆、玉米、番薯、花生、甘蔗等。林木種類很多,常見的喬木、灌木有16科35種。牧草覆蓋面廣、適口性好、採食率高,主要有鴨嘴草、鷓鴣草、芒草、蜈蚣草等。青飼料有水浮蓮、假水仙、藻、水竹菜等。近年還從澳大利亞引進格拉姆、有勾超長草、黑麥草、象草,從國內引進糖蜜草等優良牧草。畜禽以豬、牛、雞、鴨、鵝為主,還有兔子、鴿子等。水產類有海產魚類110多科140多種,淡水魚類20多科30多種,海、淡水養殖品種有鮑魚、甲魚、海馬、鯧魚、對蝦、仁蟹、牡蠣、扇貝、貽貝殼、海蔘、角螺、海膽、鰻魚等,均屬珍稀高值產品。 [8] 
2018年,陸豐市11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共6.48萬畝通過驗收。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面積47.22萬畝,補貼金額4145.66萬元。水產養殖面積6537公頃,養殖產量10萬噸,增長4.9%,產值13.6億元,增長10%。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態勢良好,全市擁有農民專業合作社599家、家庭農場20家、農業種養公司131家,擁有各類農業龍頭企業17家,其中省級4家、汕尾市級13家。 [1] 
2020年,陸豐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118.87億元,比上年增長3.9%,其中:農業產值48.95億元,增長6.7%,林業產值1.09億元,增長6.2%,牧業產值17.19億元,增長0.3%,漁業產值45.51億元,增長1.9%,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6.13億元,增長6.7%。 [22] 
2020年,陸豐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1.98萬畝,增長2.6%;蔬菜種植面積42.12萬畝,增長3.7%;油料種植面積12.73萬畝,增長3.0%。全年糧食產量17.53萬噸,增長1.9%;稻穀產量14.96萬噸,增長2.5%;蔬菜產量67.16萬噸,增長7.4%;水果產量10.67萬噸,增長7.6%;油料產量2.04萬噸,增長5.1%。 [22] 

陸豐第二產業

2018年,陸豐市實現工業總產值339億元,增長4.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3.1億元,增長7.8%。新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完成工業投資82億元,完成工業技術改造17.5億元。開展技改企業22家,完成率100%。寶麗華甲湖灣電廠併網發電,星都高新區獲批,碣石海工裝備基地完成徵地和“三通一平”工作,後湖海上風電集控中心啓動建設,以核電、火力發電和海上風電為主的沿海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羣開啓跬步。 [1] 
2020年,陸豐市實現工業增加值為94.69億元,比上年增長4.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共72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53億元,比上年增長5.0%,規上工業按不同分類的增長情況;按經濟類型分類,國有企業增長13.0%,集體企業下降28.0%,股份制企業增長8.5%,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4.9%,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增長0.37%。按輕重工業分類,輕工業增長1.5%,重工業增長16.98%。主要行業:計算機通訊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3.7%,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製造業增長56.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4%,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長10.0%,紡織服裝、服飾業下降11.0%,橡膠和塑料製品業增長25.4%。 [22] 
2020年,陸豐市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21.13億元,同比增長12.4%。全年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14個,增長40%;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4.53億元,增長42.2%;實現利潤總額0.027億元,下降72.9%;應繳增值税0.53億元,下降21.8%。 [22] 

陸豐第三產業

金廂觀音嶺 金廂觀音嶺
陸豐瀕臨南海大陸架,海岸線長116.5KM,海域面積1.256萬KM2。沿海海岸曲折,港灣眾多,有烏坎、甲子、碣石、湖東、金廂5個港口,平均23.3km海岸線有1個港口,其密度比世界經濟大國日本(平均25km海岸線有1個海港)還要密。烏坎港位於碣石灣頂部,歷史悠久。該港距市中心城區東海鎮僅9km,歷史上曾是個運輸良港。清朝初期為粵海關下設的七大總口之一。目前建有千噸級碼頭2座,還有可建3000-5000噸級泊位碼頭100多處,已於1997年3月3日正式對外通航;甲子港是一個瀉湖港,航道水深3-4m,是對外開放口岸裝卸點和廣東省10大漁港之一;碣石港海域面積達5500k㎡,海洋漁類資源豐富,海防位置十分重要,早在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就設衞建城,為全國36個衞之一,與著名的天津衞、威海衞等齊名,為國家級漁港,有可建萬噸級以上碼頭、泊位多處。現投資4000多萬元建設的5000噸級碣石港成品油專用碼頭已經投入使用。 [8] 
陸豐海岸多沙灘,奇巖怪石,岬角與海灣錯落分佈,陽光、海水、沙灘、寺廟頗具特色,有“東方的夏威夷”、“粵東明珠”、“粵東旅遊的黃金海岸”之稱。全市旅遊資源以宗教旅遊資源為主,伴以景色旖旎的風光旅遊資源、濱海旅遊資源。主要旅遊景點有“神、海、沙、石”四者兼備的碣石玄武山一金廂灘濱海旅遊區、依山隅海的“海上公園”田尾山、千年古剎河西清雲山定光寺、甲子待渡山甲秀樓、甲東麒麟山、潭西法留山等。 [8] 
2018年,陸豐市全年接待遊客523萬人次,增長10.57%,旅遊總收入28.39億元,增長28.5%。新增商品房預售面積64.18萬平方米,新增商品房套數4154套,銷售面積43.18萬平方米,增長4.02%,銷售金額21.96億元,增長33%。第三產業產值109.85億元,增長11%。 [1] 

陸豐政治

許偉明市長
劉學深(常務副市長)
卓思聰(副市長)
林廣實(副市長)
陳月(副市長)
林學茂(副市長)
鄭偉鋒(副市長)
葉偉健(副市長)
以上參考資料 [20] 

陸豐社會事業

陸豐教育事業

陸豐市形成了九年義務教育基礎,高中教育、學前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相配套的教育體系。中學有龍山中學(汕尾市直屬高級中學)、甲子中學碣石中學林啓恩紀念中學博美中學、佛庇學校等。市教師進修學校、廣播電視大學、技工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各1所。
2018年,陸豐市青少年宮基本完工,汕尾市華美(普寧)學校完成圍牆建設,龍山中學新校區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深入調整教育佈局,進一步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教育現代化建設工作全面提速。城鄉和各類教育趨向均衡協調發展,全市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全市參加普通高考考生1.03萬人,入圍人數8693人。 [1] 

陸豐文體事業

2018年,陸豐市免費開放全市21個鎮(區)文化站。皮影戲傳承保護中心應邀出訪意大利、德國參加國際皮影藝術節演出。成功舉辦2018年國際木偶聯會中國中心、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工作年會。“麥稈剪貼(碣石麥稈畫)”參加《2018“中國農民豐收節”廣東分會場活動》作品展覽和現場展示。羣眾體育活動健康發展,參與汕尾市第一屆老年人健身大會,取得第二名。 [1] 

陸豐醫療衞生

2018年,陸豐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3家縣級公立醫院列入綜合改革範疇,全部取消藥品加成。17個鄉鎮衞生院、3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和2個場(區)醫院(衞生院)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組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88個,簽約47.8萬人。建立健全法定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網絡直報系統,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落實“誰接診、誰負責”,全市未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新建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和市第二、第三人民醫院(甲子、碣石中心衞生院)等項目主體工程已封頂,13個鎮衞生院改造建設已基本完成,市人民醫院外科大樓、市急救指揮中心正在抓緊建設。 [1] 

陸豐交通運輸

陸豐市區烏坎港與穿越市境的深汕高速公路和324線國道構成了便利快捷的水陸交通網,在長達116.5千米的海岸線,密佈着烏坎、碣石、甲子、湖東、金廂5個港口,烏坎港是運輸良港,清朝初期為粵海關7大總口之一。
2018年,陸豐市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38億元。國道324線陸豐穿城路段改建工程全面竣工通車。省道240線陸河交界至瀋海高速陸豐互通出入口段路面完成改造工程24千米。國道228線碣石玄武山至港口村路段路面完成改造工程5.6千米。汕汕鐵路、省道510線河西至西南公路、深汕高速潭西互通、深汕高速西段擴建工程完成前期基礎工作。縣鄉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完成156千米,新農村公路路面硬底化建設完成47千米。 [1] 
陸豐市現有一條鐵路,廈門—深圳沿海鐵路東西向經過陸豐市境內,規劃有汕汕鐵路,起自廣梅鐵路汕頭站,終自廈深鐵路汕尾站,陸豐市境內設陸豐南站。主要公路幹線為深汕高速公路、324 國道、338 省道、陸豐市沿海公路、139 縣道和 138 縣道。陸豐市境內港口航運用海有甲子、湖東、碣石、金廂、烏坎 5 處,海上航線主要是香港至上海、廣州至汕頭和香港至基隆的航線等,過境的近海航路主要有 3 條,分別為:中小型船舶航路、中型船舶航路、大型船舶航路。 [31] 

陸豐歷史文化

陸豐移民文化

陸豐縣東南沿海一帶、發現有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在縣境內,很早就有居民生活。
唐僖宗年間(875-888年)黃果起義後,有一部分中原居民南移福建、江西、廣東一帶。後來幾經唐、宋、元、明歷朝,江西的廬陵、贛州和福建的廈門、漳州等地部分居民,又相繼移入潮汕、海(陸)豐一帶。
明朝時,浙江的温台及福建的廈門等地倭寇作亂,戚繼光、俞大猷率軍平寇。至廣東東部、見土饒、地廣、民稀,奏請移民,時又從福建、江西移人一部分。明末清初,鄭成功踞台灣圖復明朝,在漳州反擊清軍。福建漳州、汀州、東山等地許多居民經本省潮汕地區遷入海(陸)豐。
從縣內居民部分族譜和其他歷史記載考察,移人較早的東南地區福佬居民有李、範等姓氏,他們在北宋時從福建漳州、莆田一帶沿潮汕平原移入;西北地區客家居民有彭、葉、黃等姓氏,他們在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從五華、興寧、梅縣等地區移入。 [28] 

陸豐地方方言

陸豐方言比較複雜,居民主要使用福佬話、客家話和軍話3種語言,還有分屬於以上方言但來源不同縣各具特色的幾種小方言,即疍家福佬話、漳州客家話和坎石潭軍話。
福佬話是陸豐第一大方言,主要分佈於中部與南部沿海地區,包括甲東、甲西、甲子、湖東、碣石、橋衝、博美、內湖、河西、上英、潭西、東海、金廂、城東、星都15個鎮(區)和大安、大安場、西南、南塘、河東5個鎮(場)的大部分村落。潮汕話(包括海陸豐話)過去被其他方言區的人稱為“福佬話”,或稱“河洛話”,現在都稱為潮汕話,屬閩南語系。 [19]  大多數居民講閩南語。據《中國語言地圖集》的界定,陸豐閩南語屬於潮汕片,將陸豐閩南語歸入潮汕片是從地域上接近而做出的判斷。陸豐閩南語歸入泉漳片閩南語的漳州支。 [17]  [24]  [29] 
陸豐話指的是以粵東閩語海陸片為主、潮普片為輔的閩南次方言。陸豐大部分地區(除甲子、甲東、甲西外)在語言學上屬於粵東閩語西片海陸小片,陸豐甲子、甲東、甲西屬於粵東閩語東片潮普小片。 [30] 
客家話是陸豐第二大方言,主要分佈在八萬、陂洋和銅鑼湖3個鎮(場)及大安、大安場、西南、南塘、內湖、博美、河東7個鎮(場)的一些村落。客家話“海陸客”主要分佈在陸豐市北部山區,來自明代閩西漳州府的客家移民“漳州客”主要分佈在陸豐市河東鎮後陂村。
軍話是一種含有官話成分但深受客家話、閩南話影響的混合型方言,分為青塘軍和坎石潭軍2系,主要分佈於西南鎮的青塘村和大安鎮東七村的坎石潭村,還有西南鎮溪雲村的溪雲、安安、馬鞍山3個自然村,以及河西鎮的大埔村。 [27] 
還有一種十分典型的非閩非客,亦閩亦客的混合方言——陸豐南塘鎮的“湯沙話”,使用人口大約5000人。 [18] 

陸豐宗教文化

2014年,陸豐市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4類宗教,佛教、道教於唐代傳入陸豐,天主教和基督教則在清代傳入陸豐。有佛教協會、道教協會、天主教愛國會、基督教三自愛國會4個宗教團體,廣東尼眾佛學院1所。全市備案教職人員162人,佛學院學生200多人,信教羣眾17.3萬人(其中佛教11萬人,道教4萬人,天主教1.2萬人,基督教1.1萬人)。依法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72處,其中佛教27處,道教11處,天主教15處,基督教19外。 [27] 

陸豐文化遺產

綜述
截至2018年5月,陸豐市已成功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58項:其中,國家級項目4項,省級項目15項(含國家級),市級項目30項(含國家/省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基地4個,市級基地8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示範基地1個;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5名,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名,市級代表性傳承人33名,縣級代表性傳承人61名。 [15] 
陸豐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序號
項目類別
項目名稱
級別
申報地區/屬地
1
傳統戲劇
國家級
陸豐市
2
傳統戲劇
國家級
陸豐市
3
傳統舞蹈
龍舞(滾地金龍
國家級
陸豐市大安鎮
4
傳統舞蹈
英歌(甲子英歌)
國家級
陸豐市甲子鎮
5
傳統音樂
省級
陸豐市南塘鎮
6
民俗
省級
陸豐市碣石鎮
7
傳統音樂
省級
陸豐市河西鎮
8
傳統舞蹈
獅舞(碣石五色獅
省級
陸豐市碣石鎮
9
民俗
省級
陸豐市博美鎮
10
傳統技藝
陸豐海馬釀造技藝
省級
陸豐市
11
民俗
省級
陸豐市博美鎮
12
傳統美術
麥稈剪貼(碣石麥稈畫
省級
陸豐市碣石鎮
13
傳統技藝
省級
陸豐市東海鎮
14
傳統美術
省級
陸豐市碣石鎮
15
傳統美術
省級
陸豐市甲子鎮
16
傳統舞蹈
東海錢鼓舞
市級
陸豐市東海鎮
17
傳統美術
東海竹雕刻工藝
市級
陸豐市東海鎮
18
傳統音樂
甲子八音
市級
陸豐市甲子鎮
19
傳統舞蹈
碣石鯉魚燈
市級
陸豐市碣石鎮
20
傳統舞蹈
大安八獸
市級
陸豐市大安鎮
21
傳統舞蹈
湖東旱龍船
市級
陸豐市湖東鎮
22
傳統舞蹈
南塘踩高蹺
市級
陸豐市南塘鎮
23
傳統舞蹈
甲子大獅舞
市級
陸豐市甲子鎮
24
傳統美術
陸豐貢案剪紙
市級
陸豐市
25
傳統技藝
陂洋陶瓷工藝
市級
陸豐市陂洋鎮
26
傳統技藝
博美石雕
市級
陸豐市博美鎮
27
傳統技藝
陸豐綠境盆景栽培技藝
市級
陸豐市
28
民俗
福山媽祖廟會
市級
陸豐市
29
民俗
雍烈娘娘廟會
市級
陸豐市陂洋鎮
30
民俗
潭陽天后宮廟會
市級
陸豐市潭西鎮
31
民間文學
西南軍話
縣級
陸豐市西南鎮
32
傳統音樂
陸豐昆牌子
縣級
陸豐市
33
傳統戲劇
碣石竹馬戲
縣級
陸豐市碣石鎮
34
傳統美術
湖東面塑
縣級
陸豐市湖東鎮
35
傳統舞蹈
陸豐麒麟舞
縣級
陸豐市
36
傳統戲劇
陸豐白字戲
縣級
陸豐市
37
傳統戲劇
陸豐西秦戲
縣級
陸豐市
38
傳統舞蹈
湖東獅舞
縣級
陸豐市湖東鎮
39
傳統音樂
陸豐曲班坐唱
縣級
陸豐市
40
傳統技藝
湖東漁網編織技藝
縣級
陸豐市湖東鎮
41
傳統技藝
甲子魚丸製作技藝
縣級
陸豐市甲子鎮
42
傳統音樂
湖東漁歌
縣級
陸豐市湖東鎮
43
傳統舞蹈
潭西金獅舞
縣級
陸豐市潭西鎮
44
傳統舞蹈
八萬火麒麟
縣級
陸豐市八萬鎮
45
傳統舞蹈
獨角麒麟
縣級
陸豐市
46
傳統技藝
甲子海柳煙嘴製作技藝
縣級
陸豐市甲子鎮
47
民俗
甲子劉氏春秋祭
縣級
陸豐市甲子鎮
48
民俗
甲子高架盪鞦韆
縣級
陸豐市甲子鎮
49
民俗
定光寺祥籤
縣級
陸豐市河西鎮
50
民俗
安龍謝土
縣級
陸豐市河西鎮
51
傳統技藝
陸豐鹹茶
縣級
陸豐市
52
傳統音樂
碣石漁歌
縣級
陸豐市碣石鎮
53
傳統醫藥
東山陳氏正骨療法
縣級
陸豐市
54
傳統技藝
陸豐青梅酒釀造技藝
縣級
陸豐市
55
傳統音樂
博美傳統牌子
縣級
陸豐市博美鎮
56
民俗
博美通應壇人生禮儀
縣級
陸豐市博美鎮
57
民俗
潭陽高景
縣級
陸豐市潭西鎮
58
民俗
慈雲觀中元蘸會
縣級
陸豐市潭西鎮
參考資料: [15] 
正字戲
正字戲又稱正音戲,也有南下大戲之稱,以中州音韻官話(正音)唱唸,系南戲遺響,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歷來被國內外戲劇界的專家、學者譽稱為中國戲劇活化石。正字戲有正音曲(雜以弋陽、餘姚、青陽、四平的一種腔調)、崑腔、亂彈和雜調,是一個多聲腔古老珍稀劇種。2006年,正字戲被國務院公佈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陸豐皮影戲
皮影戲 皮影戲
陸豐市皮影劇團是廣東省惟一的專業皮影劇團。陸豐皮影戲一直在民間生存、發展,有古代閩南語系的基因,又得海陸豐民間習俗的孕育,唱腔音樂豐富,地方特色濃厚,繪畫、雕刻精緻,表演生動逼真,優雅可觀。2006年,陸豐皮影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白字戲
青塘舞獅 青塘舞獅
白字戲,歷史悠久,元末明初(或更早些時候)從閩南流入粵東,到了海陸豐,與當地方言、民間藝術結合,遂逐漸形成了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海陸豐白字戲。音樂唱腔基本為曲牌聯套體,輔以民歌小調。因唱曲多用“啊咿噯”襯詞拉腔,故俗又叫“啊咿噯”。後來吸納竹馬、錢鼓、漁歌和潮劇音樂等民間藝術,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白字戲原有老白字(閩南地方戲)、潮州白字(今稱潮劇)和南下白字(海陸豐白字)三白之分,現為海陸豐白字的專稱。
海陸豐舞獅有多種,其來源不一,其中青塘村青面白額的“蓋仔獅”(陸豐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最長,被尊為老大/獅王。
五色獅 五色獅
碣石於明朝初期設衞,建有碣石衞淺澳炮台,是明清時期中國的海防軍事重鎮,期駐軍由朝廷在全國各地統調。相傳在明洪武年間碣石衞城舞“五色獅燈舞”就已有之,並逐漸成為碣石鎮最富有地方特色、羣眾喜聞樂見、歷史最悠久的民間傳統娛樂節目之一。威武雄壯的“五色獅燈舞”既融洽了外地舞獅特點,又獨具地方特色,形成了突出當地民俗的傳統舞蹈。“五色獅燈舞”的製作方法是用竹片紮成骨架,裱上薄棉紙或絹布,獅身高2.8米、長3.2米、寬1.2米,內空,有安插火燭的裝置,分獅頭和獅尾,獅腰用軟繩連接,可以前後活動,獅頭和獅尾各裝竹杆一支。五隻獅分別塗上青、藍、紅、黃、深藍五種顏色,故稱“五色獅燈舞”象徵金、木、水、火、土五行和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2009年入選省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英歌是粵東陸豐市甲子鎮的傳統民間舞蹈。據有關專家認為,甲子英歌與普寧英歌同一淵源,已有300多年曆史,但在傳承中經不斷演變,又形成了自己的鮮明特色。甲子英歌以表現梁山泊好漢喬裝攻打大名府的壯麗舞蹈場面,弘揚正義、讚美機智和抒發英雄豪氣。表演隊伍定製為107人,比梁山泊108條好漢要少1人,分前部和後部。前部又分“武畔”25人,一色花臉臉譜,“文畔”12人,一色武生臉譜,另還包括花鼓公、花鼓婆各2人;後部則為演小戲、樂隊及旗隊人員。 [9] 
滾地金龍
南溪村“滾地金龍”表演時,由二人鑽入“龍身被套”,一人舞龍頭,一人舞龍尾。整個表演過程分為“開場見禮”、“打圍巡洞”、“遊潭戲水”、“抻筋洗鱗”、“伏蟄聞雷”、“迎雷起舞”、“駕雲飛騰”、“收場還禮”八個舞段,表演中模仿的龍旋舞飛騰、戲水嬉耍、沉思奮醒、柔靜盤曲、勇猛奮進等動作。伴奏用威武雄壯、嘹亮開闊的海陸豐正字戲的“牌子大鑼鼓”,大嗩吶按不同的表演情節吹奏不同的曲調,有【宮娥怨】、【哭皇天】、【山坡羊】、【八板頭】等曲牌。表情豐富、套路眾多、舞段精彩、技藝兼善是這個舞蹈的基本特點。陸豐滾地金龍主要在大安鎮南溪村、安雲村,西南鎮青塘村、頂潭村、安塘村、安博村、磁西(九鄉)王厝村,城東鎮上神山村,潭西鎮深溝村,汕尾市區香洲街道和順村(鹽酸角)等村流傳。2006年,陸豐滾地金龍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八仙騎八獸
大安“八獸舞”源於唐武德五年安陸縣奠基慶典,時人以“八獸”出賀。由於“八獸”造型逼真,氣勢非凡,被視為吉祥之物。之後,大凡大型慶典,必出“八獸”。大唐遺風,綿延千餘年,流傳至今。道教始於東漢,興盛於唐代,並延續於宋、金、元、明等朝代。至清代,因道教被視為漢人的宗教而受到壓制。“八仙”屬道教人物,唐朝已有“八仙”傳説,但並沒有“八仙騎八獸”的出現,至宋時“八仙”才定形。“八獸”是指麒麟、獅、象、綿羊、青牛、老虎、鹿、馬八隻動物,是傳説中“八仙”的座騎,由六男二女八位兒童扮成八位仙人騎在八獸上進行表演,故也稱“八仙八騎”、“八仙騎八獸”。依據各仙座騎及表演時的出場順序分列如下:一是漢鍾離騎麒麟、二是呂洞賓騎雄獅、三是韓湘子騎綿羊、四是曹國舅騎青牛、五是李鐵枴騎猛虎、六是張果老騎駿馬、七是何仙姑騎福鹿、八是藍采和騎大象。
博美飄色
飄色 飄色
博美飄色俗稱博美美景,據考證是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一七六八年),是從蘇州傳入,由當時的博美經商名人林廣神,字尚智,太學士,於蘇州經營紅糖批發生意時,適逢當地節日,舉辦文藝巡遊活動,有感於飄色表演的逼真,精巧的化裝,儀態優美的特點,深受感動;隨之拜請當地藝人為師,購回八套飄色道具,並聘請名藝人到博美傳授指導創辦飄色藝術、化裝技巧等。從此博美飄色每逢春節、元宵、三月二十三等傳統節日都舉辦飄色表演,至今代代相傳,並有所改進創新和發展。博美飄色的表演特點:可分為頂樁和下樁二部份,每架飄色高450釐米—500釐米,都以一個長250釐米,寬120釐米,高80釐米的景牀為小舞台,枱面站立的人物造型稱為“屏”,也稱下樁,凌空而起歷史英雄人物造型稱為“飄”,也稱頂樁。兩者由一條精心特製鍛造各種不同規格和形狀各異的鋼條為景梗,連成一個有機整體來表現飄色的特點,突出歷史英雄人物的愛國主義氣概。博美飄色現有隻辦五架,過去每架飄色需要八人抬着進行巡遊,現經改裝利用板車輪只需四人推進就可以外出巡遊。飄色必須嚴格挑選8—18歲男女兒童為扮演者,每架飄色需3—5人。2009年入選省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錢鼓舞
麒麟獅
麒麟獅(5張)
錢鼓舞,又稱《踏錢鼓》,是一種歷史悠久,藝術獨特的民間歌舞。由二個角色或四個角色演唱,今人多編作羣舞。演員為童伎,男女配對;身着綵衣,綠男紅女。頭戴哪叱帽,手持舞具錢鼓,載歌載舞。原始形態,多穿插有人物、情節。今天流傳下來的故事,有《陳三磨鏡》、《郭華賣胭脂》、《裴航遇雲英》等。這些故事的本身或緣於《唐人傳奇》,或源於《宋元話本》,形態古老。演出時,有幫腔,亦有伴奏。幫腔襯詞用“囉哩嗹”,是一種古老的梵曲。伴奏樂曲有《柳青娘》、《雙清》、《錢鼓尾(串)》等。《柳青娘》是一支古老的“牌子曲”。《錢鼓串》很獨特,其音樂語言可謂僅見。舞蹈動作有二套,一套屬《錢鼓》的舞蹈動作:如擊鼓、搖鼓、打鼓、抖鼓、拋鼓、接鼓等;一套屬串演故事的戲曲動作:如騎馬、勒馬、望樓、磨鏡、照鏡、穿針、引線、繡花等。兩套動作,揉合一起,天衣無縫,是民間歌舞,説唱音樂向戲曲藝術過渡的絕妙範例。
麒麟獅舞
陸豐麒麟舞是陸豐民間一種融武術、舞蹈、音樂為一體的傳統體育活動之一。與歷史上民眾反抗強暴、異族入侵有關,後衍變成盛會節日共慶瑞祥的文娛活動。主要在春節期間和喜慶節會上表演。被列入陸豐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東海舞龍
金獅舞
金獅舞(8張)
東海舞龍是陸豐民間傳統文藝節目之一,表演時以正字戲、吹打樂伴奏,龍身長56米,代表了56個民族,隨着雄壯的鼓樂,巨龍翩翩起舞,游龍戲珠,場面非常壯觀。
湖東獅舞
湖東舞獅歷史悠久,意藴深邃。它以弘揚傳統文化,驅邪扶正為內容,有喜慶歡樂之象徵。是湖東羣眾歷來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項目。被列入陸豐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獨角麒麟 獨角麒麟
湖東舞獅,俗稱舞虎獅。是湖東羣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傳統舞蹈。清朝年間從何處流入無以考究。但歷史以來,一直被當地羣眾視為能驅邪惡、制凶煞的一項民俗活動。故每逢傳統節日、新建築物落成、橋樑通車等慶典活動都要請“虎獅班”來舞一舞。人們希望能借“虎獅”衝去晦氣。湖東舞獅一般在每年的舊曆十二月廿四日“神上天”那天和十二月三十日大年夜出演。春節期間,最受人們歡迎,不論男女老少,一聽到“虎獅班”鑼鼓聲便要爭先圍觀。“虎獅”一到即燃放鞭炮迎接,以求“虎獅”衝去舊年晦氣帶來新年平安。
木雕
陸豐木雕是潮汕地區特有的傳統工藝美術品。多用樟木為料,素以多層鏤空、金碧輝煌、誇張裝飾的風格著稱。金漆木雕始於唐宋,盛於明清,通常作為建築物、傢俱及神器的裝飾或構件。碣石木雕工藝起源於明代初期,興盛於清代初、中期。2013年8月,碣石木雕被公示為廣東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陸豐木雕 陸豐木雕
碣石木雕的產品規格多樣,花色齊全,分掛件、立體擺件和圓雕。產品造型生動,構圖優美,形神兼備,工藝巧妙合理,不變形。一般選用的材料是樟木、柚木、紅木、楠木等;主要工具有鉛筆、紙、尺、鋸子、各類鑿刀、砂紙、貼金筆等。工藝流程:1、打圖;2、選料;3、打坯成形;4、雕刻紋理;5、打磨;6、上漆成品。主要產品有:掛屏、立屏封、各類佛像、神像 [25] 
出花園
最有地方特色的成人儀式——出花園
民俗大師鍾敬文先生認為,出花園是一種特殊的成人禮。是潮汕地區特有的。無論男女,長到虛歲15歲,就要“出花園”,表示已經長大成人了。“十五成丁,十六成人”,古時女孩15歲可以出嫁了,男孩15歲可以當壯丁。為什麼叫做“出花園”呢?這是因為潮汕人供花公花婆(或叫公婆神、牀腳婆)為小孩的保護神,孩子在父母的庇護下生活,像是生活在花園中一樣,風吹不到,雨淋不着。如今成人了,就要走出“花園”,經風雨,見世面,承擔起成人的責任了。 [26] 
上英獨角麒麟
上英獨角麒麟舞是陸豐民間歲時習俗的一項驅邪引福的舞蹈活動。是一種以中國傳統武術中南拳為主要動作的動物舞蹈。它不僅清晰反映上英民俗文化的演變,還動態地揭示了上英民間傳統舞蹈的發展歷程。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人文價值。是地方特色較濃厚的民間傳統動物舞蹈之一。被列入陸豐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潭西金獅舞
潭西金獅舞歷史悠久,意藴深邃。它的舞蹈動作、造型、舞韻、器樂伴奏等不僅能反映潭西民俗文化演變軌跡,更能動態揭示漢族民間傳統舞蹈的發展歷程。被列入陸豐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潭西金獅舞俗稱“打虎獅”或“演虎獅”。是傳統的民間舞蹈。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藝術研究價值:它對研究中國民間舞蹈歷史,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舞蹈動作、造型、舞韻、器樂伴奏等體現了藝人們高超技藝,藴涵着一定的科學基因,對研究中國民間舞蹈和廣東音樂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同時也是一項強身健體的體育項目,對研究中華武術——“南拳”也是極其重要的材料。
吹打樂
南塘慶興班為代表的《南塘吹打樂》是廣東省音樂之一,它以大小嗩吶“吹歌”為主,再輔於鑼、鼓、鈸等打擊樂組成吹打樂,有時輔於絃樂演奏,穿插有頭、手、腿頂着瓷碗進行高難度單吹或單人雙吹等表演形式。2006年7月代表廣東省隊到河北省北戴河參加全國第七屆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藝術表演獎,暨全國吹歌展演獲得“特別優秀獎”和“吹歌大王”榮譽稱號。
紫竹觀道教音樂
陸豐河西紫竹觀道教音樂源遠流長。遠在晉代道教盧循等起義失敗,部分餘眾分散到海陸豐,散居於沿海港門及島嶼,史稱“盧亭”。從那時起,海陸豐就有了道教、道徒及其道觀、道樂等。紫竹觀源於宋代甲子門的玉清宮,清康熙二十七年(一六八八年)遷於陸豐縣東海窖菜園仔稱“覺生堂”,原址保存至今。清乾隆期間,又再遷於今陸豐市河西鎮湖口大峯山,改“覺生堂”為“紫竹觀”,俗稱“湖口庵”。紫竹觀佔地面積12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860多平方米,整體建成前中後三殿,前殿供奉“王靈官”;中殿“玉皇大帝”,左右有呂純陽邱長春等道教祖師;後殿:天官、地官、水官及南辰北斗星君等。屬全真教龍門派之法脈。紫竹觀道教音樂分為兩部分:一為道徒早晚課讀的儀禮配樂;一為神誕法事的法樂。其吟唱音樂全照經文,歷代相傳,一字無改,唱聲曲折,故俗諺稱“聰明戲仔,魯笨師公”。謂其故守傳統,不知變化。然其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值得稱許。2009年入選省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旱龍船
湖東旱龍船,又稱“山龍船”。是靠海的湖東人民每年端午節見慣了水上龍船競渡,模仿水上賽龍船划行動作,在陸地上象徵性地劃龍船。相傳始於明朝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由鎮內羣眾始創。自清代以來,多在節日和慶典活動進行。長20米,30至46人表演,演員分成兩排,站立於船中。表演時,用腰帶繫着船體,以步代舟,帶動龍船前進。在船內鑼鼓聲和指揮者的指揮下,執橈者有節奏的口呼號子作起落整齊的劃橈動作,集體操作划行,掌龍頭和舵尾者也做相應的配合動作,觀之恰似船行水上,場面熱烈,構成一幅力爭上游,賽龍奪錦的動人畫圖,絲毫不遜在港池內溪上龍舟競渡的情景。特別是,當橈手們隨着嘹亮的哨音唱起優美的漁歌時,更造成了一個迷人的境界,漁歌有對唱、合唱。富有地方特色的旱龍船是本地羣眾喜愛的文藝活動表演項目之一。2009年入選省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陸豐風景名勝

陸豐福山媽祖 陸豐福山媽祖
陸豐海岸多沙灘,奇巖怪石,岬角與海灣錯落分佈,陽光、海水、沙灘、福廟頗具特色,有“東方的夏威夷”、“粵東明珠”、“粵東旅遊的黃金海岸”之稱。全市旅遊資源以宗教資源為主,伴以風光旅遊資源、濱海旅遊資源、歷史悠久的人文旅遊資源和以工藝產品為主的購物旅遊資源,五者優勢互補,得天獨厚。主要旅遊景點有“神、海、沙、石”四者兼備的碣石玄武山一金廂觀音嶺海濱旅遊區、依山隅海的“海上公園”田尾山、千年古剎河西清雲山定光寺、甲子待渡山甲秀樓、甲東麒麟山、潭西法留山等。陸豐市全市現已開發的旅遊景區有三個,即玄武山、金廂灘和清雲山旅遊區。 [31] 
  • 福山媽祖
始建於清朝雍正九年的陸豐市城東鎮福山天后宮,是陸豐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這座福山石雕像位於天后宮的福山上面,整個雕像高達24.99米,雕像將由366塊雕刻的石頭堆壘而成,重達2000多噸。通過規劃後的福山天后宮,面積有68.93萬平方米,將建成一個以媽祖文化為中心的主題公園,也將成為陸豐一處具有文化特色的旅遊風景區。
  • 碣石玄武山
玄武山 玄武山
玄武山旅遊區”為國家AAAA級景區,是佛道兩教合一的宗教場所也是粵東地區一處歷史悠久,馳名海內外尤其是東南亞的名勝古蹟,元山寺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玄武山有元山寺、福星壘塔、古戲台、三台保障、太平石、麒麟石、起龍巖、龍門石、四美亭等多處勝蹟,是粵東地區一處歷史悠久的景仰中心。
  • 清雲山
清雲山 清雲山
清雲山位於陸豐市河西鎮西北,定光寺建於清雲山下。定光寺原稱清雲寺,初建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該寺是東江地區聞名的佛教古剎。主題建築大雄寶殿氣勢宏偉,佔地700平方米。
清雲山境內還有“獅山”、“象山”、“嚴公洞”、“火口山”等傳奇色彩濃厚的自然景觀。
  • 金廂觀音嶺海濱旅遊區
觀音嶺位於碣石鎮北與金廂交界之處,因嶺上有觀音禪淙堂(水月宮)而得名。嶺下海灘長達8km,海中距岸100m處水深才1.5m,距岸200m水深2m。沙白、水清、浪小,是一個理想的天然游泳海灘。嶺前奇山眾多,有周恩來、葉挺同志當年搶渡香港下海處的龍石,汕尾市境內最大的摩嶺刻“鎮海石”,明欽差大臣成大猷、鄭嶽山刻“鎮海石”,“揚威止水”於鎮海石上。該處以“神、海、沙、石”兼備而聞名,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啓功先生題“粵東旅遊黃金海岸”於石上。

陸豐著名人物

黃易(1631-1677),陸豐大安鎮石寨村人,在清代曾冒死上《奏開界疏》,主張開海禁以救黎民而驚動朝野。任福建歸化縣令時,興教育,修水利,建路橋,造福百姓,政績彪炳。後隨朝庭平三藩,為國捐軀。康熙帝感其英烈,追贈其為福建省按察司僉事,賜諡“忠貞”,親擬悼文,在閩粵建祠紀念。乾隆帝又賜祀京都昭忠祠,樹為百官典範。 [10] 
温源寧(1899年-1984年),廣東陸豐人。英國劍橋大學法學碩士。1925年起,歷任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教授兼英文組主任、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教授、北平大學女子師範學院外國文學系講師等職。1935年起,與林語堂、全增嘏、姚克等合編英文文史月刊《天下》。1936年任立法院立法委員,1937年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國際處駐香港辦事處主任,1946年被選為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6年起任國民政府駐希臘大使。1968年以後定居台灣,直至去世。温源寧的代表作有英文人物隨筆集《一知半解》(又譯作“不夠知己”、“不完全的瞭解”)。温源寧是目前所知最早向國人介紹大詩人T.S.艾略特和著名小説家D.H.勞倫斯詩作的,其功不可沒。 [11] 
陳寶壽(1907-1983),字欽堯,原籍陸豐縣水墘鄉,1907年4月24日出生於陸豐縣東海鎮,後入贅海豐建茶村。正字戲文武生,也能反串演正生(老生)、公(正公),著名錶演藝術家。早在20世紀30年代,他就已譽滿粵東。解放後,由於他深厚的藝術造詣,又勇於在藝術上不斷吸收創新,積極傳授表演技藝,熱情培養新秀,被公認為正字戲劇表演泰斗。 [12] 
黃振邦(1916—2006),廣東陸豐人,我國真空界的老前輩,著名實驗物理學家,著名的真空專家,教授,曾任職於航空研究院,組建吉林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並擔任系主任。1947年留學法國。1951年他懷着一顆愛國之心回到祖國,先後在中山大學、吉林大學任教,曾任長春市人大代表、廣東省政協常委、暨大物理系主任、廣東真空學會名譽主席、美國真空學會會員。從事紅外接收器、光電陰極、超高真空獲得、高真空校準及薄膜等方面的研究。撰有論文《鉑膜高電阻的製造及其特性》、《用膨脹-排氣複合法校準真空規》、《帶選擇性吸氣泵膨脹法高真空規校準系統》。 [13] 
彭光涵(1918.10-2012.05),原名彭海涵,男,生於1918年10月,廣東陸豐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參與擬定”國旗、國徽、國歌、首都、紀元”方案,國旗誕生歷史見證人,原國務院僑辦副主任,全國政協第五、六、七屆委員。 [14] 
向華強(1948-)大安人,香港電影出品人、監製、演員、中國星集團主席,香港黑幫組織“新義安”的龍頭家族成員。

陸豐榮譽稱號

2021年,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16] 
2021年9月2日,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 [23] 
2022年6月,入選2021年度廣東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32] 
2022年7月,入選廣東省“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省級試點縣。 [33] 
2022年10月8日,入選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名單。 [34-3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