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陸地移動無線電設備

鎖定
陸地移動無線電設備(land mobile radio device)是指使用無線電方式進行陸上移動通信的無線電設備。
初期的移動通信,一般為移動體之間或移動體與固定點之間的點對點通信。但隨着經濟發展和移動通信的應用日益廣泛,為了解決點對點之間通信容量小、頻道擁擠、距離近、干擾嚴重等問題,因而發展成按一定規範組成的移動通信網。所謂通信網簡單説是指許多用户按一定規範進行相互通信而組成的相互連接的通信組織總體。
中文名稱
陸地移動無線電設備
英文名稱
land mobile radio device
定  義
使用無線電方式進行陸上移動通信的無線電設備。
應用學科
通信科技(一級學科),衞星通信(二級學科)
中文名
陸地移動無線電設備
外文名
land mobile radio device
定  義
進行陸上移動通信的無線電設備
應用學科
通信科技(一級學科),衞星通信

陸地移動無線電設備產品介紹

陸地移動無線電設備(land mobile radio device)是指使用無線電方式進行陸上移動通信的無線電設備。
初期的移動通信,一般為移動體之間或移動體與固定點之間的點對點通信。但隨着經濟發展和移動通信的應用日益廣泛,為了解決點對點之間通信容量小、頻道擁擠、距離近、干擾嚴重等問題,因而發展成按一定規範組成的移動通信網。所謂通信網簡單説是指許多用户按一定規範進行相互通信而組成的相互連接的通信組織總體。
移動通信組網結構方式多種多樣,但任何移動通信網都有一定的服務區域,若網的服務區很大,或者區內地形複雜,則需分割成若干個無線小區才能覆蓋整個服務區。
一般移動通信網的區域覆蓋方式分兩大類,一類為小容量的大區制,另一類為大容量的小區制。在控制方式上,小區制應用了空域的頻率複用,頻率資源利用率高,用户容量大,但控制方法複雜。小區制中蜂窩式網是最具有代表性、發展最快、性能最為完善的陸地公用移動通信網。
覆蓋區域劃分和服務區域組成應該組成應按照整個服務區形狀、用户區域分佈及業務要求,並根據地形、電波傳播特性、話務量分佈、經濟指標等方面情況綜合考慮,以決定採取大區制還是小區制及小區制並接形狀和區域數目。

陸地移動無線電設備工作原理

陸地移動無線電設備移動通信系統組成

如上所述,移動通信的構通以網絡形式實現,因此移動通信是一項系統工程。它包括天線、饋線、基地台(中繼台)、移動台(車載台)、手持台、有(無)線控制器、交換機、計算機(集中控制)等,綜合了有線、無線、計算機技術於一體。移動通信網絡系統組成應根據用户性質、要求、經濟等綜合考慮設計。
典型的移動通信系統由一個控制交換中心,若干個基地台、中繼線以及許多移動用户(台)組成。控制交換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信息的交換和整個系統的集中控制管理,基地台和移動台各設有收發信機及天線、饋線等設備,每個基地台都有一個可靠通信範圍,稱無線小區。無線區的大小主要由發射機功率和基地台天線有效高度來決定。多個無線區合理的相互銜接排列就能擴大通信覆蓋範圍。經過基地台、控制交換中心和中繼線轉接傳輸信號,就能在整個覆蓋區內實現任意兩個移動用户之間的通信聯繫,從而構成一個自成系統的移動無線電話網。控制交換中心,再經過中繼線和市話局聯接,就能進入市話網。實現移動用户與市話用户之間的通信,從而構成一個有線、無線結合的移動通信網。

陸地移動無線電設備移動通信系統分類

移動通信系統分類方法很多。按活動空間可分航空用、海用和陸地用,按服務容量分有小容量、大容量;按工作方式可分單工、半雙工、雙工三種;按用户性質分有軍用、民用,民用又分公用、專用。
民用陸地移動通信系統按其應用服務對象可分為如下各類:
1、公用移動電話系統
公用移動電話系統是公用電話網的一個組成部分。有線用户與無線移動用户以及無線移動用户之間,均可通過基站相互通話,通話方式都為雙工制(收發同時)。公用移動電話系統對市話網之間交換接續方式,一般為自動接續方式。全系統可分為大區制、小區制兩類。
大區制系統服務半徑一般為30~60km,區內有一至數個無線頻道,有多種選呼方式和頻道選配方法,可視具體情況選用。大區制系統用户容量較小,約幾十至幾百個用户。當用户多時用中繼線接入市話網(基站包括控制交換設備),用户少時以用户線接入市話網,基站包括控制器(即無線用户集中器)。
小區制系統將服務區分成若干個無線小區,每個無線小區中心設一基台,無線小區半徑為1.5~15km。每隔2~3個無線小區,無線頻道可複用,每個無線小區的基台都與控制中心相連,當移動台在通信過程中跨越無線小區時,根據控制交換中心的指令可自動轉換無線頻道。小區制系統容量一般為1000個用户以上,其最終容量可達100萬用户。
2、專用移動通信系統
專用移動通信系統是在一定的專業業務範圍內,為本系統服務的無線移動通信系統,用於能源、交通、工礦、森林、水利、商業、財税、公安、安全、政法等部門。這類系統大多是中、小容量,系統結構一般採用大區制工作方式,可單工、半雙工或雙工工作,也可幾種方式合用,視業務性質和分配的頻點多少及設備性能而定。這種系統經批准也可接入公用電話網,服務半徑一般約為3km。現有一種專用集羣調度移動通信系統,是專用調度通信發展的高級階段。它將使各業務部門所需的基地台和控制中心統一規劃,集中管理,每個部門只要建立各自調度指令台和若干個移動台即可入網,做到共用頻率、共用覆蓋區、共享設施和通信業務,總之達到共享資源,分擔費用,使公共性與獨立性較好地得到解決,它的技術較複雜,但頻率和投資比傳統專用網節約。 [1] 
參考資料
  • 1.    周光華主編.移動通信技術:人民郵電出版社,19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