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貞

(華東醫院ICU(外科重症監護室)護士長)

鎖定
陳貞,女,漢族,1974年4月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副主任護師,華東醫院ICU(外科重症監護室)護士長,全國衞生系統先進工作者、上海市衞生系統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優秀護士、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
2020年10月23日,被中央文明辦、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評為“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抗疫特別人物。 [1] 
中文名
陳貞
國    籍
中國
性    別
工作單位
華東醫院

陳貞人物事蹟

陳貞長期從事重症患者護理崗位,以高超的護理技術,全心全意服務患者。她和其護理團隊在“救治最美司機劉銀寶”中,不僅配合醫生挽救了他生命,更是通過無微不至的精心護理,使昏迷了60多天的劉銀寶甦醒。在搶救“5.16長寧區昭化路廠房坍塌”事件傷員中,幾天幾夜不回家,參與搶救重症傷員。陳貞在本次抗擊新冠病毒肺炎中主動報名,第一批馳援武漢並工作至今,擔任第一批醫療隊臨時黨總支第七黨支部書記。在武漢金銀潭醫院ICU,一般每名護士負責3名病人,陳貞同志要負責6名。至今,她始終工作在第一線,普通護士一週工作24小時,陳貞卻主動工作84小時,她承擔了病房患者氣管插管、深靜脈注射等最有可能感染、最危險的工作。 [2] 
戴着口罩的陳貞,一雙温暖而剛毅的“大眼睛”給人留下印象深刻,讓許多一時還不知道她名字的病人,都親切稱呼她為“大眼睛”護士長。
小年夜,當聽到醫院需要派員馳援武漢的消息,陳貞是護理人員中第一個報名的。大年夜子夜時分,援鄂醫療隊到達武漢。經過短暫緊張的培訓,陳貞即刻投入武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最多的定點醫院——金銀潭醫院ICU病房。
進駐後,陳貞所在的醫院三樓ICU病區有6個病房。作為黨支部書記、護士長,她把挑戰留給了自己。一人負責2個病房,這樣的護理量對於常規監護室配比都是一個極限,何況還是在隔離病區。為防止院內感染和新冠病毒外泄,原本由護工承擔的工作,全部壓在了護士身上。除了配合醫生做好重症患者的氣管插管、插胃管、負壓吸痰等最危險的工作之外,還有繁重的生活護理。給病人喂水餵飯、更換尿不濕、處理便溺等都得按流程嚴格處理。
為防控消毒的需要,在武漢夜晚跌破冰點的温度下,病區不能開啓空調暖風。為儘可能節約使用防護服,喝水、上廁所的時間只能一等再等。陳貞帶領護理團隊的姐妹每天從出門開展工作到進門休息,穿着層層防護服、隔離衣、佩戴緊緊貼合的防護口罩、護目鏡,一干就是十多個小時。
在忙個不停的同時,陳貞還要儘可能舒緩病人的情緒。有病人問:怎麼什麼活兒都是你們來啊?她卻微笑着淡然地説,可能因為過年,人手不太好找吧……陳貞説,一直在重症監護室工作,沒有接觸過這樣的傳染性疾病。但她真的沒有覺得害怕,病人其實還蠻值得同情的,他們在裏面真的很孤獨,沒有家人親情的陪伴。重症病房有兩位病人比較清醒,還能和她聊聊天。而對於後方的家人和同事的關心問候,忙碌的她僅只有在疲倦一天回到宿舍才短短回覆一句“平安,勿念!”
工作間隙,陳貞還與隊友們共同前往武漢協和醫院,為醫療隊領取物資。為了讓大家平復心情,她不時鼓勁:“只要渠道暢通,物資一定會跟上。現在沒有前方後方,每天都是在戰鬥的!”充滿温情的微笑給了隊員們信心和力量。
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當陳貞脱下穿防護服,摘下口罩,汗水和幾道深深的勒痕留在臉上,局部甚至還有不同程度的皮膚壓傷破潰。但這位平時愛美的護士長絲毫沒在意,依然露出自信的笑容,這是最美的素顏。大家笑稱為這是“大眼睛”護士長的“天使印記”。 [3] 

陳貞所獲榮譽

2020年3月30日,陳貞榮登《上海援鄂醫療隊英雄榜》。 [4] 
2020年9月17日,中央文明辦發佈2-7月“中國好人榜”,被評為“敬業奉獻好人”。
2020年10月23日,被中央文明辦、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評為“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抗疫特別人物。 [1] 
2020年11月24日,被表彰為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