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陶公廟

鎖定
陶公廟,又名昭顯靈應宮,位於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㮾梨街道,瀕臨瀏陽河,枕靠臨湘山,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四年(505年),有“六朝遺廟,千年名山”之稱,主祀晉名道陶淡與其侄陶烜 [7]  ,為中國道教全真道龍門派宮觀。 [1-4] 
陶公廟由山門、古戲樓、石級、正殿和偏殿等建築構成,總佔地面積73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52平方米,是長沙縣較大的道教建築羣和道教文化傳播中心。 [1]  [3] 
1996年1月,陶公廟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六批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陶公廟
外文名
TaoGong Temple
地理位置
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㮾梨街道
佔地面積
7300 m²
保護級別
湖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06:00~17:00

陶公廟歷史沿革

南朝梁天監四年(505年),士民仰陶淡、陶烜清名盛德,立廟祀之。 [3]  [7] 
文革期間,陶公廟內聯匾,雕刻、堆塑、壁畫損毀殆盡。
1988年,長沙市人民政府撥款修復陶公廟古戲樓和山門。
1990年,陶公廟恢復宗教活動並正式對外開放。
1994年,全面整修陶公廟,聯匾均按歷史資料予以補書。
1996年,恢復陶公廟每年兩次的廟會文化活動。 [1]  [3] 

陶公廟建築格局

陶公廟由山門、古戲樓、石級、正殿和偏殿等建築構成,總佔地面積73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52平方米;過山門後緊接門屋,正中為一戲樓,大門自台下可入內庭,戲樓左右為天井,其外為東西兩間明屋,均為單檐硬山拉弓式建築。 [3] 
陶公廟

陶公廟主要建築

陶公廟山門

陶公廟碑 陶公廟碑
陶公廟山門為五間七柱三門三開磚砌牌樓,正脊置琉璃幡龍寶頂,兩側列琉璃八仙,,兩檔鰲魚收尾,檐下層層堆塑,中門門額懸有漢白玉陰刻貼金豎書“臨湘山”一匾,側門聯雲:“山中宰相,陸地神仙”,左右分別橫嵌“紫府”、“丹邱”門額,並嵌有“立德不朽,有仙則名”和“六朝遺廟,千年名山”楹聯;兩側成直角延伸成圍牆,左側門署“康衢”,署聯鴉林滴翠,獅嶺流丹,右側門署“道岸”,署聯竹林春靄;朗水波深。 [3] 

陶公廟戲樓

陶公廟戲台 陶公廟戲台
陶公廟戲樓高14.6米,為歇山頂出檐式建築,翼角高翹,翼角下飛龍舞風塞角,頸下懸風鈴,屋頂採用歇山與硬山結合手法,與兩側的“彈弓牆”及外牆的“山字牆”相互呼應,戲樓正脊中為五色葫蘆寶項,兩端正吻為丹書鐵劍,正脊堆塑北向為“蟠龍”,南向為“獅戲球”,北向為黃色琉璃瓦,南向為小青瓦,檐下如意斗拱層層交疊;拱端飾以龍鳳,相間排列,戲樓內共雕戲文58出,中央隔扇上刻有“臨湖山八景”題刻。 [3]  [5] 

陶公廟歷史文化

陶公廟相關人物

主詞條: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末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著《陶淵明集》一部。

陶公廟文化活動

陶公廟廟會是一種傳統民俗及民間祭祀文化活動,舊時湖南城鄉的廟會中,長沙陶公廟會是規模較大、影響較遠的廟會之一,傳統一直持續至今,每年農曆正月十三和八月十七日,為慶二陶聖誕而舉辦廟會活動,為期一天。 [6] 

陶公廟保護措施

1996年1月,陶公廟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六批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陶公廟旅遊信息

陶公廟地理位置

陶公廟交通線路

乘坐長沙公交X103路至陶公廟站下車即可到達。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