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陸束屏

鎖定
陸束屏,男,旅美華人,現任內布拉斯加大學教授 [3]  ,從1996年末開始關注並從事南京大屠殺領域研究工作,包括收集南京大屠殺親歷者留下的記錄。 [1] 
因在南京大屠殺研究領域的成果及其在英語世界的傳播,2014年被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授予“特別貢獻獎”。 [3] 
中文名
陸束屏 [5] 
國    籍
美國 [5] 
代表作品
《直面歷史的深淵—南京大屠殺始末探析》(The 1937-1938 Nanjing Atrocities) [4] 
主要成就
挖掘並深入研究南京大屠殺期間身陷南京的西方籍人士遺留的目擊證詞,並用中,英,德文為南京大屠殺史著書立説,讓中西方人士全面深入地瞭解南京大屠殺 [7] 
職    稱
教授

陸束屏個人作品

作者自畫像 作者自畫像 [3]
主要英文著作:
1.Japanese Atrocities in Nanjing [13]  :The Nanjing Massacre and Post-Massacre Social Conditions Recorded in German Diplomatic Documents [4]  (2022)
2.The 1937-1938 Nanjing Atrocities (2019)
3.A Dark Page in History:The Nanjing Massacre and Post-Massacre Social Conditions Recorded in British Diplomatic Dispatches,Admiralty Documents and U.S. Naval Intelligence Reports (2012, 2019)
4.A Mission under Duress:The Nanjing Massacre and Post-Massacre Social Conditions Documented by American Diplomats (2010)
5.Terror in Minnie Vautrin’s Nanjing:Diaries and Correspondence,1937-1938 (2008)
6.They Were in Nanjing:The Nanjing Massacre Witnessed by American and British Nationals (2004)
主要中文著作:
從1999年至2023年,先後用中文在北京和南京出版關於南京大屠殺研究的專著10部:
1.《直面歷史的深淵—南京大屠殺始末探析》(上下冊,2023) [4] 
2.《他們當時在南京—南京大屠殺的英美國民見證》(2023) [6] 
3.《日軍南京暴行:德國外交文件中記載的南京大屠殺與劫後社會狀況》(2021)
4.《忍辱負重的使命:美國外交官記載的南京大屠殺與劫後社會狀況 [12]  》(2018)
5.《歷史上的黑暗一頁:英國外交文件與英美海軍檔案中的南京大屠殺》(2017)
6.《血腥恐怖 金陵歲月: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中外人士的記載》(上下冊,2014)
7.《英國外交官和英美海軍軍官的記載:日軍大屠殺與浩劫後的南京城》(2013)
8.《腥風血雨話金陵:米妮·魏特林一九三七—一九三八年日記、書信和電文》 (2012)
9.《美國外交官的記載:日軍大屠殺與浩劫後的南京城》(2012)
10.《南京大屠殺:英美人士的目擊報道》(1999)
德文著作:
並於2022年10月在德國威斯巴登用德文出版《Japanische Greueltaten in Nanking:Das Nanjing Massaker in deutschen diplomatischen Dokumenten 》一書。 [3] 

陸束屏早年經歷

陸束屏,1955年10月29日出生於江蘇丹陽縣城 [9] 父親陸元凱(1910-1994),母親周秀(1913-1964) [11] 
後隨家人遷往父親工作所在地江蘇鎮江,就讀鎮江市第三中學。
1971年10月25日被集體分配至鎮江印鐵製罐廠做學徒工。
1977年冬,參加文革後第一次高考,進入南京師範學院(1984年更名為南京師範大學 [14]  )外文系英文專業學習。
1982年1月畢業留校任教,歷任外文系英文專業助教、講師、教研室副主任。
1987年秋,前往美國深造,曾在波士頓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進修,並先後畢業於俄亥俄大學(Ohio University)與南卡羅萊納大學(The Universityof South Carolina)。 [9] 
1994年受聘於內布拉斯加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 [9]  2006年晉升正教授。 [10] 

陸束屏主要貢獻

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遇難75週年紀念日前夕,4本與這段歷史有關的書籍首發,其中之一是旅美華人陸束屏編譯的《美國外交官的記載》,收錄了美國外交官愛利生等人1937年12月28日至1938年8月10日從南京發出的包括16份報告、5個月度總結、兩個備忘錄、兩封信件、158份電報等。
這些外交文件是迄今為止記載南京大屠殺期間,以及此後那段時期,具有連貫性的官方記錄材料。陸束屏表示,部分資料曾長期無人問津,找到這些材料,對於他的研究來説意味着成功,但是材料中記載的血腥場面讓他壓抑和悲哀。很多電報沉寂在浩如煙海的檔案館內,在陸束屏之前沒有人使用過。 [1] 
2021年,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教授陸束屏先生與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合作推出了《德國外交文件中記載的南京大屠殺與劫後社會狀況》一書,2022年這本書出版了英文版和德文版。英文版於8月由世界著名的出版商斯普林格出版社在紐約、倫敦、柏林、新加坡等地出版;德文版於10月在德國威斯巴登出版。 [2] 
2022年,陸束屏還有兩本英文書在國內推出了中文版,均由團結出版社出版。一本是《他們當時在南京——南京大屠殺的英美國民見證》,呈現了第三方親歷者留下的有關南京大屠殺的第一手資料。另一本是《直面歷史的深淵——南京大屠殺始末探析》,該書英文版出版兩年多來,已在國外被下載超過5600 [8]  次,吸引了國際學術界的關注。陸束屏在英文版的基礎上,加入最新研究成果。
2022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殺85週年祭。團結出版社最新推出由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陸束屏教授經20多年大海撈針、火中取栗之艱,歷焚膏繼晷、殫精竭慮之勞,集學貫中西、旁徵博引之功,撰寫的《直面歷史的深淵——南京大屠殺始末探析》和《他們當時在南京——南京大屠殺的英美國民見證》兩書,為南京大屠殺85週年敬獻祭禮。
陸束屏先生遍訪英美兩國圖書館和檔案館,通過大量引用傳教士留下的各類目擊文字(如拉貝日記魏特琳日記),以及來自英、美等國的相關新聞報道、外交史料等豐富的第三方一手資料,對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的暴行,進行了無法辯駁的論證 [3] 

陸束屏獲獎記錄

2014年被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授予“特別貢獻獎”。 [3] 

陸束屏人物評價

作者將自己的研究方向,定為西方人士對南京大屠殺的目擊證詞,是希望以中立國人士的描述來證實日軍暴行客觀存在,無法抵賴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