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淺倫

鎖定
陳淺倫(1906-1933),西鄉縣私渡鎮廷水人。紅軍第29軍軍長。原名典倫,字徽五,化名陳潛,1906年7月12日出生於陝西省西鄉縣竹園子村。5歲時在計家旁私塾啓蒙,後入城固縣天明寺高級小學。1925年春,陳淺倫考入漢中的省立第五師範學校,閲讀了大量進步書籍,積極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鬥爭。1927年2月,入國民聯軍駐陝總部舉辦的西安中山學院農運班學習,學習馬列著作和進化史等課程。這是在中國共產黨幫助下建立的一所專門培養革命幹部的學校。6月,回到家鄉開展農民運動。大革命失敗後,陳淺倫於1928年春到上海,進入勞動大學學習,並在這年加入了共產黨。1933年4月1日,因叛徒出賣,馬兒崖軍部被國民黨軍隊攻破,陳淺倫在突圍中被捕.6日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於駱家壩邊界梁。
中文名
陳淺倫
別    名
原名典倫,字徽五,化名陳潛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6年
逝世日期
1933年
畢業院校
西安中山學院
職    業
革命家
出生地
陝西省西鄉縣

陳淺倫生平經歷

1906年生於陝西省西鄉縣。1925年春考入漢中省立第五師範學校。1927年春參加中共組織創辦的西安中山學院農民運動班學習。11月回西鄉縣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動。
1928年9月,陳淺倫來到上海,先後在持志大學和江灣勞動大學學習,同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在上海蔘加工人運動和學生運動,曾被捕入獄,在獄中堅貞不屈,嚴守黨的秘密,後經組織營救出獄。
1931年6月,陳淺倫回到陝西,任共青團西安市委書記兼宣傳部部長,以《西北文化日報》記者和私立樂育中學教員的身份為掩護。在此期間,他先後辦了兩期講習訓練班,為黨培養幹部。11月任中共陝南特委書記。他來到漢中,以《新秦日報》記者和共立中學訓育主任的身份在教育界開展工作,組織建立了“左翼教職員聯盟”,創辦了《孤燈》雜誌,從事抗日救亡的宣傳組織工作。
1932年5月,陳淺倫等人在陝南學界發動“紅五月鬥爭”,組織漢中地區學生遊行,再次被捕。他在獄中團結難友,進行鬥爭,寫下《給媽媽(指特委)的十二封信》,揭露反動派的殘酷暴行。3個月後,經黨組織營救出獄。出獄後,在西鄉馬兒巖一帶組織武裝鬥爭。
1932年10月,陳淺倫領導雞公田武裝起義,建立了川陝邊游擊隊。1933年2月,領導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29軍,任軍長,李艮任政治委員。
紅29軍成立後,陳淺倫和李艮為部隊建設嘔心瀝血,處處吃苦在先,享受在後,以身作則,與戰士們生死與共、同甘共苦,從而使部隊的軍政素質有顯著提高。在他的指揮下,紅29軍以劣等裝備和少數兵力,同敵人進行大小戰鬥20餘次,以機動靈活的游擊戰術,創造了以弱勝強的範例,使馬兒巖為中心的遊擊根據地,迅速擴大到400平方公里,牽制了國民黨軍一個師的兵力,對紅四方面軍在川北的順利發展起到了重要的配合作用。
1933年4月1日,紅29軍軍部在馬兒巖遭敵包圍,陳淺倫指揮部隊奮勇突圍,因寡不敵眾不幸被捕。面對敵人的嚴刑折磨,大義凜然。6日,陳淺倫在磨子坪英勇就義。犧牲時,年僅27歲。 [1] 

陳淺倫建立游擊隊

1932年12月9日,轉移到川陝邊的紅四方面軍抵達城固小河口。陳淺倫即與紅四方面軍取得聯繫,陝南各級地下黨組織動員羣眾積極支援紅四方面軍。在紅四方面軍的幫助下,陝南黨組織在馬兒巖周圍建立了十多個村莊的蘇維埃政權,併成立了西鄉城固邊區革命委員會(後改為蘇維埃政府),游擊隊也擴大到1000多人,成立了紅29軍川陝邊區游擊隊,陳淺倫任政委。根據中共陝西省委和紅四方面軍的指示,1933年2月13日,陳淺倫、李艮在西鄉私渡河主持召開軍政大會,宣佈紅29軍正式成立,陳淺倫任軍長,李艮任政委。全軍共2000多人。陳淺倫親自起草《紅二十九軍佈告》,明確了部隊的宗旨和紀律。紅29軍還召開了黨代表會議,在連隊增設了指導員,並派人到紅四方面軍學習經驗。
陳淺倫説:“我們共產黨鬧革命,並不是為了當官發財,而是為了天下受苦人都有飯吃,有衣穿,都過上好日子。”

陳淺倫個人精神

陳淺倫雖身為軍長,但他和戰士同吃同住,關心愛護戰士;戰鬥時,他總是身先士卒,親臨火線。一次,他的一個親戚來部隊看他,看到他和戰士們一樣吃糠咽菜,不解地問他:“我以為你當了大官,比往日闊多了,原來過的這號生活。兄弟,你放下家裏的好飯香茶不吃,熱鋪暖牀不睡,來這兒住破廟,吃麩皮,到底是為何?”淺倫笑呵呵地説:“我們共產黨、紅軍鬧革命,並不是為了當官發財,而是為了天下受苦人都有飯吃,有衣穿,都過上好日子呀!”
被俘後怒斥叛匪:“張正萬,你這個狗東西,你殺我一個,殺不完紅軍,紅軍會給我報仇的!”

陳淺倫後世紀念

1985年,陳淺倫故居被西鄉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7年12月,被漢中市人民政府確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每年清明、烈士紀念日都會有大批學生和幹部羣眾前來紀念。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