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陶莊村

(北京市延慶縣延慶鎮下轄村)

鎖定
延慶縣延慶鎮陶莊村位於縣城北側,為明初遷移形成的“後十里”村落之一,依次是“陶魯趙八孟,老祁米唐蔣。”即陶莊、魯莊、趙莊、八里莊、孟莊、老仁莊、祁家堡、米家堡、唐家堡、蔣家堡。陶莊緊鄰的付於屯、張莊、郎莊為官廳水庫搬遷村。
中文名
陶莊村
所屬地區
縣城北側
氣候條件
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886人

陶莊村巡查看護

陶莊村頭6名村民左手提着行李右手提着乾糧在村口等着公交車。原來他們正是陶莊村搬遷户中的護林員,今天他們正要遠赴70多公里外的千家店熊洞溝村,輪崗去看護陶莊村的東山林地。
延慶鎮陶莊村黨支部書記吳三成告訴筆者,在延慶縣2005年實施的山區泥石流危險村搬遷入川工程中,陶莊村接收了千家店鎮熊洞溝村31户,76口人,同時接收了山場4500畝,耕地360畝。村兩委為保護好這4500畝林地,決定組織原籍熊洞溝的18名村民組成護林隊,每組6人,10天一換崗,這些異地工作的護林員每次輪崗前一天都會大包小包坐車70餘公里到護林員“辦公室”準備換崗。值守期間,他們採取4人集體走山巡查,實地查看可能存在的火災隱患,另外兩人在山下“辦公室”接聽險情報告電話,若發生險情,第一時間安排救援。
帶着好奇,筆者坐車1個半小時來到東山林地,在山下兩間30多平米的屋子裏,見到了兩位執勤的護林員,他們正在屋子裏安靜的喝着水,其中一位50多歲的老護林員張殿鳳告訴筆者,他從小就在這片山林里長大,對這裏很有感情,小時候這林子給我帶來了無數歡笑和收穫,夏天掰蘑菇,採野菜,秋、冬季上山打柴,那個時侯家裏窮,啥也沒有,是這片山供養了我們,生活富裕了,我更要守護好它們,讓這裏的林地免受火災侵襲。
“六年了,多虧了這些護林員,我們村的山場從沒着過火,這不回來我就把鎮裏的會議精神傳達給他們了,我們的這些綠色衞士呀!個個都是火眼金睛,不含糊。吳三成滿意的告訴筆者。陶莊村與東山林地雖相隔70公里,但是山遠心近,異地護林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 

陶莊村節能燈

2013年9月11日,縣能源辦對延慶鎮陶莊村節能燈安裝改造工程進行驗收。通過實地查看,節能燈改造工程符合標準,順利通過驗收。 [2] 

陶莊村刷卡節能

"輕鬆一刷,我們三口之家一年的燃氣問題就解決了。這可比來回去城裏灌煤氣便宜多了,一年下來,能省將近1000塊錢呢!而且刷卡就能用生物質氣,省心。"京郊延慶鎮陶莊村村民王建梅拿着剛充完值的燃氣卡向筆者展示。2010年陶莊村開始給各户安裝氣表,開始了刷卡用氣,陶莊村用氣量從以前的20萬立方米減少到13萬立方米,燃燒的棒核也從60噸減少到40噸,每年能節約1/3的生物質氣,節省費用3萬元。
2006年陶莊村建起了生物制氣站。起初是各户上交玉米核,免費用氣,可還沒等到下一年的玉米核下來,不但村民上繳的燒光了,連從外面收購的5萬噸都燒完了。因為免費用氣,村民們在用氣方面有點浪費,開水不往壺裏灌,涼了繼續燒。看着這一幕,村書記吳三成犯了愁。想到城裏人花錢買電,吳三成有了主意,通過與其他生物質氣站交流,他提出了"刷卡用氣"這個辦法。村民把玉米核賣給村委會,收益50元到100元不等,在貼個100多塊錢,一年200元左右就夠全家用了。2011年,陶莊村成為延慶縣的刷卡用氣試驗點,村民全部進入"生物質氣"時代,農村也和城裏一樣,生物質氣入户刷卡用,結果是每年用氣量減少了1/3。
如今,陶莊村刷卡用氣不僅節約了生物質氣,還培養了村民的節約意識。村民在村陽光浴室洗浴時,都會隨手關水龍頭、減少淋浴時間。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