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海春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鎖定
陳海春(1956年3月3日-2021年3月11日),男,河北定州人,漢族,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 [2]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現代領導科學與藝術研究中心主任。陳海春是華中科技大學“名嘴”,也是該校四大“農民教授”之一。
2021年3月11日,陳海春因病逝世 [1] 
中文名
陳海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56年3月3日
逝世日期
2021年3月11日
出生地
河北定州
學位/學歷
碩士
性    別

陳海春人物生平

陳海春自喻為“紅色牧師”和“四化”教授,即學術問題通俗化、嚴肅話題生活化、複雜問題簡單化和海龜理論土鱉化。
1974年9月,陳海春高中畢業後,下放到赤壁農村,當了兩年的農民。“在農村的生活,對我影響很大。”陳海春在農村給公社書記當秘書。公社書記是個初中生,但講起毛澤東思想來頭頭是道,大家也很容易接受。從那時起,陳海春就開始研究表達方式,這就是他後來總結的用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和寫作的“四化”理論。
1976年底,陳海春成了一名華中工學院船舶內燃機專業工農兵大學生,並被抽調到該校師資班學習。學校當時為儲備教師,決定按照政治、物理、數學、電力和機械專業組成五個師資班,陳海春因此得以留校。
陳海春長期在高等學校任職,也曾借調在國家教育部和“武漢·中國光谷”領導小組辦公室任職。
陳海春曾經撰寫了一批既有應用價值又有學術價值的文章,參與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文件)的調研和起草工作;幹事有熱情,也比較勤奮;有一種關注全局和進行戰略分析的習慣,凡事都能從更大的背景和視野去分析和判斷問題,擅長對於各種複雜矛盾和關係的分析 [3] 
2021年3月11日,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陳海春因病逝世 [1] 

陳海春人物觀點

陳海春:“做文化人眼中的工農大眾,做工農大眾眼中的文化人,是我的終身追求。”
陳海春 陳海春
“當農民教授或者土鱉教授沒什麼不好的,一來説明自己沒有架子,二來説明自己能把深奧的道理通俗、生活、簡單化地表達出來。” [1] 

陳海春研究方向

從業者的職業素養、大學生髮展的理論與實踐、現代領導科學與領導藝術等。
陳海春的講課深入淺出,幽默詼諧,哲理性深,操作性強,曾在百所企業進行了演講,被譽為講政治理論課都能贏得掌聲的人 [1] 

陳海春研究論文

1建國初期政府對大學改造政策的研究(1949-1958年)這是我的碩士論文,指導教師朱九思先生、蔡克勇先生
2關於我國高等工科院校發展趨勢的思考此稿發表在《黑龍江高等教育研究》1985年第4期,《新華文摘》1986年第7期全文轉載
3大學教授與大學教育政策《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9年第3期
4中學教育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此稿我為第二作者(執筆)《靈魂塑造者的沉思》湖北人民出版社
5畢業生分配製度初期改革的政策分析此稿我為第二作者(執筆)《高等教育研究》1992年第3期
6高等學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政策分析此稿我為第二作者(執筆)《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1期
7關於我國近十年留學生政策的分析《華中理工大學研究生學報》1989年第2期
8東西方大學與政府關係的歷史考察《湖北高教研究》1989年第3期
9縮影——華中理工大學的四十年我是作者之一,主要負責起草1966-1976,1983-1993年兩段,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10十五大精神與大學生髮展《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1998年第8期
11三次全教會對政府與高等學校關係的影響《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
12堅持產學研結合,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化的“三級跳”《中國高教研究》2000年第10期
13“對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基本結束後部分學校發展態勢的研究”獲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項目資助
14“信息化對在校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影響的跟蹤研究”獲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研究五年規劃研究項目
15關於重點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的調查《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承擔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辦公室的調研課題,我是課題組組長)
16產學研結合發展高校高新技術學科此稿我為第二作者(執筆)《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17學習講話精神,推進素質教育《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1999年第6期
18談談“科學學研究要走在教學前面”辦學思想《華中理工大學學報(文科版)》1999年增刊
19新中國大學與政府關係的歷史考察(1949-1999年)這是我在職博士的論文(未完成),導師姚啓和先生
20七一講話精神與大學生髮展《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1年第10期
21信息化時代與大學生髮展《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22大學生髮展研究的基本構架《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德育增刊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