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若星

(陝西省文化藝術報社總編輯)

鎖定
陳若星,筆名蒹葭等,女,漢族,1958年6月生,中共黨員 [1]  ,四川省簡陽人,1982年畢業於西北大學歷史系,在職研究生學歷,陝西省文化藝術報社總編輯。
陳若星榮獲陝西省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1] 
2015年10月13日,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被授予全國孝老愛親模範稱號。 [2] 
中文名
陳若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四川簡陽
出生日期
1958年6月
畢業院校
西北大學
職    業
作家
主要成就
榮獲陝西省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榮登“中國好人榜”
性    別

陳若星主要事蹟

陳若星獲獎事蹟

作家陳若星與文學青年面對面 作家陳若星與文學青年面對面
面對母親患老年痴呆、父親癱瘓在牀、自己又身患癌症的困境,陳若星克服一切困難,用堅強毅力換來父母的轉危為安,為自己、為家庭重燃生命新希望。
1997年,陳若星的父親因腦梗和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而卧病在牀,喪失了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吃喝拉撒都要她管。父親卧牀17年,從未患上褥瘡,這背後是陳若星心細如髮的精心護理。同時,她還照料患有痴呆症的母親。
2008年從汶川地震災區採訪回來後,陳若星被確診為乳腺癌。母親得知陳若星癌症住院後高血壓病發作,倒在了地上。當時正在接受化療的陳若星得知後拔掉針管,跑到醫院門口接救護車。
母親的病情稍有緩解之時,父親也被送到重症監護室,又一張病危通知書遞到了陳若星的面前。就這樣,西安交大二附院同時住進了他們一家三口,兩個病危,一個癌症。化療完成後,陳若星顧不上自己止不住的嘔吐及深入骨髓的劇痛,在樓上樓下步履蹣跚、晃晃悠悠地奔忙着,諮詢醫生,聯繫護工,為父母端餛飩、送稀飯、喂水果、換牀墊……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父母病情緩解,脱離危險,先後出院,而她又留在醫院裏繼續着自己的化療。 [1] 

陳若星主要作品

陳若星 陳若星
《女性·職業·家庭》(譯著)
《烈火與恐怖——拳王泰森內傳》(譯著)
《沒有講過的故事》(故事集,由時任陝西省委宣傳部部長王巨才同志題寫的書名;並向山區小學贈書數千冊)
《日暮鄉關》(電視劇)
以及哲學、社會學、經濟學論文與散文多篇。

陳若星獲得榮譽

作家陳若星參加省政協會議 作家陳若星參加省政協會議
獲得“陝西省優秀新聞獎”20次;
先後11次受到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省文聯等部門的表彰;
榮膺“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
榮膺“全國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稱號,受到中宣部和新聞出版總署的表彰和獎勵;
榮膺陝西省“百年三八傑出女性”稱號。
陳若星榮獲陝西省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1] 
2015年10月13日,陳若星被授予全國孝老愛親模範稱號。 [3] 
2020年12月,被陝西省關工委、陝西省委文明辦授予“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4] 

陳若星人物評價

獲“東方淑女”稱號 獲“東方淑女”稱號
她承受了一個女人人生中所不能承受的一系列巨大打擊;前後經歷父親癱瘓、母親患老年痴呆、自己被確診為乳腺癌.......但她始終面帶微笑,友善執着地對待工作、事業、家人、同事以及所有社會上的朋友。她是賢淑的典範、堅強的典範,她用她的行動詮釋了東方淑女的美麗含義。

陳若星人物語錄

文化藝術報還會大力報道文化陝西、文化西安、文化蓮湖的新風貌、新亮點、新人物、新故事;將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有效融合,為建設美麗西安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陳若星 陳若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