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榮昌

(清代昆明進士,著名教育家,詩人,書法家)

鎖定
陳榮昌(1860-1935),字筱圃,號虛齋,又號鐵人,返里後,更曰困叟,別號遜農,一號桐村,昆明人。雲南近代著名學者,教育家、詩人和書法家。光緒九年(1883)進士,授翰林院編修
督學貴州,遷山東提學使,歸主講經正書院,赴日本考察教育。辛亥革命後,一度任福建宣慰使。工書法,自始即摹顏真卿、錢澧,晚更變而學米,學漢魏南北朝碑版。著有《虛齋詩集文集》、《桐村駢文》、《滇詩拾遺評選》、《劍南詩鈔》、《東遊日記》、《老易通》、《桐村詞》、《明夷子》等數十種。
門人私諡文貞。 [1] 
筱圃
虛齋
所處時代
晚清民國
出生地
昆明
出生日期
1860年
逝世日期
1935年
主要作品
《虛齋詩集》
《虛齋文集》
《桐村駢文》
《滇詩拾遺評選》
《劍南詩鈔》 展開
主要作品
《虛齋詩集》
《虛齋文集》
《桐村駢文》
《滇詩拾遺評選》
《劍南詩鈔》
《東遊日記》
《老易通》
《桐村詞》
《明夷子》 收起
本    名
陳榮昌

陳榮昌生平經歷

陳榮昌幼失父怙,少則穎慧,及長則勤勉。陳榮昌出身於書香世家,其父陳惟愷,清道光丁酉年(1837)舉人。曾經擔任過江川鎮沅縣的訓導,東川府會澤)的教授。訓導和教授是古代設置在地方官學中的學官,輔佐地方知府,負責教育方面的事務,在清朝為從七品。
1868年,陳榮昌8歲時,父親在會澤久病不愈,病重之時,父親把年幼的陳榮昌叫到身邊,囑咐道,你8歲年孤且貧,怎麼能繼承父親的意願讀書,希望你以後改作經商,或者幫人做勞役,以求養家餬口。聽後,陳榮昌痛苦不堪。母親把陳榮昌叫到一邊,堅決地説,即便你父親不在,我也要設法供你讀書。
陳榮昌的父親病逝後,會澤孟光鐸招陳榮昌兄弟3人,授業於門下就讀,同情陳家家庭貧困,不收束脩(拜師費和學費)。孟光鐸勸慰曰:“勿易業,勿行束脩,吾受府君託,當負闕責。”
1872年,陳榮昌12歲時,因學習成績優異,被招縣署讀書。
1874年,14歲時,陳榮昌一家返回昆明。
光緒八年(1882),應鄉試,22歲的陳榮昌考中鄉試第一名解元
次年(1883)中二甲第27名進士。陳榮昌終身不忘恩師教誨,在貴州任提學使期間,多次寄來銀兩以報師恩。孟光鐸回信勉勵曰:“利之為禍烈矣,一墮其中,雖至三公必無事業。”陳榮昌一生為官,清貧廉潔,與此不無關係。
陳榮昌生於會澤,育於會澤,學識淵博,精於書法,擅長詩文。書法以顏真卿錢南園為宗,正楷端莊遒勁。為顏派、錢派後起之秀,有“滇南第一大手筆”的美譽。曾師從於會澤的孟五先生,得力於錢南園,其作法度嚴謹,傳世作品豐厚,在會澤留下了“護國首義匾額”、《為會澤老人會髯碑》文、城隍廟匾額、劉錕誥封碑文、墓誌銘等眾多墨跡。
1904年,清政府下令各省選派學生赴日本留學,唐繼堯也被納入了府縣推薦之列。唐繼堯留學日本,提名舉薦的便是陳榮昌先生。唐父送唐繼堯到省城昆明考試,並帶兒子拜訪自己在會澤唸書時的同學、時任高等學堂總教習的進士陳榮昌,請教一下唐繼堯的“志願”該怎麼報。陳榮昌看重實業,勸報工科,唐氏父子聽從了其建議。不過在到達日本後,唐繼堯覺得軍事是救國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乾脆改學陸軍,並給家裏報告:“工業緩不濟急,不如學陸軍,異日庶可為國家效用。”
陳榮昌國學功底深厚,是一位知名的文獻方誌學家。清末擔任國史館協修,參與《清史》編纂工作。1914年,在雲南省長唐繼堯的倡導下,成立輯刻《雲南叢書》處,負責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編纂和刊刻工作,他被聘為名譽總纂,並擔任《續修昆明縣誌》總纂。《雲南叢書》1212卷,該項工程由啓動到結束,歷時30餘年。這對雲南地方文獻的系統整理、保存與傳播具有深遠意義和巨大影響,叢書被譽為“滇省文獻的薈萃”和“雲南的四庫全書”。
1927年5月22日,唐繼堯辭世,一代文宗陳榮昌先生同時作了一副著名的輓聯:“治滇無善政,護國有奇功。”昆明圓通山唐繼堯墓碑:“會澤唐公冥賡墓”和墓聯“功業須當垂永久,風雲常為護儲胥”便是陳榮昌所書,其上聯引自杜甫的詩句,下聯引自李商隱的詩句,下聯中“儲胥”二字,是指軍隊的營盤和將帥的營帳。這樣的配聯,既貼切又高明。其字法度莊重、筆力遒勁,其風高古,為書中上品。陳榮昌先生的書法可窺一斑。
雲南大學會澤院始建於1922年,是昆明較早的大型法式建築之一。它以雲南都督唐繼堯的籍貫會澤命名,依坡而立,坐北向南,氣勢雄偉,巍峨肅穆。樓內大廳正中牆內楷體鐫刻的銅碑《會澤唐公創辦東陸大學記》長寬各1米有餘。碑文為陳榮昌於1927年9月所書,旨在紀念同年5月去世的東陸大學(即雲南大學前身)創建者唐繼堯
1927年,在會澤西南的龍潭湖,會澤首義樓始建,因唐繼堯當時為八省聯軍的撫軍長,又稱“撫軍樓”。 陳榮昌為其題寫了匾額:“唐公討袁,摧其帝制,天下同聲,稱曰首義,再造共和,報功莫二,爰建斯樓,昭於無暨。”落款“全體會澤民眾,昆明陳榮昌書。”首義樓已毀,匾額現藏於會澤文管所。
陳榮昌畢生致力於教育,門人中多有俊才豪傑,如狀元袁嘉穀李坤唐繼堯李根源、趙復祥等。為官清廉,並樂於公益事業,對求書者所予潤筆費均悉數捐助他人
晚年貧困而卒。 [3] 

陳榮昌人物成就

陳榮昌(1860—1935),字筱圃,號虛齋,又號困叟,昆明人。光緒九年(1883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督學學政)貴州,遷山東提學使(正三品),雲南學務公所議長等。他是雲南文教界的一代宗師,曾擔任經正書院山長、雲南高等學堂總教習、國學專修館館長。狀元袁嘉穀陳古逸、張學智、李根源等都是他的門生,可謂“門生才俊盈天下”
陳榮昌工書法,自始即摹顏真卿錢南園,晚更變而學米(米芾),學龍門十九品。其仿顏書孔明廟古柏行,草書飛動,是為傑作。卒年七十六。門人私諡“文貞”。著有《虛齋詩集》《虛齋文集》《桐村駢文》等數十種。
陳榮昌書法作品
陳榮昌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畫家。袁嘉穀稱讚他“無一不學,無一不精,尤以錢南園為宗,顏魯公之後,南園一人而已;南園之後,公一人而已。”其墨跡當時即被視為至寶。昆明古蹟、園林中還保留有他的匾聯、碑銘,遺墨甚多。繪畫方面,尤長於畫馬,他的門生顧視高《題陳虛齋師畫馬》首二句雲:“吾滇畫馬兩大手,南園而後曰困叟。”
陳榮昌先生於經史百家、六朝唐賦、古詩文辭皆研習甚深。為《雲南叢書》名譽總纂,終身收集整理雲南歷史文獻、先賢遺著,詩文被公認為“滇南一大手筆”。其書法作品傳世很多,華亭寺很多楹聯匾額,尤以大雄寶殿最多,便是其所書,其字法度莊重、筆力遒勁,其風高古,為書中上品,於他的書法可窺一斑。 [2] 
陳榮昌:芙蓉翠鳥。款識:擬南田老人法,筱圃畫。 印:筱圃 陳榮昌:芙蓉翠鳥。款識:擬南田老人法,筱圃畫。 印:筱圃

陳榮昌皈依佛門

陳榮昌於1921年61歲時皈依佛門,長齋唸佛。專修淨土宗,人有笑其痴者,因自號“痴和尚”,並做《痴和尚歌》以釋之。虛雲聽聞他念佛,“因贈佛像佛書,且告以唸佛之法”。
1922年,陳榮昌受虛雲的囑託,為其庶母王氏撰寫了著名的《尼妙淨留偈記》,文中不僅詳細介紹了虛雲的個人情況,而且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妙淨比丘尼(王氏)圓寂前留給虛雲的兩個偈語,表達了一個母親對於兒子的無限眷戀,和對虛雲出家之後五十年斷絕音訊的無限傷感。虛雲得知家中的變故之後,不禁悲喜交集。悲傷的是庶母的養育之恩今生沒有報答,喜的是庶母出家四十餘年,在命終之時心不顛倒,結跏趺坐,即是往生西方的徵兆。
1923年,陳榮昌與釋蓮洲、釋平光,居士趙藩等在圓通山接引殿結“螺峯蓮社”弘揚淨土宗,並出資刊印《龍舒淨土文》《安士全書》供信眾學習。
陳榮昌是昆明佛教界的一位大護法,為提倡佛學,將自己的菜園捐出,向農林學校換回佔用耕植的勝因寺地基,改作華亭寺下院。1932年雲南省教育廳以“借用”為名,準備在勝因寺修建昆華師範校舍。陳榮昌上書省政府主席龍雲和教育廳廳長龔自知,指出“榮昌崇信佛教,當時以虛雲法師能恢宏佛法,故願舍園易寺,捐做下院”“榮昌家本寒素,及今老矣,僅有此舍園易寺,捐做下院,以倡佛學。”在他的力爭下,“借用”一事暫時被擱置了下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