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雲仙

(山西五台籍革命先烈)

鎖定
陳雲仙,漢族,出生于山西五台。1938年時毅然參加革命隊伍,面對日軍毫不畏縮,為了抗日大業英勇獻身,身為阜平縣和五台縣數千革命英烈中年齡最小的革命烈士,數十位戰友們為她建了一座紀念碑。
中文名
陳雲仙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29年
性    別

目錄

陳雲仙簡介

姓名 陳雲仙
性別 女
民族 漢族
籍貫 山西五台
出生年月 1929年
犧牲日期 1943年10月

陳雲仙生平

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幼年喪母。1938年八路軍赴抗日前線,路經五台縣,其父陳炳煌將她託負外祖母后,毅然參加革命隊伍。1940年陳炳煌回鄉探親,她堅決要求隨父同去參加革命隊伍。5月,到河北省阜平縣廣安村,在邊區“抗日建國學院”挺進隊當勤務兵。在此期間,她得到黨的關懷和教育,邊學習,邊工作。她能吃苦,努力學習,關心同志,尊敬領導,很受大家喜愛。1940年秋,加入華北聯大文工團,先後在兒童劇團和文工團工作,她天真活潑,性格倔強,解歌善舞。1942年,日軍加緊對邊區的封鎖,環境十分惡劣,黨組織把她轉入阜平縣槐樹莊小學讀書,並擔任了學校業餘宣傳隊隊長。經常帶領同學們開展文藝宣傳活動,慰問傷病員,鼓勵大家堅持抗日鬥爭。1943年9月16日,日軍發動“大掃蕩”,黨組織將她隱蔽在槐樹莊以西的幹石溝村。10月中旬,日軍突然包圍該村,拷打威逼她説出共產黨和堅壁的物資。面對敵人,她咬緊牙關,拒絕回答。敵人多次用刺刀頂着她的胸膛逼問,只説:“不知道”。敵人無奈,欲將她押回據點時,她奮力反抗,掙脱敵人,向鄉親們方向跑去,敵人開槍,左臂中彈倒下,鮮血染紅衣裳,她又頑強地站起來,指着敵人罵道:“強盜、漢奸1”敵人再次開槍,壯烈犧牲。1983年9月,曾在晉察冀邊區與烈士共同戰鬥過的10位戰友,以晉察冀文藝研究會的名義募集資金,特為這位在阜平縣和五台縣數千革命英烈中年齡最小的革命烈士建造了一座紀念碑。 [1] 
參考資料
  • 1.    範寶俊,朱建華主編,中華英烈大辭典 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第14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