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發虎

(中國科學院院士)

鎖定
陳發虎,1962年12月出生於陝西丹鳳,自然地理學家和環境變化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1]  、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 [2] 
1980年陳發虎考入蘭州大學自然地理學專業,先後獲得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1990年博士畢業後留在蘭州大學地理系任教,先後擔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1994年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計劃”;1995-1997年在英國利物浦大學地理系從事博士後研究; [2]  1996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999-2004年任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 [3]  2001年作為客座教授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環境變化研究中心工作;2002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4]  ;2005-2016年任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2007-2018年任蘭州大學副校長;2008-2018年任蘭州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2010-2014年任蘭州大學西部環境與氣候變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2015-2018年任蘭州大學自然科學學術委員會主任; [2-3]  2015年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6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18年4月至2023年1月任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 [3]  [24] 
陳發虎主要從事環境變化、氣候變化及史前人-環境相互作用研究,先後開展了西部黃土地層與黃土古氣候記錄、晚第四紀氣候快速變化、全新世乾旱事件、乾旱區湖泊演化、西風區濕度/降水變化、青藏高原環境考古、氣候變化對湖泊生態的影響等研究工作。 [2]  [5] 
中文名
陳發虎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陝西丹鳳
出生日期
1962年12月
畢業院校
蘭州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6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陳發虎人物經歷

陳發虎
陳發虎(3張)
1980年,陳發虎考入蘭州大學自然地理學專業,先後獲得學士學位(1984年)、碩士學位(1987年)、博士學位(1990年)。
1990年,博士畢業後留在蘭州大學地理系任教,先後擔任副教授(1992年-1994年)、教授(1995年-) [2]  、自然地理學博士生導師(1995年-)。
1991年10月,訪問英國萊斯特與利物浦大學地理系(至1992年4月)。
1992年11月,先後在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第四紀研究中心、利物浦大學地質系和法國國家農業研究中心土壤實驗室工作(至1993年9月)。
1994年,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計劃”。
1995-1997,年在英國利物浦大學地理系從事博士後研究。 [2] 
1996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1999年,出任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至2005年)。
2001年11月,作為客座教授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環境變化研究中心工作(至2002年4月)。
陳發虎 報告
陳發虎 報告(5張)
2002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6] 
2005年,擔任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至2016年),同年擔任教育部“985”二期“西北資源環境與生態”I類科技創新平台首席科學家(至2008年)。
2007年,出任蘭州大學副校長(主管科研)(至2018年)。
2008年,擔任蘭州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至2018年)。 [3] 
2010年,擔任西部環境與氣候變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至2014年),蘭州大學自然地理學科帶頭人。
2015年12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7]  。同年擔任蘭州大學自然科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同年主持項目“農業革新促使史前人類永久定居青藏高原”入選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8] 
2016年11月,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8年4月-2023年1月,任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 [3]  [24] 

陳發虎任免信息

2023年1月5日,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研究決定,免去陳發虎同志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職務,保留正局級。 [24] 

陳發虎主要成就

陳發虎研究成就

  • 科研綜述
陳發虎主要從事環境變化、古氣候和乾旱區地理研究。在中國西部黃土地層和氣候記錄、乾旱區湖泊記錄、晚第四紀氣候快速變化、環境考古等研究領域有重要貢獻。在史前人類永久定居青藏高原的過程和機制、亞洲中緯度地區氣候變化的“西風模態”等方面有重要創新性認識 [9-10] 
他的研究成果包括:①系統開展了黃土高原西部地區的黃土地層、黃土沉積年代和氣候記錄研究,以西部地區典型的蘭州九州台黃土剖面為基礎,建立了適用於區域對比的黃土-古土壤序列,推動了中國黃土氣候學的發展,為軌道尺度氣候多旋迴理論的完善做出了貢獻;②開展了末次冰期旋迴冰期/間冰期狀態的氣候快速變化研究,較早提出中國末次冰期冬、夏季風均存在快速變化,但具有區域特色;發現中國季風邊緣區全新世氣候也存在千-百年尺度的氣候快速變化,表現為多次重大幹旱事件,並具有全球聯繫;發現温暖的末次間冰期東亞季風氣候具有軌道尺度的變化特徵,不存在國外報道的氣候不穩定性變化;③發現西風環流顯著影響的亞洲中部內陸乾旱區的濕度(降水)變化模式與季風氣候存在顯著差異,提出了在不同時間尺度上全新世氣候變化的“西風模式”新觀點;④揭示了區域環境劇烈變化與史前人類活動的相互作用,提出史前人類向青藏高原擴散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農業擴散和發展促進了史前人類在晚全新世才長年定居青藏高原的新觀點。⑤發現丹尼索瓦古老型智人(夏河人)早在16萬年前生活在青藏高原東北部甘肅夏河甘加盆地,已經適應高寒缺氧環境;⑥發現自然暖期高山湖泊發生富營養化,提出現代人為暖期和自然暖期對高山湖泊生態系統的影響不同。 [2] 
研究成果曾入選Science刊物評選的2019年度十大科學突破、Science News評選的十大科學新聞、美國考古雜誌評選的十大世界考古發現、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中國十大科技新聞,2015、2019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學十大進展。 [3] 
  • 承擔項目&成果獎勵
曾主持完成國家“973”項目課題3項、國家自然科學麪上和重點基金項目7項及國家基金委創新羣體基金和教育部學科引智項目各1項。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國際合作項目和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各1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1項,科學院A類先導聯合公關項目1項。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科技獎和社會科學獎12項(含一等獎6項),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第一完成人,2007,2018)。 [2-3] 
陳發虎院士獲獎情況統計表
獲獎情況
獲獎項目
獲獎人員
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亞洲中部乾旱區多尺度氣候環境變化的特徵與機理
陳發虎陳建徽,李金豹,黃偉,靳立亞 [20] 
200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中國西北季風邊緣區晚第四紀氣候與環境變化
陳發虎李吉均張虎才方小敏潘保田 [21] 
  • 論文著作
截至2020年8月,共出版專著4部,編輯英文專刊5本。在Nature、Science、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Communication、PNAS、ESR、Scientific Reports、Climate Dynamics、QSR、Palaeo-3、Holocene、《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等發表論文530多篇(含SCI論文300多篇)。論著總被引2萬多次,SCI刊物總引1萬多次。H指數56,是國際地球科學前1%的高引用科學家。5篇第1或通訊論文進入ESI Top1%高被引論文。 [2-3]  2017-2019年連續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11] 
2022年11月15日,入選科睿唯安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22-23]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
名稱
作者
出版社
1993.01
《甘青地區的黃土地層學與第四紀冰川問題》
陳發虎等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8.05
《民勤綠洲的開發與演變》
頡耀文,陳發虎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8.05
《自然-社會環境與貧困危機研究 以甘肅省為例》
丁文廣,陳發虎,南忠仁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6.11
《環境考古研究 第5輯》
莫多聞,陳發虎,王輝
北京:科學出版社
期刊論文
Chen, F.H.*, Chen, S.Q., Zhang, X., Chen, J.H., Wang, X., Gowan, E.J., Qiang, M.R., Dong, G.H., Wang, Z.L., Li, Y.C., Xu, Q.H., Xu, Y.Y., Smol, J.P., Liu, J.B.*, 2020. Asian dust-storm activities dominated by Chinese dynasty changes since 2000 BP. 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 10.1038/s41467-020-14765-4.
Chen, F.H.*, Welker, F., Shen, C.-C., Bailey, S.E., Bergmann, I., Davis, S., Xia, H., Wang, H., Fischer, R., Freidline, S.E., Yu, T.-L., Skinner, M.M., Stelzer, S., Dong, G.R., Fu, Q.M., Dong, G.H., Wang, J., Zhang, D.J.*, Hublin, J.-J.*, 2019. 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Nature, 569: 409-412.
Chen, F.H., Chen, J.H., Huang, W., Chen, S.Q., Huang, X.Z., Jin, L.Y., Jia, J., Zhang, X.J., An, C.B., , Zhang, J.W., Zhao, Y., Yu, Z.C., Zhang, R.H., Liu, J.B., Zhou, A.F., Feng, S., 2019. Westerlies Asia and monsoonal Asia: Spatiotemporal differences in climate change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on decadal to sub-orbital timescales. Earth-Science Reviews, 192: 337-354.
Liu, J.B, Rühland, K.M., Chen, J.H., Xu, Y.Y., Chen, S.Q., Chen, Q.M., Huang, W., Xu, Q.H., Chen, F.H.*. Smol, J.P.*, 2017. Aerosol-weakened summer monsoons decrease lake fertilization 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Nature Climate Change, 7(3):190–194.
Chen, F.H., Dong, G.H., Zhang, D.J., Liu, X.Y., Jia, X., An, C.B., Ma, M.M., Xie, Y.W., Barton, L., Ren, X.Y., Zhao, Z.J., Wu, X.H., and M. K. Jones, 2015, Agriculture facilitated permanent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fter 3600 BP. Science, 347(6219): 248-250.
Chen, F.H., Xu, Q.H., Chen, J.H., Birks, H.J.B., Liu, J.B., Zhang, S.R., Jin, L.Y., An, C.B., Telford, R.J., Cao, X.Y., Wang, Z.L., Zhang, X.J., Selvaraj, K., Lu, H.Y., Li, Y.C., Zheng, Z., Wang, H.P., Zhou, A.F., Dong, G.H., Zhang, J.W., Huang, X.Z., Bloemendal, J., and Rao, Z.G., 2015,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since the last deglaciation. Scientific Reports, DOI: 10.1038/srep11186.
Chen, F.H., Chen, X.M., Chen, J.H., Zhou, A.F., Wu, D., Tang, L.Y., Zhang, X.J., Huang, X.Z., and Yu, J.Q., 2014, Holocene vegetation history, precipitation changes and Indian summer monsoon evolution documented from sediments of Xingyun Lake,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Quaternary Research, 29(7):661–674.
Chen, F.H., Qiang, M.R., Zhou, A.F., Xiao, S., Chen, J.H. and Sun, D.H., 2013, A 2000-year dust storm record from Lake Sugan in the dust source area of arid Chin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18(5): 2149-2160. [2] 
Chen,F.H.,Chen,J.H.,Holmes,J.A.,Boomer,I.,Austin,P.,Gates,J.B.,Wang,N.L.,Brooks,S.J. and J.W. Zhang,2010,Moisture changes over the last millennium in the Arid Central Asia: a review,synthesis and comparison with monsoon region.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29(7-8): 1055-1068.
Zhang,D.J.,Chen,F.H.*,Bettinger,R. L.,Barton,L.,Ji,D.X.,Morgan,C.,Wang,H.,Cheng,X.Z.,Dong,G.H., Guilderson,T.P. and Zhao,H.,2010,Archaeological records of Dadiwan in the past 60 ka and the origin of millet agricultur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5⒃: 1636-1642.
Fan YX,Chen FH,Wei GX,Madsen DB,Oviatt CG,Zhao H,Chun X,Yang LP,Fan TL,Li GQ,2010.Potential water sources for Late Quaternary Megalake Jilantai-Hetao,China,inferred from mollusk shell Sr/Sr ratios. Journal of Paleolimnology,43:577-587.
Wang,J.S.,Chen,F.H.,Jin, L.Y.,Bai, H.Z.,2010.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y/wet trend over arid central Asia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Climate Research,41⑴:51-59.
Chen,F.H.,Holmes,J.,Wünnemann,B. and Yu,Z.C.,2009,Holocene climate variability in arid Asia: Nature and mechanisms.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194:1–5.
Chen,F.H.,Wang,J.S.,Jin,L.Y.,Zhang,Q.,Li,J. and Chen,J.H.,2009,Rapid warming in mid-latitude central Asia for the past 100 years. Frontier of Earth Science in China,3⑴: 42–50.
Xie,Y.W.,F.H.,Chen* and J.G. Qi,2009,Past desertification processes of Minqin Oasis in arid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16⑷: 260–269.
Zhao,Y.*,Yu,Z.C.,Chen,F.H.*,Zhang,J.W.,Yang,B.,2009,Vegetation response to Holocene climate change in monsoon-influenced region of China. Earth-Science Reviews,97: 242-256.
Jin,L.,Peng,Y.,Chen,F.,and Ganopolski,A. 2009,Modeling sensitivity study of the possible impact of snow and glaciers developing over Tibetan Plateau on Holocene African-Asian monsoon climate. Climate of the Past,5,457–469,2009.
Barton,L.,Newsome,S.D.,Chen,F.H.,Wang,H.,Guilderson,T.P. and R.L. Bettinger,2009,Agricultural origins and the isotopic identity of domestication in northern China. PNAS,106⒁: 5523–5528.
Chen,F.H.Yu,Z.C.,Yang,M.L.,Ito,E.,Wang,S.M.,Madsen,D.B.,Huang,X.Z.,Zhao,Y.,Sato,T.,Birks,H.J.B.,Boomer,I.,Chen,J.H.,An,C.B.,Wünnemann,B.,2008,Holocene moisture evolution in arid central Asia and its out-of-phase relationship with Asian monsoon history.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27: 351–364.
Chen,F.H.,Fan,Y.X.,Chun,X.,Madsen,D.B.,Oviatt,C.G.,Zhao,H.,Yang,L.P.,Sun,Y.,2008,Preliminary Research on Paleolake Jilantai-Hetao in Late Quaternary.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3⑾:1725-1739.
Zhang,P.Z.,Cheng,H.,Edwards,R.L.,Chen,F.H.,Wang,Y.C.,Yang,X.L.,Liu,J.,Tan,M.,Wang,X.F.,Liu,J.H.,An.,C.L.,Dai,Z.B.,Zhou,J. Zhang,D.Z.,Jia,J.H.,Jin,L.Y.,and K.R. Johnson,2008,A Test of Climate,Sun,and Culture Relationships from an 1810-Year Chinese Cave Record. Science 322,940-942.
An,C.-B.,Chen,F.-H.,Loukas,B.,2008,Hol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Mongolia: A Review.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63:283–289.
Yang,L.P.,Chen,F.H.*,Chun,X.,Fan,Y.X.,Sun,Y.,Madsen,D.B. and Zhang,X.Q.,2008,The Jilantai Salt Lake shorelines in Northwestern arid China revealed by remote sensing images.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72:861-866.
Gou,X.H.,Chen,F.H.,Yang,M.X.,Gordon,J.,Fang,K.Y.,Tian,Q.H. and & Zhang,Y.,2008,Asymmetric variability between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s in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Evidence from tree rings. Science in China,51⑴:41-55.
Chen,F.H.,Cheng,B.,Zhao,H.,Fan,Y.X.,Madsen,D.B. and Jin,M.,2007,Post-glacial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Drought Events in the Monsoon Transition Zone of Western China between Monsoon and Westerly dominant regions since the last deglacial. In D.B. Madsen,F.H. Chen and X. Gao (Eds),Late Quaternary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daptation in Arid China. Developments in Quaternary Science,2007,Elsevier,Amsterdam,11-24.
Jin,L.Y.,Chen,F.H.*,Claussen,M. and Ganopolski,A.,2007,Response of East Asian climate to Dansgaard/Oeschger and Heinrich events in a coupled model of intermediate complexity.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12,D06117,doi: 10.1029/2006JD007316.
Li,J.B.,Chen,F.H.*,Cook,E.R.,Gou,X.H. and Zhang,Y.X.,2007,Using tree-rings and the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to reconstruct the drought history in Helan mountain,north central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27: 903–909.
Gou,X.H.,Chen,F.H.,Jacoby,G.,Cook,E.,Yang,M.X.,Li,J.B.,2007,Streamflow variat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over past 593 years in western China reconstructed from tree rings. Water Resource Research,VOL.43,WO6434,doi:10.1029/2006WR 005705.
Zhou,A.F.,Chen,F.H.*,Qiang,M.R.,Yang,M.L.,Zhang,J.W.,2007,The discovery of annually laminated sediments (varves) from shallow Sugan Lake in inland arid China and their paleoclimatic significanc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50⑻: 1218-1224.

陳發虎人才培養

截至2017年,陳發虎累計培養的研究生中有50餘人獲得了教授和副教授職稱,其中教授有30餘名,有很多留在蘭州大學等西部地區高校和科研院所任職。除了教授知識,陳發虎還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有機會,他就將學生“放”到野外,讓他們放手去做。等碰到問題了,一對一指導,甚至花時間陪學生再前往野外調研。在他看來,這種培養模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獨立思考的能力。

陳發虎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參考資料
1996年
甘肅省首屆十大傑出青年科技獎

1999年
甘肅省青年五四獎章 [12] 

1996年
第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1997年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8年
甘肅省優秀專家

2005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13] 
2015年06月
第三屆“施雅風科學基金”科技創新獎
[14] 
2015年12月
中國科學院院士
[7] 
2016年11月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20年5月
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15] 
2021年10月
第六屆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
[19] 
2023年12月
選何梁何利基金2023年度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5] 

陳發虎社會任職

現任國際地理聯合會環境演變委員會(Environment Evolution Commission)副主席,國際古湖沼學會諮詢委員會委員;任中國第四紀研究會、青藏高原研究會副理事長,曾任教育部地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等。兼任SCI刊物《Science Bulletin》地學執行主編,任《Frontier of Earth Science》、《中國科學.地球科學》(中英文)、《Fundamental Research》及中文刊物《地理科學》副主編,任《Journal of Arid Land》、《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Anthropocene》、《Geography and Sustainability》、《One Earth》、地理學報、第四紀研究、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地球科學進展、湖泊科學、氣候變化研究進展等多家雜誌編委。 [1-5]  [16-17] 

陳發虎人物評價

陳發虎在中國西部黃土地層和氣候記錄、乾旱區湖泊記錄、晚第四紀氣候快速變化、環境考古等研究領域有重要貢獻。在史前人類永久定居青藏高原的過程和機制、亞洲中緯度地區氣候變化的“西風模態”等方面有重要創新性認識 [9] (中國科學院評)

陳發虎人物影響

2006年,陳發虎將其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的一萬元獎金全部捐出,並今後每年從個人收入中拿出一萬元人民幣設立獎學金,用於獎勵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在校二、三年級熱愛地學、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的優秀學生,鼓勵學生在校期間積極參與科學研究、社會實踐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