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直为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泰州兴化县令,所著《养老奉亲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老年病学专著 [3-4]。该书以《黄帝内经》《备急千金要方》为理论基础,提出"食养益寿,食疗为先"的核心理念,系统论述老人食治方药、摄养之道及起居护理规范 [3] [5-6]。书中记载162首食疗方剂,主张"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强调通过饮食调理充盛气血、强健筋力 [3] [5]。
陈直总结的"养生七诀"包含少言语养真气、戒色欲养精气等七项调气原则,构建了以保养脾肾正气为核心的养生理论体系 [1-2] [4]。其学术思想对元代邹铉《寿亲养老新书》、金元医家李东垣脾胃学说均产生重要影响 [4] [6]。
- 所处时代
- 北宋神宗时期
- 代表作品
- 《养老奉亲书》(又名《寿亲养老书》)
- 主要成就
- 开创中医老年病学研究体系
- 学术思想
- 脾胃为五脏之宗 [4]
- 养生主张
- 药食同源、形神共养
生平与著作
播报编辑
陈直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任泰州兴邀永化县令,任内完成《养老奉亲书》的编撰 [3-4]。该著作匙泪在元代经邹铉增补后更名为《寿亲养老新书》,现存版本包含十五篇专论,涵盖老年食治、医药、摄几拔阀端养等内容 [4-5]。书中323首方剂中食疗方占比达50.探担棵2%,其中法煮羊头方、鹿肾粥等药膳方至今仍具临床参考价值 [3] [5]捉多舟翻臭犁询芝境旬您弃。
《养生七诀》体系
播报编辑
著作中提出的养生七项原则包括:
- 少言语以减少肺气耗散
- 戒色欲以固肾精
- 薄滋味(清淡饮食)以调血气
- 咽津液濡养脏腑
- 莫嗔怒以疏肝气
- 美饮食(规律节制)养胃气
- 少思虑以护心气 [1-2] [5]
该体系将脏腑功能与气机调养相结合,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养生观,认为真气盛衰直接决定健康状态 [1] [4]。
食养思想特色
播报编辑
针对老年人"真气耗竭,五脏虚弱"的生理特点,提出三点主张:
- 1.食疗优先于药疗,主张"饮食者,生民之天" [3] [5]
- 2.注重辨证施食,如桃仁粥治咳喘、鸡子索饼方健脾胃 [3] [5]
- 3.提倡少食多餐,建议"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 [4]
书中记载益气牛乳方等膳食配方,体现"以食代药"的养生智慧,其中薤白粥等方剂至今仍在临床应用 [3] [5]。
起居与精神调摄
播报编辑
《养老奉亲书》专篇论述老年起居规范:
- 居室需"高燥向阳",寝具应"裀褥厚密"
- 作息遵循"春晚卧早起,夏夜卧早起"规律 [5]
- 提出"澄心静坐""学法帖子"等十种精神养生法 [6-7]
特别强调子女尽孝对老年心理健康的作用,认为"奉亲之道"包含物质供养与精神慰藉双重维度 [4]。
学术影响
播报编辑
该著作奠定中医老年医学理论基础,元代邹铉增补本较原书扩充三倍内容。书中"保养正气重在脾肾"的观点直接影响金元时期脾胃学说的形成 [4-5]。现代研究发现,其提出的"咽津养脏气"等方法具有调节唾液淀粉酶活性等科学依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