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源盛村

鎖定
陳源盛村,位於龍崗街道中部,距街道辦事處1幹米。與新大坑村、大埔村、嚇井村、石湖龍村、上井村相鄰。始建於清道光五年(1825年),陳姓先祖從廣東興寧遷移至此立村,並以其當時經營的商號“源盛”作為村名;曾用名有大源村、紅星生產隊。村旁有高坳山、八仙嶺山,最高海拔120米;附近有大源水庫。村民於1990-1993年搬遷至源盛小區。
中文名
陳源盛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龍東社區
地理位置
龍崗街道中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龍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龍崗公社;1983年7月,屬龍崗區;1986年10月,屬龍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鎮;2004年,屬龍崗街道龍東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陳姓。其先祖源於河南,屬潁川世族,經浙江、江西、福建於明末清初遷入廣東揭陽、興寧;清道光五年從興寧遷移至此。2015年末,户籍人口243人,其中男性95人,女性148人;80歲以上5人,最年長者95歲(1男1女);實際在村人口153人。非户籍外來人口35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40人。祖籍該村的華華僑105人,主要分佈在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法屬塔希提。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傳統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種植水稻、甘蔗、番薯、花生、荔枝等。20世紀80年代初,村集體成立股份合作公司,引外資、籌集資金建廠房,步入城市化進程,農業生產淡出歷史。現集體經濟以工商業、物業管理、廠房出租為主,個人以私宅出租、務工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喜粄、端午節的艾粄、冬至的蘿蔔粄。瀋海高速G15線、深汕路、愛南路、龍湖路經過該村。1972年通電,1985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通自來水,1987年通電話,1999年通互聯網。20世紀90年代初,在老屋大田世居西側規劃新村,村民從世居老宅搬遷至源盛小區。源盛小區是合圍封閉院區式小區,總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現有自建樓房44幢,實行自治物業管理模式,視頻監控己覆蓋全村。小區內建有市民休閒小廣場、籃球場、室外健身器械長廊、源盛休閒公園;村綜合大樓設有村民娛樂活動室、圖書閲覽室、黨員活動中心等。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6座。代表性民居有大田世居,由陳源盛村始祖陳元章建於清通光五年,是深圳現存清代古建築中保存較完整的客家民居。正門朝南,圍內建築通面闊80米,進深67.5米,三堂二橫一圍四角樓帶閘樓。正面開三門,正門額書“大田世居”;進大門後有一牌坊,坊頂正面書“義篤江州”,背面書“暉承穎水”。祠堂位於中心,面闊三間深三進,中堂樑架為穿鬥拍梁式。四角樓現存2座,分別位於西北角和東北角;東北角樓高3層,素瓦坡式;西北角樓硬山頂帶鑊耳山牆,有馬頭風火山牆裝飾。正對大門有一大月池。圍龍屋均為兩層,四周築女兒牆、牆身用特殊材料打造,相當堅硬,牆體約80釐米厚,圍內人行道、下水道、門窗台階均用花崗岩石鋪砌,後圍龍未建成,只有現存的通廊式半截牆基和護牆。20世紀80年代以前,大田世居宅院後小山坡林帶佔地面積3.7萬平方米,參天香樟連成一片,現存1.5萬平方米。圍屋前是寬闊的田野,後有小山上葱翠欲滴的樹林環抱,左側有口清澈見底的泉水井,從不幹涸,供族人飲用,大山上的泉水從大宅西邊河溝靜靜環繞流淌於宅院前沿,整個環境像世外桃源。大田世居於2012年被公佈為龍崗區不可移動文物,2015年7月被龍崗區公佈為首批活化利用示範單位。
20世紀90年代之前,全村都在大田世居居住。據老一輩人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有50%左右的源盛子孫遷往國外定居,基於各種原因,至今有聯繫、回鄉祭祖、探親訪友的甚少,他們當中大多數是當時在這一帶較負盛譽的成功商人,著名的商號有龍崗大新街的“元享行”“承寬運輸公司”等,其商貿遍佈世界各地,法國、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加拿大、美國等都有源盛陳氏後裔經商的足跡。
現存木刻匾額“圖書滿壁”,書於清朝;有清代官員出巡時所用“迴避”“肅靜”木牌共3塊。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時,發現古墓碑,為開基祖墓碑。現存放在龍山墓園。
村內有天后古廟,建於清道光年間,供天后聖母。每年農曆三月十四為媽祖文化節有媽祖巡安、春祭大典和戲曲表演三個環含。已經演變成匯聚舞龍、舞獅、舞布馬、潮州大鑼鼓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表簡的大型民間您統文化活動。該村至今傳承着舞龍習俗,以“龍崗舞龍”之名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舞龍是客家地區以健體、娛樂、慶典為目的,別具特色的民間活動,融武術、舞蹈、鼓樂於一體,表演儀式、形式、套路和技藝豐富多彩。“龍崗舞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就有,曾多次出國演出。1999年,龍崗鎮被廣東省文化廳授予“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2000年10月,被國家龍獅協會授予“全國舞龍之鄉”:後被中國文聯等單位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代表性人物:陳谷如(1918一2002),革命戰爭時期中共地下情報人員,受令於粵贛湘邊縱隊。以龍炭於大新街經營裕豐號米店作為掩護,陳谷如是該情報站的負責人,負責收集、傳遞情報。陳錫朋(1922一),共產黨地下情報人員。陳育光(1926一2009),共產黨地下情報人員。1958年人黨,後從教38年,退休前一直任小學校長。 [1] 
參考資料
  • 1.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 深圳村落概覽 第2輯 5 龍崗卷.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20.594-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