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祖武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歷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鎖定
陳祖武,1943年10月出生於貴州貴陽,祖籍湖南茶陵,漢族,中共黨 [9]  ,歷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3] 
陳祖武於1965年畢業於貴州大學歷史系,後分配至昆明糧食學校;1978年2月調任至雲南民族學院任教 [5]  ;1981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碩士學位,同年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清史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長、所長 [3]  ;2006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1]  ;2009年11月獲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員。 [3]  [8] 
陳祖武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史研究,學術專長為清代學術史。 [9] 
中文名
陳祖武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貴州貴陽
出生日期
1943年10月
畢業院校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清儒學術拾零》《中國學案史》《乾嘉學術編年》
主要成就
2006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籍    貫
湖南茶陵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碩士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陳祖武人物經歷

1943年10月,陳祖武出生於貴州貴陽。
1965年,畢業於貴州大學歷史系,後分配至昆明糧食學校。
1978年2月,調任至雲南民族學院(今雲南民族大學)任教。 [5] 
1981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碩士學位;同年,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清史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長、所長。 [3] 
2006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1] 
2009年11月,獲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員。 [3]  [8] 

陳祖武主要成就

陳祖武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自1961年起,陳祖武開始致力於清代學術的探研。其所揭示的“內在邏輯”“以經學濟理學之窮”“從惠學到戴學是一個歷史過程”“會通漢宋學術以求新”等學術命題,都是在承繼前賢基礎上的新收穫,為學界同仁提供了推進相關研究的新理論、新方法。 [13] 
陳祖武關於顧炎武的研究,起步於其碩士論文——“顧炎武評傳”,後陸續發表“顧炎武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日知錄》八卷本未佚”“顧炎武哲學思想剖析”“黃宗羲、顧炎武合論”等文章,對顧炎武的生平學行和歷史地位,作了梳理與評價。 [13] 
陳祖武以順治、康熙二朝學術史上的若干問題為研究對象,通過梳理分析清初國情、清廷文化政策,以及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呂留良李顒孫奇逢顏李學派李光地、史學成就、文學藝術經世特徵、經學與考據學風的醖釀等問題,從而對清初80年間的學術演進趨勢、主要特徵和歷史地位等,做了宏觀與微觀、理論分析與史實考辨、學者與學術思潮和流派相結合的揭示和再認識。 [13] 
繼《清初學術思辨錄》之後,陳祖武又推出了《清儒學術拾零》,,一是對清初學術的進一步深化和開拓;二是對乾嘉學派與乾嘉學術展開研究;三是對梁啓超錢穆徐世昌總結清代學術的貢獻加以表彰。 [13] 
陳祖武對乾嘉學派與乾嘉學術加以實事求是的全局性把握,以探索此一學術現象的真實演進脈絡。該成果主要在如下三個方面做了新嘗試:一是論證了乾嘉學派與乾嘉學術是一個歷史過程的認識,力求突破按地域來區分學派的侷限;二是對乾嘉時期的地域學術與學術世家,予以充分關注,探討了乾嘉時期地域學術之間彼此滲透、相互影響,以及不同發展階段的歷史作用,更闡發了既融入當時學術大局又保有家學傳統的學術世家的重要性;三是系統地論證了乾嘉學派以樸實考經證史為基本特徵的主流學術特色,並對其得以形成的社會和學術背景作了較深入地闡釋。 [13] 
陳祖武另對晚清學術做了一定的研究。在所著《衰世風雷——龔自珍與魏源》一書中,陳祖武以龔自珍魏源為個案,探討了清代學術之所以在晚清衰變的箇中消息;在“晚清學術三題”一文中,陳祖武更從“經世思潮的崛起”“從‘中體西用’到‘三民主義’”“會通漢宋學術以求新”三個方面,對晚清70年的學術演進作了考察。 [13] 
2012年,陳祖武推出了《清代學術源流》一書,論其特色,大要有三:一是將有清一代學術之演進,分為“明清更迭與清初學術”“乾嘉學派與乾嘉學術”“晚清學術及一代學術之總結”三個階段,對其做了系統性的宏觀把握和整體研究;二是對清代學術諸多層面的研究,既有高屋建瓴的識斷,也有細緻入微的辨析,從而彰顯出清代學術的動態、立體發展風貌;三是運用學術史與社會史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既揭示了清代學術發展的嬗變軌跡和內在邏輯,亦對學術演進與世運變遷、政治文化導向等之間的密切關係,給予了關注,並做了闡釋。 [13] 
  • 學術論著
陳祖武主要學術專著有《清初學術思辨錄》《清儒學術拾零》《中國學案史》《乾嘉學術編年》《乾嘉學派研究》《清代學術源流》等,參加撰寫《清代全史》等,另發表“明史紀事本末雜識”“錢賓四先生與《清儒學案》”“章實齋集外佚札二通考證”“戴東原學述”等論文多篇。 [3]  [8] 
  • 科研獎勵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清代全史》 [3] 
首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獎
《清代全史》 [3] 
首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三等獎
《清代全史》 [3] 
第二屆“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獎

陳祖武人才培養

  • 告誡學子
陳祖武曾在課堂上告誡年輕學子:“不管是為學還是為人,要經得起磨難、不卑不亢與生活並行、踏踏實實讀書做人,終有一天‘老天爺’不會辜負你,這個‘老天爺’不是虛無縹緲的‘上帝’,而是切切實實的人民大眾。” [6] 
  • 講授課程
1965年,陳祖武在昆明糧食學校教授“語文”等課程。 [6] 
  • 指導學生
陳祖武指導培養的學生有貴州師範大學教授王進等。 [6] 

陳祖武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3年
2006年

陳祖武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2年9月
2018年
2019年
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會委員 [12] 
2021年10月
-
《中華易學》集刊顧問 [4] 
-
貴州大學學報》顧問 [10] 

陳祖武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陳祖武成長於一箇舊式大家庭,他的祖父是貴州有名的中醫,家裏有很多書,主要是醫書和一些史書。還沒有桌子高的時候,陳祖武就開始在祖父看病時幫他磨墨,看他怎麼寫字,怎麼開處方。祖父常給還在萌芽階段的陳祖武講《論語》,教育他要好好唸書,好好做人,也經常叮囑他要友愛他人。 [6] 
  • 婚姻家庭
陳祖武的妻子的名字是張鴻敏,曾任職於中華書局。 [6] 
  • 捐獻圖書
2021年10月,陳祖武捐助的“感恩書屋”在貴州大學落成。陳祖武把257箱近萬冊藏書捐獻給貴州大學,關於“感恩書屋”的名字,陳祖武説感恩先生們的孜孜教誨,也希望年輕一輩延續好學之風,把這份師生恩情傳遞下去。 [6] 

陳祖武人物評價

“謙遜恭謹之治學態度溢於言表,大家風範讓人肅然起敬。對榮譽,他(陳祖武)淡然置之;對生活,他要求極簡;唯獨對學術,始終精益求精、孜孜無怠。”(光明網評) [2] 
“陳祖武在中國古代學術史,特別是在清代學術史研究領域造詣精深。”貴州大學歷史與民族文化學院評) [5] 
“陳祖武是中國知名歷史學家,他孜孜於學術的探究、深化和開拓,推出許多厚重而富有新意的科研成果,開闢了中國學術史研究的新路徑;他孜孜不倦學習研究,為學科建設和歷史學的繁榮、中外學術間的交流,作出了成效顯著的貢獻。”貴州大學評) [6] 
“陳先生(陳祖武)是一個‘深情’之人,他對國家、對民族、對學術、對桑梓、對家庭、對師友有着濃厚的深情。這樣的深情發之於外,表現於他的厚重的學術研究成果,表現於他的謙卑寬容的高尚人格等諸多方面。他是著名歷史學家,聞名於海內外,道德文章為人所敬仰。”(貴州師範大學教授王進評) [6] 
“陳祖武之學,上承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三家道統,下繼章太炎、梁啓超、錢穆三家學風。對清代學術有湛深研究,其中尤以乾嘉學派與乾嘉學術的探討,最受世人稱道。”(貴州大學教授張新民評) [6] 
“陳祖武和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中央電視台評) [6] 
“陳祖武在史學教育領域辛勤耕耘,春風化雨、循循善誘,為中國史學研究薪火相傳竭誠盡智。” (《光明日報》評) [6] 
“陳祖武是一位真正的學人。”(《孔學堂》副總編輯張發賢評) [6] 
“陳祖武在中國學術界有很大影響力和學術號召力。”貴州省文史研究館評)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