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界仁

鎖定
陳界仁(Chen Chieh-Jen)1960年出生於台灣桃園,畢業於復興商工美工科;工作、生活於台北。
中文名
陳界仁
外文名
Chen Chieh-Jen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台灣桃園
出生日期
1960年
畢業院校
復興商工
職    業
當代藝術家
代表作品
再現空白
中空之地
代表作品
殘響世界系列作品
帝國邊界系列作品
加工廠
主要成就
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評選“年度藝術家”獎項
入圍第四屆Artes Mundi國際當代藝術獎
美國邁阿密PULSE博覽會PULSE獎
韓國光州雙年展特別獎
分    類
當代藝術
代理畫廊
長征空間(北京)、大未來林舍畫廊(台北)

陳界仁藝術特點

“自身經歷”是其藝術創作的重要來源。陳界仁的藝術生涯始於1980年代,多以行為和地下展覽等形式出現,至1987年,陳界仁逐漸停止其藝術實踐,開始重探自身成長之區域與家族史的工作,在他成長周圍的監獄、工業區、及棚户區等地進行挖掘。1996年當完成這些研究工作後,他重啓其藝術實踐,和當地居民、失業勞工、移民工人及社會活動人士展開合作,通過潛進入封鎖的工廠,利用廢棄材料搭建場景等形式,開始了一系列以“重新想象、重新敍述、重新書寫、重新連接”為核心的影像藝術創作,以視覺文本記錄當代“現實”和被新自由主義掩蓋的歷史與當下。

陳界仁藝術履歷

陳界仁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
具體地點
地理區域
2020
傷身與流身
善宰藝術中心
首爾,韓國
Tate Film:陳界仁–殘響
泰特美術館
倫敦,英國
2019
MAM Screen 012:陳界仁
森美術館
東京,日本
2017
中空之地
長征空間
北京,中國
2016
變文書Ⅰ
大未來林舍畫廊
台北,中國
2015
展望電影:陳界仁
龐畢度藝術中心
巴黎,法國
殘響世界回樂生
樂生療養院
新北市,中國
2013
陳界仁
盧森堡現代美術館
盧森堡
2010
帝國邊界II — 西方公司:陳界仁個展
REDCAT藝術中心
洛杉磯,美國
2008
軍法局
索菲婭王后國家美術館
馬德里,西班牙

陳界仁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
具體地點
地理區域
2021
中國當代藝術年鑑展(上海)2020
上海,中國
2020
“全球抵抗”羣展
龐畢度藝術中心
巴黎,法國
2019
覺醒:1960-1990年代亞洲藝術與社會
國立現代美術館
首爾,韓國
2018
請回來 — 世界作為監獄
國立二十一世紀美術館
羅馬、義大利
2017
1989年之後的藝術與中國——世界劇場
所羅門·R·古根海姆美術館
紐約,美國
2016
起義
網球場國家美術館
巴黎,法國
2016台北雙年展——當下檔案•未來系譜:雙年展新語
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中國
第二十屆雪梨雙年展:未來已經到來,只是分配不均
Carriageworks
雪梨,澳洲
2014
科欽 — 穆吉里斯雙年展:旋狀探索
Aspinwall House
Kochi,印度
“社會工廠”第十屆上海雙年展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上海,中國

陳界仁獲獎經歷

藝術家獲獎經歷
年份
獎項
2018
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評選“年度藝術家”獎項
2010
入圍第四屆Artes Mundi國際當代藝術獎
2008
美國邁阿密PULSE博覽會 PULSE獎
2000
韓國光州雙年展特別獎

陳界仁公共收藏

藝術家公共收藏
作品
收藏機構
地點
《機能喪失第三號》
龐畢度藝術中心
巴黎,法國
《帝國邊界II-西方公司》
《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
森美術館
東京,日本
《加工廠》
《八德》
《路徑圖》
《八德》
法國國家藝術基金會
巴黎,法國
《軍法局》
DSL基金會
巴黎,法國
《加工廠》
紐約亞洲文化協會
紐約,美國
《路徑圖》
Victoria ARTIUM美術館
西班牙
《加工廠》
瑞士UBS藝術基金會
瑞士
《軍法局》
M+美術館
香港、中國
《帝國邊界I》
《帝國邊界II-西方公司》
《變文書》
《朋友-瓦旦》
《機能喪失第三號》
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中國
《魂魄暴亂1900-1999》
《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
《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
善宰藝術中心
首爾,韓國
《加工廠》
《中空之地》

陳界仁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圖
形式/材料
尺寸
年份
版權聲明
《再現空白》
電影表演
90分鐘
2020
陳界仁
《中空之地》
錄像
61分07秒
2017
陳界仁
《殘響世界》
系列作品
錄像、流動電影劇場、演講表演、聲音裝置、隨機論壇、蔓延檔案
時間、空間、尺寸可變
2014-2017
陳界仁
《帝國邊界 II
─ 西方公司》
錄像
70分鐘12秒
2010
陳界仁
《帝國邊界》
錄像+Blog
26分鐘50秒
2008-2009
陳界仁
《推移者》
錄像+鐵皮屋裝置
5分19秒
2007-2008
陳界仁
《路徑圖》
錄像
16分鐘45秒
2006
陳界仁
《八德》
錄像
30分鐘
2005
陳界仁
《加工廠》
錄像
31分鐘09秒
2003
陳界仁
《機能喪失第三號》
行動藝術
約20分鐘
1983
陳界仁

陳界仁出版物

藝術家出版物
出版時間
出版物
出版社
無個人畫冊

陳界仁人物評價

雅昌藝術網:
關於陳界仁的創作,就如台灣藝術理論家黃建宏所説:“陳界仁的藝術生產方式,避免了‘全然的作品化’”。亦即,儘管陳界仁主要以影像作為其創作載體,但其影像作品並非為了成為“自我完滿化”的結晶體,而是從其生產方式到影片中連結各種碎片的“不完整”’敍事形式,再到通過影片打開各種討論空間的後續發言行動等“蔓延與漫延”式的發展方法,構成了其可不斷開展“多重辯證運動”的可能性。
批評家高士明談到:“陳界仁曾説過讓我銘記於心的幾句話:一句是‘一切價值都是鬥爭出來的’,另外一句是他堅信,‘問題不能被禪宗式的解決’。理解到其創作中的政治,便能理解其作品中的美學。從此次展覽80年代的創作到最新的作品,我們看到陳界仁對其作品的歷史結構非常清晰的把握與認識。” [1] 
蘇偉(藝術家、北京中間美術館高級策展人)
陳界仁持續地將個體生命的境遇和解放的可能性視為其創作思考的核心,他用“逃逸路線”指稱自己這一工作的主題。這些個體有的擁有被社會機制分配的“特殊身份”,比如移民、文化上的邊緣羣體、“樂生療養院”的護工、被拖欠工資的女工等,他們無一例外地在經濟等級和政治地位上處於絕對弱勢,而同時,他們所粘連糾結的多重機制又是晦暗不透明的。不過,集結、紀錄這些人羣的聲音,號召同情者的政治,並不在陳界仁實踐的核心。挑釁這些隱形機制的動作,他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已經多有涉及。自他1996年恢復創作至今,影像雖然充當了最重要的表達手段,但其本身已經不再完全承擔媒介的角色,而是變成了一個集成器或者中樞——他通過影像的生產過程,不斷試圖創造新的社會關係,將影片拍攝的參與者、發生地、觀眾和拍攝機制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得這種創作成為一種行動的指南或者行動本身。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