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泉,1937年1月14日出生於印度尼西亞馬吉朗市,籍貫福建漳州,電動汽車、電力驅動和智慧能源學專家,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烏克蘭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院長,香港工程科學院副院長。
[1-4]
[9]
[11]
陳清泉於1957年畢業於北京礦業學院;1957年—1971年任教於北京礦業學院
[24-25]
;195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研究生進修班;1971年任職於上海先鋒電機廠;1976年任香港電燈公司研究工程師;1976年—1980年任教於香港理工學院;1982年獲得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任教於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1994年—2000年任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主任;1996年當選為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和烏克蘭國家工程院院士;2001年當選為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院士;2002年任香港工程科學院副院長;2010年12月任中國礦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院長。
[1-3]
[8-9]
[11]
- 中文名
- 陳清泉
- 外文名
- C.C. CHAN [17]
- 國 籍
- 中國
- 民 族
- 漢
- 出生地
- 印度尼西亞馬吉朗市
- 出生日期
- 1937年01月14日
- 畢業院校
- 香港大學
-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主要成就
-
1996年當選為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
1997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1997年當選為烏克蘭國家工程院院士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1年當選為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院士 - 籍 貫
- 福建漳州
陳清泉人物經歷
編輯1953年,畢業於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巴城中學。
1957年—1971年,任教於北京礦業學院。
195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研究生進修班。
1971年,任職於上海先鋒電機廠。
1976年,任香港電燈公司研究工程師。
1976年—1980年,任教於香港理工學院。
1982年,獲得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任教於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
1986年,任東京大學訪問教授。
1994年—2000年,任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主任。
1996年,當選為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和烏克蘭國家工程院院士。
2001年,當選為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院士。
2002年,任香港工程科學院副院長。
陳清泉主要成就
編輯陳清泉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陳清泉提出了電動汽車研究核心和總體指導思想,將汽車技術,電機技術,電力驅動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和現代控制理論有機地結合起來,為現代電動汽車學奠定了基礎,使現代電動汽車學這一新興交叉學科從理論到實踐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
[11]
陳清泉提出了電動車的工程哲學,揭示了電動車的系統集成與優化設計規律,發明了多種電動車專用的特種電機及其控制裝置,研製了多輛不同類型的電動車;其主要發明有高性能電機、特種電機,、電動車系統優化、電動車電力驅動系統、智能標測系統、電池智能管理系統、能源智能管理系統、電機磁場分析優化等。
[18]
- 學術論著
- 發明專利
據2022年11月中國礦業大學官網顯示,陳清泉已獲得發明專利8項。
[4]
- 科研獎勵
- 學術交流
時間 | 學術活動名稱 |
---|---|
1990年 |
陳清泉人才培養
- 教育理念
針對大學的使命,陳清泉凝鍊為“傳授知識—教學;發展知識—科研;應用知識—知識轉化為生產力”。一流的大學,並不取決於擁有多好的物質條件,而在於擁有的那股精氣神。向整個社會傳遞出理性、科學、上進、正直、善良、寬容、博愛……一個學術殿堂的靈氣不僅在於大樓,而更加在於大師、大愛,在於不斷探索、不斷創新、追求真理;在於崇尚學術自由、崇尚道德、崇尚愛國主義;在於為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要想培養出拔尖創新人才,首先就要有肥沃的土壤和新鮮的空氣。
[9]
- 課程改革
- 編著教材
- 講學講座
時間 | 講座名稱 | 合作院校 |
---|---|---|
2009年3月 | ||
2013年12月 | ||
2015年11月 | ||
2016年9月 | 中國礦業大學 | |
2016年9月 | ||
2021年1月 | ||
2021年12月 | ||
2022年4月 | ||
2022年9月 |
陳清泉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授予單位 |
---|---|---|
1960年 | ||
1983年 | ||
1984年 | ||
1988年 | ||
1992年 | 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 | |
1993年 | ||
1996年 | 匈牙利電工技術學會 | |
1996年 | ||
1997年 |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8]
| |
1997年 | ||
1997年 | 中國工程院院士
[1]
| |
2000年 | ||
2001年 | ||
2001年 | 《亞洲新聞》 | |
2001年 | 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 | |
2001年 | ||
2008年 | ||
2010年5月 | 《科學中國人》 | |
2017年 | 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 | |
英國電機工師學會 | ||
英國皇家工程院 | ||
匈牙利工程院 | ||
世界工程師組織聯盟 | ||
光華工程科技獎
[5]
| 中國工程院 | |
香港工程師學會 | ||
2023年3月 | - |
陳清泉社會任職
編輯時間 | 擔任職務 |
---|---|
1986年 | |
1988年 | |
1989年 | |
1990年 | |
1992年 | |
1995年 | 麻省理工學院客座教授
[2]
|
1999年 | 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
[8]
|
2001年 | 劍橋大學客座教授
[2]
|
2002年—2005年 | |
2003年 | |
2004年 | |
2009年—2012年 | 清華大學電機系兼職教授
[2]
|
2010年12月 | |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
[8]
| |
中華海外聯誼會名譽理事
[5]
| |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科技顧問
[5]
| |
廣東省人民政府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5]
|
陳清泉個人生活
編輯- 家世背景
陳清泉出生在印度尼西亞馬吉朗市一個華僑家庭,他的父親為當地汽車行業企業家,開了一家公交公司,包括出租汽車、中巴、小巴,陳清泉的童年幾乎就是在汽車修理車間“泡”大的。陳清泉的成長深受荷蘭殖民地多國文化以及汽車業企業家父親的雙重影響。
[9]
[12]
陳清泉人物評價
編輯汽車曾經改變世界,而你要改變汽車。中國製造,今天車轍遍佈世界,你是先行者,你是領航員。在新能源的賽道上,馳騁了四十多年,如今,你和祖國,正在超車。(《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 陳清泉【頒獎辭】)
[21]
- 參考資料
-
- 1. 陳清泉 .中國工程院[引用日期2022-11-29]
- 2. 清華大學1959屆研究生校友陳清泉“清華記憶——自強不息” .清大紫荊MBA課程教育中心[引用日期2022-11-30]
- 3. 陳清泉院士 .福建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2-11-30]
- 4. 陳清泉院士(兼任可持續能源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礦業大學[引用日期2022-11-30]
- 5. 學術報告:能源革命和汽車革命 四網四流融合助推碳中和—第四次到第五次工業革命的演化 .中國礦業大學電氣與動力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2-11-30]
- 6. 中國礦大陳清泉院士獲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交通技術獎 .中國礦業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11-30]
- 7. 我校舉行中國工程院陳清泉院士學術報告會暨傳記贈書儀式 .中國礦業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11-30]
- 8. 陳清泉 .哈爾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22-11-30]
- 9. 陳清泉 .西華大學[引用日期2022-11-30]
- 10. 亞洲電動汽車專家——陳清泉(上) .科普中國[引用日期2022-11-30]
- 11. 陳清泉 .東南大學校史文化網[引用日期2022-11-30]
- 12. “電動汽車之父”陳清泉 .光明網[引用日期2022-11-30]
- 13. 廣州能源所舉辦“灣區講壇”第十期學術報告會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引用日期2022-11-30]
- 14. 院士大講堂:能源革命和汽車革命,四網四流融合助推碳中和——第四次到五次工業革命的演化——陳清泉做客新基論壇為一校三區學子做報告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引用日期2022-11-30]
- 15. 中國工程院陳清泉院士來訪並作學術報告 .東南大學[引用日期2022-11-30]
- 16. 1月11日陳清泉院士學術報告通知 .大連理工大學運載工程與力學學部[引用日期2022-11-30]
- 17. 講準字219號:陳清泉院士學術報告會 .江蘇大學[引用日期2022-11-30]
- 18. 陳清泉院士闡述全球可持續發展 .華南理工大學[引用日期2022-11-30]
- 19. 電動汽車先行者陳清泉,點亮中國新能源事業的“一團火球” .科技工作者之家[引用日期2022-11-30]
- 20. 記住這些閃亮的名字!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今晚頒獎 .北京日報[引用日期2023-03-04]
- 21.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 頒獎辭 .央視網.2023-03-04[引用日期2023-03-04]
- 22.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是他們! .央視網.2023-03-05
- 23. 中國聯通聘陳清泉為聯通國際公司首席科技戰略顧問 .中國聯通[引用日期2023-03-10]
- 24. 學校簡介 .中國礦業大學[引用日期2023-09-15]
- 25. 學校概況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引用日期2023-09-15]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