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陶針

鎖定
陶針,古代以陶瓷碎片代針砭刺。或稱瓷針。《本草綱目》:“以瓷針治病,亦砭之遺意也。”現多不用。
中文名
陶針
別    名
瓷針

陶針出處

《中國特種針法全書》

陶針操作方法

使用前煮沸半小時,或用75%酒精浸泡1小時,有條件者最好用高温高壓消毒。 1.刺激強度 刺激強度分輕、中、重三類。 輕刺:手法輕揚,一刺即去,衝擊力小。適用於慢性病、虛、寒證等。 重刺:手法沉重,衝擊力大,適用於急性病正、實證、熱證等。 平刺:中等刺激量,介於輕刺與重刺之間,一般患者和病症均適用。 2.放血刺:重刺刺入皮膚,刺破小血管,使少量出血。多用於實熱證。 3.挑疳刺:輕刺刺破皮膚,以在刺激部擠出黃色或乳白色液體為度。此法多用於手部疳積刺激點和指縫刺激點,反常用於治療小兒疳積

陶針使用範圍

陶針療法的適應症範圍較廣,—般常見的內、外、婦、兒各科疾病均可選用陶針施治。在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特別是壯族地區,陶針療法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

陶針注意事項

1.針具及施針部位必須嚴格消毒,以防感染。若發生感染,要及時處理。 2.凡不鋒利之陶片即棄去,陶片針必須保持尖端鋒利。 3.皮膚有感染或潰瘍者,不宜直接針刺局部患處。 4.危重烈性傳染病及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害患者禁刺。

陶針描述

取舊陶瓷片經仔細洗淨後,用鐵器或刀背輕輕擊碎,凡邊緣鋒利者即為陶片針。陶片針形狀不規則,鋒芒分粗、中、細三類。粗鋒芒多用於重刺及形體肥胖之人,細鋒芒多用於小兒及體質瘦弱之人,一般治療選用中等鋒芒即可。需放血、割治時則要選鋒芒較鋭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