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陸相斷陷盆地油氣地質與勘探

鎖定
《陸相斷陷盆地油氣地質與勘探》是2003年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文名
陸相斷陷盆地油氣地質與勘探
作    者
李丕龍 [1] 
出版時間
2003年12月1日
出版社
石油工業出版社
頁    數
367 頁
ISBN
9787502144678
開    本
16 開
裝    幀
精裝

目錄

陸相斷陷盆地油氣地質與勘探內容簡介

《陸相斷陷盆地油氣地質與勘探》內容簡介:陸相斷陷盆地是世界上重要的含油氣盆地類型之一,具有獨特的油氣地質特徵。其豐富的油氣資源、複雜的成盆、成烴及成藏機制一直是石油地質家們的重點研究對象。
我國東部大陸及近海分佈着約230個各具特色的中、新生代陸相伸展斷陷盆地,總面積達200×104km2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相含油氣盆地集中分佈區。自20世紀50年代初期油氣勘探創業以來,歷經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高速發展階段和80年代中期至今的穩定發展階段,在以松遼、渤海灣、依蘭—伊通、南襄、蘇北—南黃海、江漢、百色等為代表的陸相伸展斷陷盆地中,先後建成了大慶、勝利、吉林、遼河、大港、冀東、華北、中原、吉林、河南、江蘇、江漢、渤海等10餘個原油和天然氣生產基地,探明的石油地質儲量和原油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75%以上,在我國石油工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其輝煌歷史成就為全世界所矚目。

陸相斷陷盆地油氣地質與勘探目錄

第一章 陸相斷陷盆地油氣成藏條件概述
第一節 盆地分佈
一、時空分佈
二、典型盆地基本特徵
第二節 儲集體
一、碎屑岩儲集體
二、碳酸鹽巖儲集體
三、火成岩儲集體
四、變質岩儲集體
第三節 油氣源
一、烴源巖的基本特徵
二、烴源巖的演化
三、油氣的成因類型
第四節 生儲蓋組合
一、生儲蓋組合類型
二、生儲蓋組合發育控制因素
第二章 陸相斷陷盆地油氣藏類型
第一節 油氣藏分類
一、油氣藏定義
二、油氣藏分類
第二節 類型分述
四、複合油氣藏
第三章 陡坡帶油氣成藏組合模式
第一節 陡坡帶油氣成藏組合一般模式
一、陡坡帶的類型
二、油氣成藏組合模式
第二節 斷蝕型陡坡帶油氣成藏組合模式(以東營凹陷北部陡坡帶為例)
一、構造特徵
二、儲集層特徵
三、蓋層及側向遮擋
四、運移通道
五、油氣藏特徵
六、成藏組合模式
第三節 持續型陡坡帶油氣成藏組合模式
一、車鎮凹陷北部陡坡帶
二、廊固凹陷北部陡坡帶
第四章 緩坡帶油氣成藏組合模式
第一節 緩坡帶油氣成藏組合一般模式
一、緩坡帶分類
三、成藏組合模式
第二節 寬緩型斜坡帶油氣成藏組合模式(以東營凹陷南部斜坡帶為例)
一、基本地質特徵
二、沉積儲集層特徵
三、油氣成藏條件
四、成藏組合模式
第三節 窄陡型斜坡帶油氣成藏組合模式(以車西窪陷南部斜坡帶為例)
一、構造特徵
二、沉積儲集層特徵
三、油氣藏特徵
四、成藏組合模式
第四節 雙元型緩坡帶油氣成藏組合模式
一、遼河西部凹陷斜坡帶
二、義和莊凸起北部斜坡帶
第五章 窪陷帶油氣成藏組合模式
第一節 窪陷帶油氣成藏組合一般模式
第二節 開闊型窪陷油氣成藏組合模式
一、近物源開闊型(以渤南窪陷為例)
二、遠物源開闊型(以牛莊一六户窪陷為例)
三、多物源開闊型(以臨南窪陷為例)
第三節 狹窄型窪陷油氣成藏組合模式
一、濮城窪陷
二、大王北窪陷
第四節 古鹽湖油氣成藏組合模式(以潛江凹陷王場油田為例)
一、構造特徵
二、沉積儲集層特徵
三、油氣成藏條件
四、油氣藏特徵
五、成藏組合模式
第六章 中央背斜帶油氣成藏組合模式
第一節 中央背斜帶油氣成藏組合一般模式
……
第七章 潛山披覆構造帶油氣成藏組合模式
第八章 邊緣凸起帶油氣成藏組合模式
第九章 陸相斷陷盆地油氣成藏機制探討(以濟陽坳陷東營凹陷為例)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