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皮

(中藥)

編輯 鎖定
陳皮,中藥名。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藥材分為“陳皮”和“廣陳皮”。採摘成熟果實,剝取果皮,曬乾或低温乾燥。
別    名
橘皮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無患子目
芸香科
柑橘屬
分佈區域
江西、湖南、貴州、雲南、四川等地
中文學名
陳皮
採收時間
果實成熟時採收
用 量
3~10g
貯 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黴,防蛀

陳皮入藥部位

編輯
植物的乾燥成熟果皮。

陳皮性 味

編輯
味苦、辛,性温。

陳皮歸 經

編輯
歸肺、脾經。

陳皮功 效

編輯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陳皮主 治

編輯
用於脘腹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陳皮相關配伍

編輯
1、與蒼朮、厚朴等同用,用於中焦寒濕脾胃氣滯者,脘腹脹痛、噁心嘔吐、泄瀉。
2、與山楂、神曲等同用,用於食積氣滯,脘腹脹痛者。
3、與枳實、生薑等同用,用於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者。

陳皮用法用量

編輯
3~10g。

陳皮炮製方法

編輯
除去雜質,噴淋水,潤透,切絲,乾燥。

陳皮生理特性

編輯
1、陳皮:常剝成數瓣,基部相連,有的呈不規則的片狀,厚1~4mm。外表面橙紅色或紅棕色,有細皺紋和凹下的點狀油室;內表面淺黃白色,粗糙,附黃白色或黃棕色筋絡狀維管束。質稍硬而脆。氣香,味辛、苦。
2、廣陳皮:常3瓣相連,形狀整齊,厚度均勻,約1mm,點狀油室較大,對光照視,透明清晰。質較柔軟。

陳皮產 地

編輯
產於福建、浙江、廣東、廣西、江西、湖南、貴州、雲南、四川等地。

陳皮相關論述

編輯
1、《名醫別錄》:下氣,止嘔。
2、《本草綱目》:療嘔噦反胃嘈雜,時吐清水。 [1] 
[2-4] 
參考資料
  • 1.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國言實出版社,2012年版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版
  • 3.    高學敏.《中藥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5月
  • 4.    楊衞平.《臨牀常用中藥手冊》:貴州科技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2002年9月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