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發鴻

(抗日烈士)

鎖定
陳發鴻(1915—1944),出生於陝西省延川縣,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陳發鴻先後擔任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七團營長、副團長,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大戰以及山西靈丘、河北威縣等戰役和戰鬥。1944年10月,在攻打鹽阜區射陽合德鎮日偽軍據點的戰鬥中,陳發鴻親臨前線指揮,激戰中不幸中彈,因傷勢過重,流血過多,光榮殉國。 [1] 
中文名
陳發鴻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5年
逝世日期
1944年10月
出生地
陝西省延川縣

陳發鴻人物生平

陳發鴻,1915年出生於陝西省延川縣,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紅軍後,歷任工農紅軍排長、連長、營長等職。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陳發鴻先後擔任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七團營長、副團長,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大戰以及山西靈丘、河北威縣等戰役和戰鬥。1940年5月,隨黃克誠部從冀魯豫南下,隨新四軍向華中挺進,到達皖東敵後。8月中旬,陳發鴻隨部隊繼續東進蘇北淮海地區,協助淮海區建立了一批縣級人民政權和地方武裝,開闢了淮海抗擊敵頑的根據地。 [1] 
陳門“虎將”
1940年10月,為支援陳毅、粟裕率領的新四軍於黃橋地區所開展的反頑鬥爭,黃克誠率部由淮海區全力東進,陳發鴻隨部兼程南下,先後參加了攻克東溝、益林、阜寧、東坎、建陽、湖垛、上岡、鹽城等頑軍據點的戰鬥,殲滅了大批頑軍,有力地配合了新四軍的黃橋戰役,不僅保證了黃橋戰役的“七戰七勝”,還參與創建了鹽阜抗日根據地。 [1] 
1941年皖南事變發生後,八路軍第五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三師,陳發鴻任三師八旅22團副團長,1941年任24團副團長,1943年任22團團長。陳發鴻率部隊在歷次反“掃蕩”鬥爭中英勇作戰,屢立戰功,他所領導的22團,在新四軍三師裏號稱“虎”團,陳發鴻也被師長黃克誠譽為“虎將”。 [1] 
1941年6月,陳發鴻率部從阜寧沿范公堤南進,目的是消滅盤踞在射陽海河、陳洋一帶的國民黨頑匪陳光寒部,並打通鹽阜路到黃橋戰役的通道,以配合陳、粟大軍消滅國民黨頑匪韓德勤部。時陳光寒部號稱整師建制,擁有近五千人馬,且陳光寒本人畢業於國民黨的正規軍校,有着較為深厚的治軍能力,想要一口吃掉這個“大胖子”並非易事。 [1] 
一個團的兵力要想吞掉一個國民黨的整編師難度可想而知。為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陳發鴻首先聯繫上阜寧縣委書記、新四軍三師師長黃克誠的夫人唐棣華,唐棣華盡其所能派出縣大隊和民兵武裝工作隊參加圍剿陳光寒部,加上陳發鴻的一千多人,這樣總計竟達五千之眾,雖説不能同陳光寒的五千人馬相比,畢竟也説得過去了。要想吃掉陳光寒的這一個師,必須動員起千萬萬的老百姓。為此,陳發鴻一邊組織和動員能夠拿起槍桿子參加戰鬥的人員,一邊派出幹部和戰士走村串户,讓那些沒拿槍桿子的青壯年拿起鍋碗瓢盆,也一齊參加到他們圍剿陳光寒的戰鬥中來。 [1] 
戰鬥打響後,一邊是槍聲震天動地,一邊是鑼鼓傢伙乒乓砰砰;一邊是戰鬥人員齊聲吶喊,一邊是非戰鬥人員吆喝助威。空曠的田野裏,高聳的草叢中,到處都響起了“活捉陳光寒”“生吞偽六師”“跪地求饒繳槍不殺”的口號聲。陳光寒雖出身行武,又經過武裝幹校的培訓,打起仗來不算外行,但從未經過此等陣勢,那鋪天蓋地的吆喝聲把那些本來就沒經過什麼陣仗的偽軍們一個個嚇得龜叫鱉爬,陳光寒自行武以來,也沒經歷過如此歷練,騎在馬上,揮舞着手槍,不知如何是好。眼看着兵敗如山倒的將士們蜂擁着從他的身邊湧過,絕望的陳光寒舉起手槍,朝着自己的腦袋上開了槍。 [1] 
陳光寒一死,那些蜂擁而至的潰兵們竟自行止步,他們圍站一起,把手中的武器堆放在一起,繳了槍,投了降。陳發鴻原本估計這一仗是場惡仗,想不到竟以如此簡短的過程和如此簡單的結局結束了戰鬥。緊接着,他把收拾戰場的任務交給了唐棣華派來的幹部和戰士們,他自己則策馬揚鞭,帶領22團的官兵們沿着范公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撲江南黃橋戰場,以“七戰七捷”之勢消滅了國民黨頑軍韓德勤部。 [1] 
壯烈殉國
1945年8月底 [1]  ,新四軍三師22團團長兼政治委員陳發鴻正在同24團團長謝振華一起商量着黃橋戰役後新四軍何去何從的問題,一聲“報告”打斷了二人的談話。陳發鴻抬頭一看,見是團部通訊員小張。小張報告説:“接三師指揮部命令,請二位團長去阜寧參加一個很重要的軍事會議。”第二天,當他們二人到達阜寧時,只見三師的首長几乎悉數到位。會議開始後,三師師長兼政治委黃克誠首先講話,他説:“同志們,首先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年的8月15日,小鬼子在美國的密蘇里戰艦上正式簽署了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軍的最後勝利而結束!” [1] 
“但是,小鬼子的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並不代表殘酷的現實鬥爭的結束。”黃克誠繼續説,“在中國戰區的許多地方,小鬼子以沒收到天皇口諭和戰敗投降書為藉口,拒不繳械,繼續與新四軍、八路軍作戰;就是已經投降的那一部分日軍,也把他們的武器裝備交給國民黨軍隊,向他們投降而不是向鄰近戰區的八路軍、新四軍投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只有鬥爭,才有可能迎來和平,迎來全國和全國人民的解放。” [1] 
散會後,陳發鴻和謝振華回到射陽,就解放合德、徹底消滅渡邊和偽軍大隊進行了認真的研究,決定由遊擊大隊佯攻東西兩門,迅速消滅鬼子和偽軍,解放蘇北重鎮合德。 [1] 
在22團的戰略攻堅會上,團長兼政委陳發鴻説:“我們的抗日戰爭已經走過了近8年的艱苦歷程,由開始的戰略防禦到戰略相持再到眼下的戰略反攻,毛主席給我們規劃的勝利的日子指日可待。美國派出他們的戰略轟炸機,攜帶原子彈轟炸了長崎和廣島,逼着小鬼子投降。但是,在中國戰區的各個戰場上,小鬼子要麼拒不投降,要麼把投降的白旗插在國民黨反動派的陣地上。怎麼辦?按照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精神,不投降就堅決消滅他們!我們今天的會議就是研究如何解放合德的問題。根據我和24團團長謝振華商量的意見,由遊擊大隊佯攻兩門,待敵人的注意力和武器裝備被東、西門吸引過去後,我團即在南門發起突然襲擊,一鼓作氣消滅城裏的小鬼子和偽軍,解放蘇北重鎮合德。大家看還有什麼意見。”陳發鴻結束了他那簡短而又精闢的發言。 [1] 
二營長説:“為了徹底消滅合德城裏的鬼子和偽軍,我們應該在北門設伏,且只需要一個連就足夠了。我研究過平型關戰役,即便是日軍的板桓師團,當他成了敗軍之旅時也是潰不成軍。” [1] 
“我同意!”陳發鴻斬釘截鐵地説。 [1] 
1944年10月,鹽阜地區軍民向日、偽軍發起總攻,新四軍22團、24團上報三師的作戰計劃獲批,攻佔射陽縣城合德是這兩個團的主要作戰任務。日軍在合德築炮樓13座,大小碉堡20多個,且有重兵把守。10月19日深夜,合德戰鬥打響,陳發鴻指揮22團從城西方向,突過護城河和耦耕河,勢如破竹,奪取了南圩們的碉堡,攻佔了偽警察局,拿下了四丈河邊的敵炮樓,直插敵據點。陳發鴻果斷地指揮部隊,先後攻下孟家炮樓、陳家炮樓。但是,盤踞在合德東部棉麻公司裏的侵華日軍仍死守據點,我軍圍困兩天後,於21日再度發起總攻。陳發鴻親臨一線指揮戰鬥,激戰中不幸中彈,倒在血泊中。當晚,陳發鴻光榮殉國,年僅29歲。 [1] 

陳發鴻後世紀念

陳發鴻犧牲後,新四軍三師和地方人民政府將他的遺體安葬在阜寧縣蘆浦烈士陵園。10月29日,公葬儀式在烈士紀念塔下隆重舉行,會場上懸掛着3師師長兼政委黃克誠的輓聯:“痛一彈無情奪吾勇將,願三軍用命殲彼頑兇。”1946年,射陽縣人民政府決定,將射陽縣合德鎮橋北街命名為發鴻街,以紀念在解放合德的戰鬥中英勇犧牲的陳發鴻烈士。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