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陶徵君潛田居

鎖定
《陶徵君潛田居》為南朝詩人江淹所作五言古詩。這首是摹擬陶淵明的田園詩。不僅在題材、風格上摹擬陶詩,而且用的也是陶淵明的口吻,體貼得極為逼真。
作品名稱
陶徵君潛田居
作    者
江淹
創作年代
南朝
作品出處
《雜體詩三十首》
文學體裁
五言詩

陶徵君潛田居作品原文

陶徵君潛田居
種苗在東皋①,苗生滿阡陌。
雖有荷鋤倦,濁酒聊自適。
日暮巾柴車②,路暗光已夕。
歸人望煙火,稚子候檐隙③。
問君亦何為?百年會有役。
但願桑麻④成,蠶月得紡績。
素心⑤正如此,開徑望三益⑥。 [1] 

陶徵君潛田居註釋譯文

①東皋:水邊向陽高地。也泛指田園、原野。
②柴車:簡陋無飾的車子。
③檐隙:檐下。
④桑麻:泛指農作物或農事。
⑤素心:本心;素願。
⑥三益:謂直、諒、多聞。借指良友。語本《論語·季氏》。

陶徵君潛田居作品鑑賞

這首是摹擬陶淵明田園詩。“徵君”,不受朝廷官職的人。“田居”,陶有《歸園田居》,此作田園題材的泛稱。這首詩不僅在題材、風格上摹擬陶詩,而且用的也是陶淵明的口吻,體貼得極為逼真。
“種苗在東皋,苗生滿阡陌。”“東皋”,此指東邊的高地,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有“東皋”、“西疇”。“阡陌”,原本田界,此泛指田地。這兩句敍事,顯得很隨意,是説在東皋種苗,長勢如何如何。但就在隨意的話語中,顯出了一種滿意的心情,他説這話好像是在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雖有荷鋤倦,濁酒聊自適。”陶詩中有“帶月荷鋤歸”,“濁酒”云云是常見的語句。這兩句説:雖有勞作的疲倦,但家釀的酒還是有的,滿可解乏。看來他對“荷鋤”並不感到是多大的重負,差不多習慣了。“日暮巾柴車,路暗光已夕。”“巾柴車”,意謂駕着車子,《歸去來兮辭》也有“或巾柴車”的句子。這兩句説,傍晚時分駕着車子回來了,路也漸漸幽暗起來。這兩句寫得很自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農家的生活本來就是如此自然。“歸人望煙火,稚子候檐隙。”“歸人”,自指。“煙火”,炊煙。《歸去來兮辭》有“稚子候門”的話。這兩句説:望着前村已是晚炊了,孩子們也在家門口等候我了。等着他的就是那麼一個温暖的“歸宿”,此時他的倦意會在無形中消釋了。這四句寫暮歸,真是生動如畫,畫面浮動着一層安恬的、醉人的氣氛。這就是陶淵明“田居”的一天,這一天過得如此充實、愜意。
“問君亦何為?百年會有役。”“百年”,一生。“役”,勞作。這是設問,自問自答,如同陶詩“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句式。兩句説:請問你為何這樣做?一生總是要勞動的。這與陶詩“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意思相似,表示了對勞動的重視。“但願桑麻成,蠶月得紡績。”“蠶月”,忙於蠶事的月份,紡績也是蠶事的內容。這兩句説,只希望桑麻興旺,蠶事順遂。這是他的生活理想,正如陶詩所寫:“耕織稱其用,過此奚所須?”下面寫道:“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素心”,本心,也就是上面所説的心願。“三益”,用《論語》語,此即指志趣相投的友人。他説:我的心願就是這樣,無求聞達之意,只願和我這樣的朋友往來。後面這一段通過設問,揭示陶淵明勞動的體驗、田居的用心,很是符合陶淵明的實際。如果對陶淵明的作品和思想不下一番深入揣摩的功夫,是寫不出的。
這首詩擬陶可以説是達到了貌合神似的地步,它長期被羼入陶集中,被當作《歸園田居》的第六首,蘇軾也將它當作陶詩來奉和,他那句有名的關於陶詩的評語,“淵明詩初看若散緩,熟看有奇句”(見《冷齋詩話》),就首先是評論此詩的。由此可見,這首詩藝術水準之高。這裏附帶提一下,晉宋之後擬陶之作共有兩首,還有一首是鮑照的《學陶彭澤體》,也能得陶詩之彷彿。這説明陶詩的藝術境界和表達方法並不是不可學得的,但直到唐代二百多年間,終無人追蹤,江鮑也只是偶爾為之。生活、思想的侷限,世風、詩風的薰染,造成這樣長時間田園詩創作的冷寂,這是很值得注意的文學史現象。 [2] 

陶徵君潛田居作者簡介

江淹雕像 江淹雕像
江淹(444~505)南朝文學家。字文通,濟陽考城(今河南民權)人。6歲能詩,13歲喪父,家境貧寒,曾採薪養母。20歲左右教宋始安王劉子真讀“五經”,並一度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歷仕宋、齊、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坎坷的經歷反而造就了一位文學大家。中年以後,官運亨通,仕途的高峯卻導致了他創作上的低潮,到齊武帝后期,他就很少有傳世之作,故有“江郎才盡”之説。江淹既是南朝辭賦大家,與鮑照並稱;又是南朝駢文大家,是南朝駢文中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與鮑照、劉峻徐陵齊名。其詩作成就雖不及辭賦和駢文,但也不乏優秀之作,其特點是意趣深遠,在齊梁諸家中尤為突出。明人輯有《江文通集匯注》。 [3] 
參考資料
  • 1.    《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951頁
  • 2.    《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951-952頁
  • 3.    作者圖文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