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景星

(烈士)

鎖定
陳景星(1908—1930)號紹虞,化名劉列、陳大偉。男,1908年10月出生於遼寧省海城縣陳家台村一箇中農家庭。1930年9月4日,陳景星在雨花台從容就義。時年僅22歲。 [1] 
中文名
陳景星
出生日期
1908年10月
逝世日期
1930年9月4日
出生地
遼寧省海城縣陳家台村

目錄

陳景星人物生平

陳景星(1908—1930)號紹虞,化名劉列、陳大偉。男,1908年10月出生於遼寧省海城縣陳家台村一箇中農家庭。1926年考入瀋陽奉天省立第三高級中學。北伐革命激發了他強烈的革命救國思想,在校期間,經常參加抵制洋貨等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同年,陳景星與國民黨左派、遼寧省指導委員徐壽軒有了接觸,並與東北大學附中學生石璞相識。經徐壽軒介紹,兩人加入了早期的國民黨。他們經常在一起學習孫中山的學説和馬列主義理論,深感國共合作對致力於國民革命的重要性。
1927年,蔣介石背叛了革命,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一時間,白色恐怖籠罩了全國各地。陳景星懷着憂國憂民的心情,在學校組織起海城同鄉會,並親筆在海城同鄉會章程的序言裏論述了個人和國家的關係,號召同學們關心國家大事,團結起來,為中華民族的崛起、抵禦外患而獻身。
1928年,他回家過春節,標新立異地書寫了“世界大同”的春聯,貼在自家門前。父親希望他成就學業,光宗耀祖,他卻勸説家人要“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後天下人之樂而樂”。
1929年,陳景星高中畢業後,與石璞及其他3名同學在徐壽軒的帶領下,於6月28日離開瀋陽,到大連乘船去南京繼續求學。陳景星和石璞考入南京金陵大學。
在南京學習期間,他們目睹了國民黨政府的反動腐朽和人民羣眾貧困交加的悲慘生活,從而對國民黨的幻想開始破滅,深感國民革命失敗了,需要新的革命。於是,他們經常互相傾吐對時局的看法,探討救國救民之路,刻苦閲讀進步書籍,並與在南京的中共地下組織有了接觸。
陳景星曾經寫過這樣一首歌:“工農痛苦實在深;資本主義剝削,豪紳又欺凌;國民黨改組派,壓榨實在兇;打倒國民黨,驅逐美、日、英;建立蘇維埃,紅旗照光明;工人解放,農民翻身,大家慶昇平!”並配以《蘇武牧羊》的曲子教給別人唱。
在白色恐怖極為嚴重,中國共產黨處於非常困難時期,陳景星經金陵大學地下黨員宣棣之的介紹,於1929年底(或1930年初)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他便在金陵大學和其他學校積極開展黨的地下活動,張貼標語,揭露國民黨的黑暗統治,同時參加了以魯迅為首發起的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並積極擴大黨的組織,先後介紹了石璞和中央大學的李林泮、金鼎銘等人加入中國共產黨,壯大了黨的組織。
陳景星所在學校的國民黨特務活動十分猖狂,對學生監視極嚴。陳景星常以打乒乓球等活動作為掩護,舉行會議或接受上級黨組織的指示。不久,金陵大學成立了中共地下黨支部,陳景星任支部書記。在他的領導下,金陵大學黨支部很快成為南京市較強的一個地下戰鬥“堡壘”。
1930年4月5日,陳景星組織了近千名學生集會和遊行,聲援中共南京市委領導的和記洋行工人反對英國資本家剝削的罷工鬥爭。他帶頭高呼“反對英國資本家壓迫工人!”“沒收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企業!”等口號,並與趕來鎮壓的軍警周旋,取得了鬥爭的勝利。
同年5月,由於左傾路線的影響,中共南京市委籌劃發動“五罷”(罷工、罷課、罷市、罷操、罷崗)和城市暴動,決定由陳景星在金陵大學組織一次文藝晚會,並約定其他學校的支部動員一些羣眾,帶着傳單去參加晚會,會場以中場熄燈為令,散發傳單,作為罷課的信號。
5月25日晚,陳景星帶領同學們把會場準備就緒,晚會按時開始,國民黨的一些便衣特務也隨着眾多的觀眾混入了會場。當中場熄燈開始散發傳單時,便衣特務當場逮捕了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部長劉季平等人。這場不切實際的鬥爭失敗後,中共南京市委決定,為繼續開展工作,由陳景星代理市委宣傳部長職務。
為了便於工作,陳景星一直住在和記洋行工人宿舍裏,串聯工人兄弟,擴大武裝力量。後來,他又負責南區電報局、兵工廠的暴動工作。因市委一名交通員行動不慎,已被國民黨特務盯梢多日,暴露了陳景星等人的聯絡點。8月末的一天夜裏,陳景星在和記洋行不幸被警察局便衣特務逮捕,石璞等人也相繼被捕。陳景星、石璞等人被捕後,在南京的一些東北籍同鄉極力設法營救,曾託張學良駐南京的代表秦華出面,活動國民黨法官為其開脱。
在獄中,面對敵人的百般酷刑,陳景星始終橫眉冷對,義正辭嚴地痛斥國民黨政府賣國求榮的腐敗政策和罪惡行徑。敵人軟硬兼施,結果一無所獲,最後,只得以“甘心附共,圖亂首都,無法可恕”為由,於1930年9月4日凌晨,將陳景星等人一併處以極刑。陳景星與石璞等7人,一路高呼“打倒國民黨賣國政府!”“中華民族解放事業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在雨花台從容就義。陳景星時年僅22歲。 [1] 
參考資料
  • 1.    陳正斌主編,鞍山市志 人物卷,白山出版社,1999.12,第24-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