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興發

(革命烈士)

鎖定
陳興發(1913-1980),1913年12月出生於江西省貴溪市古港鎮裴源村—個貧困的農民家庭,193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10月,南方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抗日的新四軍。新四軍成立後,陳興發在陳毅身邊做貼身警衞工作。1950年,他任貴溪縣人民武裝部副部長。1966年陳興發光榮離休,享受行政11級待遇。1980年,陳興發同志因頭部槍傷復發逝世。 [1] 
中文名
陳興發
別    名
嘎崽俚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江西省貴溪市
出生日期
1913年
逝世日期
1980年

目錄

陳興發人物簡介

陳興發,1913年12月出生於江西省貴溪市古港鎮裴源村—個貧困的農民家庭,村裏人習慣叫他的小名“嘎崽俚”。裴源,當時是方誌敏領導的紅十軍活動範圍,不少地方建立了紅色蘇維埃政權。因為家裏窮,陳興發無錢讀書,跟他父親一道種田打獵為生。陳興發從10歲拜師,直至他17歲時參加革命,村裏沒有人知道他會拳腳功夫。1929年底,方誌敏的隊伍開進了裴源,土地革命掀起了高潮。陳興發悄悄瞞着父母報名參了軍。陳興發夜晚來向周大錘告別。陳興發隨紅軍走後,反動勢力還鄉團捲土重來,瘋狂地鎮壓革命。不久,他父母親、叔叔、嬸嬸、姑姑等6人先後被敵人殺害。 [1] 
1933年1月,紅10軍調中央蘇區,後改為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團的一部分,陳興發在尋淮洲、蕭勁光、粟裕等首長的直接領導下任紅7軍團19師56團特務連連長。193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為了加強戰鬥力轉任該團機槍連連長。在任北上抗日先遣隊(紅10軍團)營長,北上失利後,隨粟裕等人突圍,轉入工農紅軍浙南挺進師(新四軍1師前身),在一次激烈戰鬥中,被敵軍子彈打進左眼,穿過大腦,頭負重傷。1937年10月,南方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抗日的新四軍。新四軍成立後,陳興發在陳毅身邊做貼身警衞工作。由於他的機智勇敢,平時又很少露面,許多情報傳遞都交給他完成。他經常出人敵人封鎖線,一會兒是商人,一會兒又是農民;一會兒出現在城市街頭,—會兒又消失在田園密林。陳興發的行蹤只有少數新四軍領導知道。1949年,陳興發隨陳毅進駐上海。擔任華東軍區交際處副處長、華東軍區第一招待所所長職務,然而,他全然不顧個人傷情和陳毅、曾山、劉瑞龍等老首長和戰友們的勸阻,強烈要求回江西老家參加社會主義建設。 [1] 
1950年,他任貴溪縣人民武裝部副部長。1953年,他在江西省軍區幹部團學習一年後,又要求轉業去革命老區寧岡縣工作。1966年陳興發光榮離休,享受行政11級待遇。1974年,陳興發舉家遷回鷹潭。1980年,陳興發同志因頭部槍傷復發逝世。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