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陶林縣

鎖定
陶林縣,歷史縣名,現屬於察哈爾右翼中旗。
中文名
陶林縣
屬    性
歷史縣名
簡介
陶林縣,古舊縣名。曾多次設置。
(1)戰國期:趙武靈王20年(公元前306年),武靈王率兵,打敗北方民族林胡、樓煩,將佔領之地置雲中、雁門、代三郡,陶林南部屬雲中治(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東北大黑河西岸),為雲中郡東部都尉治,北部為徼外匈奴地,。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屬雁門郡北境,定襄郡武要地及雲中郡北部。
東漢廢,地入匈奴。
魏晉間為鮮卑拓跋氏所據。後建六鎮於北邊,以防蠕。為撫冥鎮西南,武川鎮東南,南部隸後魏之涼城郡。
北齊時無建置,隋朝棄於外,為突厥沙略可汗所治都斤山之北境。
唐初,置雲中都督府,為中府之東北境。
五代時歸遼,為豐州富民縣之東部地。
金因遼制,為西京道之邊地。
元以東部隸偏南之集寧路,以中部隸偏北之淨州路,其西南一隅,仍屬豐州,隸大同路,明初,為南北交爭之地,宣德以後,委為大同邊外地,蒙古察哈爾右翼諸部遂踞之。
清康照十四年(1675年),察哈爾部編為八旗移牧於此,仍編為右翼,為四旗,縣即紅、藍二旗北境。
清乾隆間設口外道斤,以縣地劃隸于歸緩道屬之寧遠廳。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山西巡撫廷斌奏準,以寧遠廳治東北三百六十里之科布爾析置陶林廳。初設撫民通判,加理事銜。東西長120公里,南北寬75公里,面積約9000平方公里。
民國元年(1912年)改縣,仍名陶林,設知事,隸山西省寧遠廳。和星務局合署辦公,縣府辦事人員25人左右。
民國二年(1913年)改屬綏遠特別區。
民國三年(1914年),改屬察哈爾特別行政區。
1915年撤銷星務局
民國十年(1921年)析縣東南一部於集寧。
民國十八年(1929年),綏遠升為省,陶林縣復歸綏遠省管。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0月,陶林縣被日軍佔領,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成立,陶林縣歸偽巴彥塔拉盟管轄。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復歸緩遠省管轄。
到1948年解放前,縣府設有民政科、政科、建設科、教育科和庶務,共計30人左右。
1948年10月,陶林解放,成立縣入民政府。
1949年12月,綏遠省人民政府成立,陶林縣歸集寧專員公署管轄。
1954年3月17日,撤銷陶林縣建制。原鑲藍鑲紅聯合旗(1950年1月,鑲藍旗、鑲紅旗合併為鑲藍鑲紅旗)北部地區、卓資縣北部的轉山子阿貴溝等一部分地區與陶林縣西部(陶林縣東部和正黃旗北部地區,劃成察哈爾右翼後旗)合併組成察哈爾右翼中旗,簡稱察右中旗。
1958年劃歸烏蘭察布盟管理至今。
1922~1937年,陶林縣下轄3個區60個鄉,10454户,總人口48043人,男女比例62:38。
1912年5月~1927年12月,陶林縣共任命16位知事。
1928年冬,知事改為縣長。
歷任縣知事和縣長是:
張文風(1912年5月)
魂家昌(1913年7月)
張孝友(1914年8月)
許銀彝(1914年12月)
劉景南(1915年3月)
陶樹猷(1915年10月)
毫乃榮(1917年11月)
萬錫章(1919年12月)
張裕溢(1921年1月)
董琨(1925年1月)
傳維四(1925年5月)
束清汝(1926年5月)
王璋(1926年5月)
楊秉衡(1926年10月)
鄧延壽(1927年1月)
劉經研(1927年12月)
郎達鍾(1929年2月)
盧國卿(1930年8月)
陳應道(1931年10月)
暢維興(1932年12月)
張鳳藻(1934年1月)
樊庫(1935年7月)
趙帛銘(1937年)
王子瑞(1938年)
許作聲(1939年)
商廣隆(1942年)
郭熙智(1945年)
苗瑞鳳(1947年)
王覺民(194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