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沂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原總政文化部長)

鎖定
陳沂(1912年12月4日~2002年7月26日) [2]  ,男,貴州遵義人,漢族。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共上海市委原副書記、上海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長級待遇)。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中共八大列席代表、十二大代表,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中文名
陳沂
外文名
Chen Yi
別    名
原名佘萬能,字孟秋
性    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貴州遵義新舟鎮
出生日期
1912年12月4日 [2] 
逝世日期
2002年7月26日
畢業院校
北平中國大學,四川大學工學院
代表作品
《五十年一瞬間》
《白山黑水》
《嚴峻的考驗》等
主要成就
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部長
曾用名
佘立平
筆    名
陳毅
軍    銜
陸軍少將

陳沂人物簡介

陳沂( 1912-2002),貴州遵義人。1929年參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參加八路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北方文化總同盟黨團書記,河北省反帝大同盟黨團書記: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晉南幹校校務部主任,1940年初任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黨支部書記時來到武鄉,不久調中共中央北方局任幹事,後任《新華日報》太南版總編,冀南日報社總編,魯西日報社、冀魯豫日報社社長、總編輯,大眾日報社社長,新華社山東總分社社長,八路軍一一五師宣傳部部長,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山東軍區宣傳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華東局、東北民主聯軍、中共中央西滿分局宣傳部部長,西滿軍區政治部副主任,東北軍區後勤部政治部主任,東北野戰軍後勤部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兼中南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總政治部文化部部長,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兼宣傳部部長,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著作有《我們從朝鮮同來》、《停戰後的朝鮮》、《十年曆程》、《腳印》、《白山黑水》等。 [4] 

陳沂人物履歷

1912年12月4日出生於貴州遵義新舟鎮
陳沂同志 陳沂同志
1929年1月,在上海中華藝術大學參加青年反帝同盟、左聯外圍組織。
1931年1月,在河北參加左翼作家聯盟,任北平分盟候補執委、組織幹事。
1931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7年11月,在山西晉城參加八路軍,
1938年6月起歷任八路軍晉南軍政幹部學校校務部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宣傳部幹事、冀魯豫日報社長等職。
1942年2月起,先後擔任大眾日報社長,新華社山東分社社長,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宣傳部部長、華東局宣傳部部長。
1946年3月起,歷任東北民主聯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長、野戰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等職;
1948年1月起,先後擔任東北軍區後勤部主任、東北野戰軍後勤部副政委、政委,第四野戰軍兼中南軍區後勤部政委、黨委書記;
1950年9月至1958年3月,任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部長。
1958年3月起,被錯劃右派,下放黑龍江省勞動21年。
1979年6月至1983年2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兼宣傳部部長;
1983年2月至1985年7月,任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兼財經委主任。 [1] 
2002年7月26日逝世。

陳沂人物事件

陳沂陳沂和毛澤東

陳沂任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長時,華東軍區的文藝創作有“三沈”之説———沈西蒙、沈亞威、沈默君。他們在長期的戰爭中一面打仗,一面寫作,創作了不少好的作品。陳沂趁到軍事學院講課之機專門請示了陳老總,組織“三沈”進行創作,歌頌三野和華東部隊,同時也是歌頌整個人民解放軍。
陳沂任文化部長時,蕭華任總政治部主任。在蕭華的具體主持下,軍隊創辦了《解放軍報》《解放軍畫報》《解放軍文藝》《解放軍歌曲》等刊物,創作了《萬水千山》《衝破黎明前的黑暗》《地下長城》《戰鬥裏成長》《董存瑞》《上甘嶺》《楊根思》《南征北戰》《保衞延安》等一大批優秀文藝作品。五十年代的軍隊文化工作,對在軍隊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中鼓舞士氣,提高戰鬥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 9 5 7 年“反右”開始後,有一次在天橋劇場看蘇聯新西伯利亞芭蕾舞。陳沂的座位在5 排1 座,毛澤東主席的座位在6 排1 座,陳毅和蘇聯大使尤金分坐在主席的左右。毛澤東主席進場時,全場人都站起來鼓掌歡迎,陳沂正好和主席對面。那天陳沂穿戴整齊,佩戴將軍軍銜。毛澤東一見陳沂,沒和別人打招呼,就走過來拉着他手,説:你翻身了! 陳沂一時明白不過來,只聽主席又説:這些時右派攻你攻得好苦嘛! 毛澤東指的是前些時部隊的幾個人發表了一篇題為《我們對當前文藝問題的意見》,遭到社會上的一些人的批評,被説成是教條主義,“毛澤東的御林軍”。陳沂回答毛澤東説:是主席的六條標準保證了我翻身。毛澤東説:“毒草總是要出來的,不要怕,出來就鋤嘛! 毛澤東坐下來給陳毅打招呼,説你認識他嗎! 他是軍委文化部長陳沂同志,他們是左派。陳毅笑着説:我們常打交道,我們是老朋友了。毛澤東又向尤金大使介紹了陳沂。
然而事隔不久,陳沂便被有人指為右派點名批判。《假左派真右派真相大白》的大字標題赫然上了報紙的頭版頭條。
對此,陳老總很氣憤,親自給總政打電話,但也無濟於事。1 9 6 2 年,陳毅同總理陪同西哈努克親王到哈爾濱參觀,給陳沂打電話想見他,但因為時間太緊,就告訴馬楠過幾天到北京找他詳細談談,他要幫助陳沂。馬楠如期到了北京,在中南海見了陳老總。陳毅回憶起當年在天橋劇場毛澤東主席對陳沂講話的事,並要陳沂給周總理寫封信。陳毅説:總理一定會批給我辦,我就給他催辦。
不久,在中央召開的七千人大會上,毛澤東主席講了平反的問題:有反必肅,有錯必糾,全錯全平,部分錯部分平,不錯不平。事後總政對陳沂的問題進行了甄別,決定平反。但誰也沒料到,北戴河會議上又提出“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陳沂的問題又被擱置起來。
陳沂把這看作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在相隔2 0 年的漫長的時間裏,他寫過兩首詩。在第一首詩裏他寫下:受自己黨的處分/ 哪怕再重/ 甚至處理錯誤/ 唯一正確的態度/ 更加忠貞……做一個普通勞動者不容易啊/ 受自己的黨錯誤處分不發怨言更難/ 有朝一日/ 哪怕日子再長,一年,十年,二十年/ 黨總會收回他/ 這一片赤心的“流浪兒”。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鄧小平、胡耀邦的關心下,陳沂的問題得以徹底的平反,他重新回到黨內、軍內,並被安排到上海擔任市委副書記。
果然就是2 0 年! 陳沂寫道:一九七六年/ 我們失去了總理,失去了總司令和主席/ 我可以説終日以淚洗面/ 一聽哀樂,我就似撕斷了肝腸……我應該感謝誰呀? 我應該歌頌誰呀/ 我們的黨和那些在三中全會上英勇奮鬥的人/ 我已近七十歲了/ 我的生命也快接近終結/ 但因我堅信共產主義/ 我的生命永遠也不會枯亡! [3] 

陳沂逝世

2002年8月2日上午,上海市各界人士近千人懷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前往龍華殯儀館,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原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上海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沂同志(市長級待遇)送別。
陳沂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2年7月26日9時05分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0歲。
陳沂同志 陳沂同志 [1]
陳沂同志病重住院期間和逝世後,江澤民李鵬朱鎔基李瑞環胡錦濤尉健行李嵐清吳邦國吳官正遲浩田姜春雲錢其琛黃菊温家寶曾慶紅劉華清韓杼濱巴金胡啓立陳錦華李德生、肖克、張愛萍、段君毅、谷牧、張震倪志福洪學智蘇步青等同志,曾前往醫院看望或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向其親屬表示慰問。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