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燮

鎖定
陳燮(1727-卒年不詳),名貽燦,字和軒,閩縣(今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琅岐鎮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進士,歷任吏部主事、吏部郎中、川東兵備道軍。他勤政清廉,公道取士,大力平叛,為朝廷嘉許,享譽官場民間。 [1] 
本    名
陳燮
和軒
所處時代
清朝
出生地
琅岐鎮衙前村
出生日期
1727年
主要成就
清代琅岐首位進士 [2] 
性    別

陳燮人物生平

陳燮平叛安民

陳燮,名貽燦,字和軒,清雍正五年(1727)生於今琅岐鎮衙前村過透自然村的一個農民家庭。自幼聰明好學,少年時在島上文昌書院讀書,受名師指教,學業大有長進,詩詞歌賦,四書五經,樣樣皆通。
乾隆十三年(1748),陳燮鄉試中舉,任上杭縣儒學正堂。乾隆二十八年(1763),陳燮進士及第,授吏部主事,後升吏部郎中,勤政清廉,在京都頗有名氣。乾隆三十六年(1771),欽命乾隆辛卯科江西鄉試副主考官,忠於職守,公正廉明,秉心閲卷,所選拔皆才學之士,深為朝廷嘉許。有政聲,擢四川川東兵備道,權按察使司。
當時,涼山一帶豪強擁兵叛亂,攻城略地,殺人搶劫,鬧得蜀中百姓人心惶惶、雞犬不寧,也驚動了朝廷。乾隆皇帝命陳燮領兵圍剿叛軍。陳燮身為川東兵備道,不敢怠慢,即帶領官兵翻山越嶺,深入涼山,與叛軍浴血奮戰。經過五年征剿,陳燮才平定川東叛亂,受到巴蜀父老擁戴和朝廷褒獎。在蜀中有口皆碑,百姓都尊稱陳燮為“道爺”。
平叛之後,陳燮權按察使司,受命於整治社會治安、查處貪官。當時,四川貪官污吏、地方豪強欺行霸市,魚肉百姓。陳燮在任上不畏權勢,鐵面無私,經常深入府縣察訪,為民除暴。百姓到按察使司衙門告狀的,陳燮都認真審理,不畏權勢,嚴懲了不少貪官污吏,為民申冤除惡。他還鼓勵農民發展生產,重教興學,使川東一帶社會風氣有明顯好轉,經濟發展,百姓豐衣足食。

陳燮生活儉樸

陳燮為官清正廉潔,愛民如子。他生活儉樸,兩袖清風,為官多年,家中並沒有添置產業,所寄回的銀子僅夠家用。
家中兄弟見他在外當了大官,認為他很有錢,就修書勸其多寄銀子,在琅岐老家買田蓋房。可是等了好長時間,家裏才收到陳燮的回信:“子孫賢,不用錢。子孫不賢,不用多纏。你等力田,自可過日,何用多田也?”
雖然他當了幾十年大官,但是家中兄弟還是守着祖上留下來的十餘畝田地耕種,也沒有起蓋深宅大院,住的還是那祖傳的老屋。而今,陳燮的這封家書雖然已經散失,但家書中的那幾句話,一直作為衙前陳氏家族的家訓。

陳燮重教興學

陳燮十分重視教育事業。晚年榮歸故里後,他在老家廳堂創辦學館,聘請侯官縣舉人謝金鑾到家中授館三年,免費為族中子弟及本村窮苦少年提供讀書機會,為家鄉培養了不少人才。後來,謝金鑾到台灣府當教諭。陳燮又請名師到家中傳道授業,務使家教長流。
陳燮倡導在衙前文昌宮創辦文昌書院。他慷慨解囊,資助一批莘莘學子在書院讀書會文,一時村中書聲琅琅,文風鼎盛。文昌書院一直延續至清末。民國時期,文昌書院改為閩侯縣琅岐國民小學,培養了一批人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昌書院又被改為衙前民辦小學,一直延續到上世紀70年代,後併入琅岐第二中心小學。

陳燮陳燮墓葬

陳燮墓又稱“道爺墓”,在琅岐島九龍山脈西麓董安山,坐東北向西南,面朝閩江,如玉帶環腰。
陳燮墓為“風形”石墓,三合土封頂,面闊14米,縱深22米。墓前立石望柱一對(俗稱“雙鬥旗杆”),高約5米。墓埕內卧一對石獅,雄偉對峙。墓前石砌護坡,有兩進石跨欄,高0.5米,長10餘米。石跨欄內外陰刻“九龍拱秀”“萬福回欄”“雲繞瑤台”“關目封花”等草書。墓碑為長方形,青石,陰刻“皇清,乾隆癸丑歲,誥封中憲大夫四川川東兵備道梧岡陳公偕配林恭人暨長男四川川東兵備道和軒公配王何恭人壽域,季秋穀旦立”,字跡清晰。實際上,這是陳燮的父母陳梧岡、林氏恭人及陳燮和他的兩位夫人合葬的壽墓,今保存完好。據説,當年在通往這座墓葬的古道邊,還立有神道碑,後被人破壞,只留下殘碑。 [2] 

陳燮史料記載

《閩侯縣誌》記載:“陳燮,字和軒,閩縣(今馬尾區琅岐鎮衙前村)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進士,授吏部主事,累遷郎中,乾隆辛卯科江西鄉試副考官,擢四川川東兵備道,權按察使司,時金川叛,受節剿辦,五載功成。”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