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炳光

(戲劇工作者)

鎖定
陳炳光(1923—2003),男,廣東省澄海市北灣鄉人。戲劇工作者。曾為廣東省戲劇家協會會員。 [1] 
中文名
陳炳光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廣東省澄海市北灣鄉
出生日期
1923年
逝世日期
2003年
職    業
戲劇工作者
主要作品
《洪厝埔血案》
《長城白骨》

陳炳光人物經歷

陳炳光1943年參加老正順香戲班,協助班主管理戲班。新中國成立後,積極參加潮劇改革工作,被選為正順潮劇團工管會副主任。繼而調到戲改會,組建粵東實驗潮劇團。後實驗潮劇團合併於正順劇團,任正順潮劇團副團長。1956年調任粵東民間職業劇團辦事處副主任,兼任戲曲演員學習班主任,從此走上戲曲教育崗位。1959年學習班轉為專區戲曲學校,任教導處副主任。“文革”期間,先後調“五七”幹校、澄海縣潮劇團,後任汕頭專區青年實驗潮劇團團長。1978年調汕頭地區戲校任副校長,兼任教導處主任。1986年退休,被聘為學校顧問。他還是《中國戲曲志·廣東卷》《潮劇志》《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廣東卷》顧問。 [1] 

陳炳光主要貢獻

陳炳光從事潮劇工作50餘年,在正順潮劇團率先廢除班主制和童伶制,燒燬童伶賣身契,實行劇團民主管理;帶頭演出新編歷史劇《長城白骨》和第一個大型現代戲《洪厝埔血案》,移植演出《愁龍苦鳳兩翻身》《江漢漁歌》《陳勝王》《盜虎符》等古裝歷史戲,發掘整理演出《掃窗會》《伯喈認像》《拒父離婚》《收浪子屍》等一批優秀傳統錦齣戲,整理演出大型傳統戲《荔鏡記》赴省彙報演出,轟動羊城。陳炳光對新中國成立初戲改工作作出積極貢獻。 [1] 
在培養潮劇新人上,更是不遺餘力。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他親自在社會選拔了姚璇秋、蕭南英、李端靜等一批新演員,並組織名師培訓,使他們很快成為新中國一代演員的傑出代表,活躍於潮劇舞台,他也獲得潮劇伯樂的美譽。在近40年的藝教工作中,他除了注重全面培養外,針對戲曲教育的實際狠抓專業教材建設,積極與老藝人合作,整理劇目老闆。他與老藝人陳夙興合作,整理傳統戲《蘆林會》,通過課堂教學後,由唱片公司錄製成唱片。又整理《井邊會》《張三會妻》《三孃教子》《嫦娥奔月》等劇目。藝教共辦了四十多個班,培養的學生大多數成為文藝團體的骨幹。 [1] 
參考資料
  • 1.    汕頭市藝術研究室編,潮劇研究 潮劇人物傳略專輯,中國戲劇出版社,1998.03,第60-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