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陈清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编(安溪竹藤编)代表性传承人
展开8个同名词条
陈清河(1940年-2020年3月3日) [5] [7],生于福建省安溪县,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安溪竹藤编)”代表性传承人 [1-2] [5],被誉为安溪“藤铁工艺之父” [2] [5-6]。他自1971年起致力于竹藤编技艺的发展,创新融合竹编、藤编与铁艺,推动安溪工艺产业从竹编车间发展为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3] [5] [7]。其代表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展览并被收藏,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3-4],培养大批工艺人才,为传统技艺传承与产业转型做出卓越贡献 [2-3] [7]
出生日期
1940年 [2] [5] [7]
逝世日期
2020年3月3日 [5] [7]
毕业院校
厦门工艺美术专科学校(竹编专业) [5]
荣誉称号
国际注册工艺美术大师 [2] [4]
代表作品
云锦瓶、天香竹韵 [2]
重要职务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校外导师 [2]

生平与贡献

播报
编辑
陈清河1961年毕业于福州大学竹编晚只专业 [4],1971年在安溪县尚卿公社农械趋记慨厂建立首个竹编车间 [3] [5],开创安溪竹编工艺产业化先河。1984年任安星藤器公司总经婚壳理,主导设计工艺品超4200种,出口48个国家和地区 [3]。1991年首创藤铁工艺,融合铁艺与藤编,产品热销欧美,推动安溪工艺产业转型 [3] [5-6]。截至2018年,安溪工艺产业总产值达150亿元,藤铁充灶工艺品出口占全国同类产品兵拘去50%以上 [2]煮射寻白永促企剃归兰。

技艺创新与传承

播报
编辑
陈清河创新竹编漆器,研发汉字竹编技艺 [2],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其作品“菠萝罐”入选1972年全国工艺美展 [3],部分作品被作为国礼赠送外宾 [2] [7]。他创建清华—安溪实验教学基地 [2],培养新一代工艺人才。女儿陈红萍继承技艺,致力于活态创新 [6]

荣誉与职务

播报
编辑
陈清河曾获“福建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 [3-4],第八届中国创意产业年度大奖“杰出贡献奖” [4]。历任福建手工艺协会名誉会长 [2]、福建省安星藤器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3]。201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同时担任省级(2014年5月认定)、市级(2011年5月认定) [1]非遗传承人。

影响与遗产

播报
编辑
陈清河从业60余年,带领5000多贫困户脱贫 [3],三次产业转型促成安溪家居工艺文化产业集群 [5]。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2014年) [6],传习所包括安溪聚丰工艺品有限公司与华侨职校 [1]。2020年逝世后,产业持续发展,产品远销60余国 [2] [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