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陶然亭

鎖定
陶然亭,又稱“江亭”,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太平街19號陶然亭公園內,始建於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是中國四大名亭之一。
陶然亭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半,面積90多平方米,亭內存有一塊石碑、三塊匾額、四副楹聯、五方石刻 [4] 
1979年8月21日,包含陶然亭在內的陶然亭慈悲庵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陶然亭
地理位置
北京市西城區太平街19號陶然亭公園內
所處時代
清朝
佔地面積
約 90 m²
開放時間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00—22:00(21:00停止入園);淡季(11月1日—3月31日):6:00—21:30(21:00停止入園)

陶然亭歷史沿革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時任窯廠監督的工部郎中江藻陶然亭慈悲庵內建陶然亭。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江藻的長兄江蘩對陶然亭進行修改擴建,在慈悲庵東面拓基造屋三間,在陶然亭南北砌築山牆改亭為敞軒 [4] 

陶然亭建築格局

陶然亭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半,面積90多平方米,亭內存有五方石刻,四副楹聯 [4] 

陶然亭建築特色

陶然亭、慈悲庵三面臨湖,東與中央島攬翠辛對景,北與窯台隔湖相望,西與精巧的雲繪樓、清音閣相望。湖面枉舟蕩滾,蓮花朵朵,微風拂面,令人神情陶然。
陶然亭周圍,還有許多著名的歷史勝蹟。西北有龍樹寺,寺內有兼嫂籍、天倪閣、看山樓、抱冰堂等建築,名流常於此遊憩,其知名度在清道光之後,堪與陶然辛相匹。東南有黑龍潭、龍王亭、哪吒廟、刺梅園、祖園,西南有風氏園,正北有窯台,東北有香冢、鸚鵡冢,以及近代的醉郭墓、賽金花墓等。這些歷史勝蹟產生年代多早於陶然亭,有的甚至早於慈悲庵。它們都有文人墨客筋味的歷史,曹現過當時各領風騷的輝煌過。 [1] 

陶然亭文物遺存

陶然亭一塊石碑

右題“民國十九年”,下署“楚蒲袁俊書” [4] 

陶然亭三塊匾額

第一塊匾:亭內正西,江藻題寫的行書“陶然”,署“康熙乙亥仲夏,漢陽江藻題並書”;
第二塊匾:亭內東側,齊白石題寫的篆書“陶然亭”;
第三塊匾:亭西側檐下,郭沫若題寫的“陶然亭” [4] 

陶然亭四副楹聯

正面掛聯為翁方綱所撰“煙藏古寺無人到,榻倚深堂有月來”,後為翁同龢補書;
西向柱聯為林則徐於清道光二年(1822年)到訪陶然亭所撰“似聞陶令開三徑,來與彌陀共一龕”,後為黃苗子補書;
內側柱掛聯為沈朝初所撰“慧眼光中,開半畝紅蓮碧沼;煙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風”;
出口掛聯為“煙籠古寺無人到,樹倚深堂有月來” [4] 

陶然亭五方石刻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江藻及其兄江蘩撰書的《陶然吟》石刻;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江藻族兄江皋撰書的《陶然亭記》石刻;
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譚嗣同撰書的《城南思舊銘並敍》石刻;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王昶撰書的《邀同竹君編修陶然亭小集》石刻;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齊白石撰書的《重上陶然亭望西山詞》石刻 [4] 

陶然亭歷史文化

陶然亭慈悲庵自明朝中葉起為士人名流遊息之地,清代建陶然亭後尤盛。至近代,則因許多著名的愛國者和革命家多曾與此有所聯繫而聞名於世。如鴉片戰爭時期的林則徐龔自珍魏源黃爵茲戊戌變法時期的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辛亥革命前的秋瑾;民國初年的孫中山五四運動前後的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因此,陶然亭有“人民革命的搖籃”之稱 [5] 

陶然亭文物保護

1979年8月21日,包含陶然亭在內的陶然亭慈悲庵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 

陶然亭旅遊信息

陶然亭地理位置

陶然亭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太平街19號陶然亭公園內。

陶然亭開放時間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00—22:00(21:00停止入園);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6:00—21:30(21:00停止入園) [2] 

陶然亭門票價格

全價票:每人2元;
半價票:每人1元 [2] 

陶然亭交通線路

北京市內乘坐66、70、102、106、40路公交車,在陶然亭公園站下車前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