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瓊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二中學校長)

鎖定
陳瓊,男,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二中學校長。
中學特級教師全國專家型曾兩次獲州優秀教育工作者、州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體育達標先進個人、全國德育工作先進個人、全國民族教育先進個人、全國德育工作先進個人、主持的五個國家級教科研課題《中學德育目標體系的深化研究》、《TEC實驗》、《促進教學學習評價》等,通過國家級結題,8篇教學論文在國家級刊物《中國基礎教育論文大典》、《現代教育教學》、《民族教育理論研究》等上發表。
中文名
陳瓊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職    業
教師
職    務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二中學校長
性    別

陳瓊治校方針

他明確提出自己的辦學目標:“建成一所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成材、讓教師有為的有良好聲譽的規範化學校。”健全組織機構,配齊調優中層領導隊伍,各負其責;加大教師培養力度,強化師徒制班主任導師制、班主任實習制,舉辦各種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會、反思會,開展各種形式的調講賽,意在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早日承擔教育教學重任。堅持科研興教,強化教研組、備課組的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研究,紮實做好常規教學精細化,優化每一個教學過程。為了全力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以校本研修和課題研究為載體,立足課堂搞教研,明確提出“問題就是課題,教學就是研究,在研究中成長”的教研思路,在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為“備課帶着課題,上課實踐課題,反思延伸課題”的教研理念,聚焦課堂,積極探索“271”高效課堂模式,促進教師專業化水平提升。

陳瓊教育理念

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理解與實踐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培養人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作為學校教育,我們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提高哪些方面的素質呢?當然不僅僅是會學習、會考試的能力,而着重培養的應該是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是學校教育應該而且必須要努力做好的。
作為校長,我有這樣四個觀點:一是“學校教育教學要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負責,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二是“在起點上做終點思考”;三是“教學生三年,要為他們想三十年”;四是“要着眼於學生未來的發展,為他們的一生的幸福負責”。這四個觀點,無論大會小會我都要向教職工、向各級領導講,目的很簡單,就是讓大家意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緊迫性和戰略性。
在一個普通人眼裏,也許會認為中學教育不過是鐵路警察各管一段而已,何必杞人憂天、勞心費神。然而在一個有責任感、有使命感的教育者、管理者眼裏,考慮問題,就不能這樣簡單了。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面對着有鮮活生命、可塑性極強、成長空間巨大的學生。面對二十一世紀紛繁複雜的世界,面對快速發展的中國現實,社會和時代特別需要綜合素質強的引領者、接班人。因此,我們要按照教育規律辦事,尊重人的成長規律,切實做好教書育人工作。
何為素質教育?在我看來,素質教育從本質上講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完整的人”,於是我明確提出了昌吉州二中的學生應該具有這樣的素質:目標高遠,意志堅強,胸懷豁達,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愛心,尊重別人,熱心幫助別人,處事能力強,知道如何發展自己,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要有國際視野。他們在二中要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協作,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作為一個學生,除了掌握各類文化基礎知識外,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應該全面發展,加強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交流、和諧共處,要有開拓創新的思維和能力。我認為,“培養人的心智,發展人的技能,開拓人的視野,讓這個人變得越來越理性、越來越文明、越來越豁達”。學校開展各種活動,不是作秀,而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基於對素質教育的認識和綜合素質的理解,我們在實施綜合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重點抓了幾項工作:
一是培養現代紳士和淑女。首先,我們要求教師要以氣質文雅、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愛心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讓二中的每位教師在學生和家長心目中都成為最優秀的教師,在社會上有口皆碑。其次,學校要努力教育學生舉止優雅、談吐得體、温文爾雅、謙恭禮讓、知書達理,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行為習慣。
二是提高人文素養。要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讀書是很重要的。定時定點定班開設學生圖書閲覽課,舉辦一年一次的讀書節活動。開設專題講座,組織各類興趣小組和特長班;在活動中滲透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培養有品位的學生,為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除此之外,學校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從環境、制度、精神文化三方面着力打造“書香儒雅、人文和諧”的文化校園。從細節入手,點滴做起,建設師生互動、平等共進的教室文化,充滿書香、儒雅、文明之氣的庭院文化,深含人文關懷的食堂、寢室文化。繼而修建了各種文化設施,如文化長廊、文化宣傳廊、各類石頭名言刻字,樓道、教室、辦公室、會議室到處懸掛着名人名言、名家字畫、歷屆學生書畫作品,讓學生時刻與名人交流、與儒雅相伴,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環境。
三是深化德育科研、實施有效德育。我們建立了融德育科研、德育教育、德育學習和德育評價為一體的新型德育促進體制,探索“和諧、理性、務實、序列、生本”的德育工作新思路。在教育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追求“成人”而非“成事”、“養成”而非“速成”、“內化”而非“灌輸”的理念,整合一切德育教育力量,變“小德育”為“大德育”,努力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社會育人”的目標。在德育工作上堅持“眼要高,手要低”的原則。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創建凝聚學校、社區、家庭多元力量,以“目標統一,職責分解,協調合作,齊抓共管”為特點的“和諧德育”;打造以德育課題研究推動德育實踐,以探索並着力改善學校德育體系、途徑、方法為特點的“理性德育”;打造以學校為主渠道,課堂為主陣地,以全員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環境育人為特點的“務實德育”;打造以遵循教育規律,適應學生心理特點為基點,以學生成長過程的階段性為依據,設置德育目標體系的“序列德育”;打造以“有困難找學生”為理念,以“活動放手由學生自己設計,過程放手由學生自主管理,問題放手讓學生自主解決,效果放手由學生自主評價”為特點的“生本德育”。
把握“有效德育”的理念,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德育氛圍,不斷充實更新德育內容,着重進行理想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格教育、安全教育、習慣養成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幸福觀教育,逐步建成師生互動、平等共進的教室文化,充滿書香、儒雅、文明、和諧的庭院文化,把“有助於學生成才”、“有助於教師發展”作為德育工作的出發點和目標。
四是樹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觀。學校立足學生抓管理,着眼課堂謀質量,聚焦高、中考搞教研,內練素質外樹形象,向責任心要質量,嚮導師制要質量,向教學細節要質量,向高效課堂要質量。在規範學生行為習慣的基礎上,實施有效教學,探索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
我認為,“把實施新課程和高考完美地結合起來始終是我們孜孜不倦的追求”就是我們追求的素質教育觀。我們始終要求正確處理好素質教育和提高升學率的關係,即各種素質教育活動與升學率的關係;正確處理新課改與提高升學率的關係,即正確處理好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與升學率的關係。這既考慮學生切身利益,又考慮學校發展,實現雙贏目標。
為此,從課內到課外,我們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搭建了八大發展平台:一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為主的選擇性課程平台;二是以培養領袖骨幹羣體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平台;三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各類社團活動平台;四是以男女籃和男女形體、健美為主的體育藝術活動平台;五是以機器人、航模、科技製作及信息技術為主幹的科技創新活動平台;六是以“月主題”為主線的系列校園文化活動平台;七是以提高問題意識為中心的探究性學習平台;八是以社區和基地為主陣地的社會實踐活動平台。
以上八大平台,有學校組織的,有學生會和團委組織的,有學生自發組織的,他們有計劃、有目標、有組織、有紀律地展開活動。這八大平台,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思想。有理由相信,假以時日,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整體綜合素質必然得到有效的提高。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作為校長,我將在昌吉州二中走出一條“創造適合學生髮展教育”之路,併為之不懈地探索和實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