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海嵩

鎖定
陳海嵩(1982-),男,湖北武漢人,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4]  。法學學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4)、法學碩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7)、法學博士(武漢大學,2010)。主要從事環境資源法、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政府風險規制等領域的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2項,主持教育部、司法部、中國法學會、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級科研項目9項,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現代法學》《法商研究》《法學》等刊物上獨立發表論文50餘篇,10餘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轉載。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多項。出版專著3部,參編4部。撰寫的6 篇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研究報告獲得省部級領導批示肯定,1項成果獲得省人大立法採納。學文法學院兼職碩士生導師。兼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候變化與公共政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1] 
中文名
陳海嵩
國    籍
中國 [2] 
出生地
湖北武漢
出生日期
1982年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學位/學歷
法學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環境法基礎理論、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風險治理與政府規制
職    務
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 [5] 

陳海嵩人物經歷

2000—2004年,就讀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
2004—2007年,就讀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環境法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
2007—2010年,就讀於武漢大學環境法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
2009年,應邀赴台灣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作訪問學者。
2010—2015年,任職於浙江農林大學
2010年12月,入選“浙江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2015年11月,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2015年12月,入選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
2016年調入中南大學法學院工作。入選中南大學昇華學者特聘教授。 [1] 
2019年調入武漢大學法學院工作,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3] 

陳海嵩科研方向

環境法基礎理論、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風險治理與政府規制、水資源法律與政策 [1] 

陳海嵩講授課程

環境法、自然資源法、環境法前沿問題、行政法專題等 [1] 

陳海嵩主要貢獻

提出的國家環境保護義務理論、環境憲法理論在學界具有較大影響;在生態紅線法治化、環境羣體性事件法律治理、環境法解釋論研究等問題上的研究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
學術成果
一、獨立發表的主要論文
(一)環境法基礎理論方向
1.《國家環境保護義務的溯源與展開》,《法學研究》2014年第3期(CSSCI);
2.《霧霾應急的中國實踐與環境法理》,《法學研究》2016年第4期(CSSCI);
3.《綠色發展中的環境法實施問題》,《中國法學》2016年第1期(CSSCI)
4.《環境保護權利話語的反思——兼論中國環境法的轉型》,《法商研究》2015年第2期(CSSCI);《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5年第8期全文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5年第3期全文轉載;
5.《論程序性環境權》,《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5年第1期(CSSCI);人大複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15年第4期全文轉載;
6.《國家環境危險防禦義務的二元制度結構》,《北方法學》2015年第3期(CSSCI);人大複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15年第9期全文轉載;《法制日報》2015年5月27日摘轉;
7.《論環境法與民法典的對接》,《法學》2016年第6期(CSSCI);人大複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16年第10期全文轉載;人大複印資料《法學文摘》2016年第4期全文轉摘;《法制日報》2016年8月10日摘轉;
8. 《政府環境法律責任的實證研究》,《社會科學戰線》2016年第4期(CSSCI);
9. 《環境司法“三審合一”的檢視與完善》,《中州學刊》2016年第4期(CSSCI);
10.《環境權實證效力之考察:以憲法環境權為中心》,《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4期(CSSCI),人大複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16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1.《環境法國家理論的法哲學思考》,《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6年第3期;
12. 《憲法環境權的功能體系》,《社會科學輯刊》2013年第6期(CSSCI);
13.《憲法環境權的規範解釋》,《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期(CSSCI);
14. 《“部門憲法”範式之反思與發展》,《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6期(CSSCI)
15.《環境法學方法論的問題劃分與實踐運用》,《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5期(CSSCI);
16.《環境法學方法論的回顧與反思》,《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CSSCI);
17. 《綠色的環境法與綠色的方法論》,《浙江社會科學》2007年第5期(CSSCI);
18.《從環境憲法到生態憲法》,《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19.《環境法生態安全原則研究》,《西部法學評論》2009年第2期;
20.《環境權體系的建構》,《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1年第3期轉摘。
(二)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應對氣候變化方向
1.《“生態紅線”的規範效力與法治化路徑》,《現代法學》2014年第4期(CSSCI);人大複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14年第12期全文轉載;《檢察日報》2014年12月9日轉載;
2. 《“生態紅線”制度體系建設的路線圖》,《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年第9期(CSSCI);人大複印資料《生態環境與保護》2015年第12期全文轉載;
3. 《環境治理視閾下的“環境國家”》,《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5年第1期(CSSCI);
4.《中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的路線圖》,《內蒙古社會科學》2014年第4期(CSSCI);
5. 《生態文明地方法治建設及浙江實踐探析》,《觀察與思考》2014年第5期;
6.《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要處理好四個關係》,《環境經濟》2015年第36期;
7. 《論環境信息公開的範圍》,《河北法學》2011年第11期(CSSCI);
8.《循環經濟立法對兩型社會建設的影響》,《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
9.《自然災害防治中的環境法律問題》,《時代法學》2008年第4期;
10. 《非洲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分析》,《國外理論動態》2015年第3期(CSSCI);
11. 《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立法及其啓示》;《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期(CSSCI);
12.《拉丁美洲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法律與政策分析》,《閲江學刊》2013年第6期。
13.《亞非拉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立法與政策研究》,載《氣候變化與公共政策研究報告》,氣象出版社2015年版。
(三)風險、能源治理與政府規制方向
1.《科技風險認知的差異及其解釋》,《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CSSCI);《新華文摘》2009年第23期轉載;
2.《風險社會中的公共決策困境》,《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10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8期全文轉載;
3.《論給付行政的規範構造》,《東方法學》2009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10年第2期全文轉載;
4.《風險預防原則理論與實踐反思》,《北方法學》2010年第3期(CSSCI);
5. 《我國環境風險治理中的府際關係》,《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CSSCI);
6. 《風險預防原則的法理重述——以風險規制為中心》,《清華法治論衡》第24輯(CSSCI輯刊),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7. 《對什麼預防?有效性啓發與跨文化風險認知》(翻譯),載《中國環境法學評論》(第10卷),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
7.《日本的能源管理及啓示》,《中國科技論壇》2009年第11期(CSSCI);
8.《德國能源問題及能源政策探析》,《德國研究》2009年第1期(CSSCI);
9.《德國能源立法及其對我國的啓示》,《政法學刊》2009年第1期。
(四)水權、水資源法律與政策方向
1.《“五水共治”的長效管理機制探析》,《觀察與思考》2015年第10期;
2.《水權制度結構的比較法分析》,《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
3.《可交易水權制度構建探析》,《水資源保護》2011年第3期;
4.《水權法律制度的功能分析》,《公民與法》2009年第6期;
5.《水管理體制的法律思考》,《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CSSCI)。
二、出版著作
1.《國家環境保護義務論》(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11月;
2.《解釋論視角下的環境法研究》(獨著),法律出版社,2016年4月;
3.《環境風險管理與糾紛處理法律問題研究》(第一作者),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年4月;
4.《環境法學》(副主編),法律出版社,2013年4月;
5.《環境法導論》(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8月;
6.《非歐佩克國家能源法概述》(參編),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2月;
7.《能源政策與法律——國別和制度比較》(參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
三、科研項目(省部級以上)
1.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環境保護的國家義務研究”(14FFX036),2014—2015;
2.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環境質量改善的國家義務及其法律制度體系研究”(16CFX052),2016—2019;
3.主持司法部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保障生態紅線實施的法律責任研究”(14SFB30043),2014—2016;
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環境風險的法律規制研究”(10YJC820008),2010—2013。
5.主持浙江省社科規劃一般項目“新形勢下應對環境羣體性事件的思維創新與治理對策研究”(15NDYD05YB),2014—2015。
6.主持浙江省社科規劃一般項目“環境風險防範地方立法研究”(12JCFX08YB),2012—2014。
7.主持浙江省社科規劃專項課題“貫徹實施‘兩座山’重要思想的法治保障研究”(15LLXC19YB),2015。
8.主持浙江省社科規劃一般項目“氣候災害風險治理及其法律保障機制研究”(16ZJQN043YB),2016-2018。
9.主持中國法學會2013年度部級法學研究課題“風險社會背景下鄰避衝突的法社會學研究”(CLS(2013)D101),2013—2014;
10.主持中國法學會2015年度部級法學研究課題“基於最嚴格保護的生態紅線法律適用問題研究”(CLS(2015)C89),2015—2016
11.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應對氣候災害風險的法律機制研究”(16ZDB017),2016—2018 [1] 

陳海嵩獲獎記錄

2017年5月,獲中南大學“十佳青年”榮譽稱號
2016年11月,獲中國法學會第四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三等獎(排名第一)
2016年8月,獲中國法學會第十一屆“中國法學家論壇”二等獎(排名第一)
2015年8月,獲“中達環境法青年學者獎”
2015年12月,獲浙江省第十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2015年1月,獲評“浙江省2010—2014年法學研究十佳優秀成果”(排名第一)
2015年3月,獲環境保護部、中國法學會“生態環境法治保障”三等獎(排名第一)
2015年10月,獲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第四屆“勵青環境法學獎”一等獎(排名第一)
2015年6月,指導學生獲浙江省第十四屆“挑戰杯”競賽二等獎(排名第一)
2011年7月,獲浙江農林大學“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2009年9月,獲武漢大學“優秀研究生標兵”榮譽稱號 [1] 
2023年5月,入選第十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推薦候選人名單。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