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陶易

(清朝江蘇布政使)

鎖定
陶易,字經初,號悔軒。1714年出生於威海衞城裏。乾隆9年中舉人,乾隆41年升任江蘇布政使。1778年病逝於北京。 陶易出身清貧,做官之後能體察民情,心繫百姓,節儉廉正,在;雍乾;時代是一位深得民心,口碑甚佳的清官。
本    名
陶易
經初
悔軒
所處時代
出生日期
1714年
逝世日期
1778年
主要作品
《惜陰詩草》
《遊雍隨筆》
《平定雜詩》
《平定備採》

陶易家庭背景

陶氏家族,世代書香。陶易的父親陶正士,字方崖,雍正癸卯拔貢,任江西長寧縣知縣。陶易是陶正士的第二個兒子,幼年聰穎好學。因其叔父早逝,嬸母呂氏,年輕無後,陶易過繼給叔父,從此,孤兒寡母相依為命。

陶易慈母與仕途

陶易的嬸母呂氏,自幼讀於家塾,知書達理,上孝下慈,族中皆稱頌。丈夫既逝,她鐵石凝心,發誓守一而終。侄兒陶易過繼後,母子倆人忍飢耐寒,徹夜不眠,點着松明,母織兒讀。那咿呀的紡車聲和琅琅的讀書聲交織在一起,路過的人聽到後,都深感戚然。陶易六七歲時,見母親十指綻裂,血流不止,問其故?鄰居大嬸流淚告訴他:這幾天大雪,因家中缺柴斷炊,你母親到山中拾柴,被樹枝所傷。陶易聽後大哭。直到做官後,每想起那時的家境,便淚流不止。在母親的教誨下,陶易發奮讀書,終於考取優貢。後來科考中有一段時間不順利,又是母親給了他慈愛和力量,鼓勵他到京師讀太學。太學是人才彙集、修身立名的去處。乾隆九年,陶易入京師,進太學,苦讀寒窗,一舉成名。
自此陶易在仕途上平步青雲,由舉人而知縣,由知縣而知府,由知府而道台,由道台而布政使。 但天不由人願,陶易剛踏上仕途,辛勞一生的慈母,沒享一天福,便與世長辭了。慈母的去世,使陶易六腑俱焚,悲痛欲絕。他在輓聯上寫道:"母恩似海悔未報,淚如泉湧苦難言。"陶母去世後,鄉里鄉親送殯者絡繹不絕,社會賢達弔唁者紛至沓來,為陶母著詩立傳者爭先恐後。山陰進士徐浩在悼陶母詩中嘆道:"兒今既成名,母死焉得知?從來兒有祿,難補慈母飢"。連當時的大學者袁枚也作詩6首,悼念陶母以表敬仰之情。袁枚在"乾嘉"時代享盛名50年,《清史稿》有傳。能得到他的悼詩,一方面説明陶母的人品感人至深,另一方面説明陶易文才出眾,政績斐然,得到袁枚的認可。從此,陶易"移孝作忠",一心撲到政事上,把孝母的眷眷之心,移作愛民的耿耿之情。

陶易功績

陶易踏上仕途以後,先後被派往湖南試用,歷任桃源、瀏陽益陽、衡陽等縣知縣。乾隆28年,代理衡陽知府。在這十年中,他想百姓之苦,憂百姓之憂,同情貧孤,壓抑豪強。每到任後,便走訪名士民眾,抓緊時間處理積壓案件;發動羣眾維修城池,疏浚河道;提倡節儉,反對奢靡,興利除弊,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受百姓愛戴。
乾隆29年(1764年),陶易升為直隸平定州牧。當地的土層極厚,水層特深,幾乎沒有泉水。百姓只能吃地表淺層又髒又苦的浮水,人畜經常生病,苦不堪言。陶易到任後,立即組織有治水經驗的技術人才精心勘測,選擇地勢,挖井數口,從此當地人們喝上了清冽甘甜的泉水。民眾為表達感激之情,把這種井譽名為"陶公井",並修建碑亭,刻詩文紀念之。
乾隆38年(1773年),江蘇一帶洪水氾濫,良田成河,哀鴻遍野。危難之際,陶易受任於淮安知府。他夙夜憂慮,並日而食,一邊細察災情,組織民眾抗洪救災;一邊急奏朝廷開倉放糧,賑救災民。在陶易的率領下,官民齊心協力,和衷共濟,終於渡過難關。
乾隆39年(1774),淮安監督署被盜。乾隆皇帝非常惱火,嚴飭兩江總督、江蘇巡撫查辦。總督和巡撫哪敢怠慢,擬將附近居民全部逮捕,嚴加刑訊。身為淮安民眾父母官的陶易,心焦如焚。為了不讓百姓遭冤,他據理力爭,痛陳利害關係,並以身家性命擔保,終於使百姓免遭橫禍。後來在別處抓住了真正的竊賊。當地百姓知道內情後,紛紛來到知府衙門致謝。自此陶易在江蘇一帶名聲大震,朝野皆知,離任時百姓空巷相送。
乾隆40年(1775),陶易因政績卓著,升任廣東惠潮嘉道,保舉留守江安督糧道
乾隆41年(1776)升任江蘇布政使(從二品),專管一省的財賦民政之事。時年62歲。

陶易文字獄

清初的幾個皇帝,深知"馬上得來的政權,不能馬上治之"。他們一方面重視、籠絡漢族知識分子,另一方面對不利鞏固其統治地位的思想文化嚴加禁錮。因此,早從康熙、雍正時起,就興起文字獄。到乾隆時期,竟搞了70餘次文字獄。每一次文字獄,不知有多少無辜慘遭滅族之災。
陶易就是在這種極度窒息的政治環境中為官的。在他任代理衡陽知府期間,衡陽有一男子對朝廷,尤其是對文字獄不滿,捨命到廣西提督署衙門投書抨擊朝廷。乾隆帝得知後,龍顏大怒,飭令廣東、湖南兩省巡撫駐衡查辦。"罪犯"家族老老少少全部被拘禁,一時間百姓惶惶不可終日。陶易向兩省巡撫請纓親辦此案。接案後陶易晝夜思慮,秉公斷案,只將"病瘋人"正法,在押家族成員全都無罪釋放,避免了株連。家族感恩,百姓賓服。當陶易離任時百姓傾城相送,揮淚道別,併為其立了"去思碑"。

陶易革職 病逝

乾隆43年(1778),江蘇東台監生蔡家樹,到布政使衙門告發同鄉已故舉人徐述夔所著《一柱樓詩集》,有抨擊朝廷的詩句。陶易仔細地查閲了這部詩集,對蔡家樹揭發的"反動"詩句反覆推敲,沒有發現有抨擊朝廷之意。他想到舉人徐述夔早已去世,如果上報,必定株連活着的人。他鄙視蔡家樹這種人,決定把此案壓下,不予受理。可是蔡家樹這個無德無才,又一心向上爬的奸詐小人,不甘心於七品縣令,為了升官,把陶易不受理案件一事向朝廷告發。乾隆看了《一柱樓詩集》後,對其中那句"明朝期振翮,一舉去清都"大為惱火。這句詩作者的原意是:"明天早晨能展開翅膀,一下子飛到天神居住的地方。"乾隆帝認為這是借"朝夕"之"朝"作"朝代"之"朝","去清都",有興明朝,去清朝之意。於是下令把徐述夔的屍骨挖出戮屍。前已故禮部尚書沈德潛為徐作過傳,撤銷其生前諡號。下旨逮捕陶易,革職,遞京論斬。蔡家樹揭發有功,將功抵罪,從寬免議,即予開釋。陶易接旨遞解赴京時,百姓夾路相送,哭聲數里不絕。有士人憤慨賦詩曰:"蔡家一門彈冠慶,江南黎民盡悲聲;蒼頭華髮孤臣淚,斷頭何懼赴京城。" 陶易極度悲憤,途中病發,至京十日而卒,逝年六十四歲。

陶易作品

陶易一生有多部詩集問世,其中最著名的有《惜陰詩草》、《遊雍隨筆》、《平定雜詩》、《平定備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