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慶之攻北魏之戰

鎖定
簡介
南梁大通二年(528年)四月,梁武帝蕭衍命飆勇將軍陳慶之持假節統帥率南梁七千白袍軍護送北魏皇室元顥北歸洛陽繼位。
陳慶之統帥南梁七千白袍軍歷時一年有餘的北伐,經歷了大小戰役四十七戰全勝!攻城三十二座全克!佔領北魏帝都洛陽,卷北魏半國,打敗北魏五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從容退回南方,威震天下!北方民謠稱:名軍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名    稱
陳慶之攻北魏之戰
發生時間
南梁中大通元年(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
地    點
中國長江以北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
參戰方
北魏,南梁、元顥
結    果
元顥兵敗被殺,陳慶之率南梁白袍軍南歸
參戰方兵力
北魏五十萬以上,南梁七千、元顥十萬以上
傷亡情況
北魏軍近三十萬,南梁軍數千、元顥軍十萬以上
主要指揮官
爾朱榮,陳慶之
元顥

陳慶之攻北魏之戰戰爭背景

南梁中大通二年公元528年,北魏宮廷再次發生政變,胡太后毒死了十九歲的親生兒子孝明帝,另立三歲的元釗為帝。爾朱榮打着替孝明帝報仇的旗號,起兵進入洛陽,在洛陽外河陰,屠殺了包括胡太后和小皇帝在內的兩千多名皇親重臣,這就是著名的河陰之變。一時間北魏朝野人人自危,紛紛南下投降南梁。
四月,北魏皇室北海王元顥降梁,蕭衍欲利用其向北拓地,至不濟也能在魏梁間建立個防衞緩衝地帶,遂封元顥為魏王,命陳慶之率梁軍七千護送元顥北歸洛陽繼位。蕭衍對元顥也沒有抱太大希望,只派七千人護送他深入北魏幾乎等於送羊入虎口。當然最後的結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一切都因為領軍的人是陳慶之。 [1] 

陳慶之攻北魏之戰過程

梁中大通三年(529年)四月,北魏元天穆率大兵東討邢杲,陳慶之乘虛北上,圍攻梁國(治睢陽)。大軍行至睢陽南,元顥迫不及待地稱帝,並且賜封陳慶之一大串高官顯爵。可見這個朝不保夕的流亡“皇帝”對陳慶之何等依賴。睢陽(今河南商丘)守將丘大千,就是那個陳慶之出道時以兩千人馬擊破他的堡壘的北魏將領,此時擁有七萬重兵把守睢陽。他這次不敢再輕視陳慶之,在睢陽城外連築九道連營,企圖阻擋陳慶之的北進。這是一場七千遠征軍對七萬嚴陣以待守軍的戰鬥,可這場戰鬥從開始到結束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陳慶之早上開始發動進攻,在下午四點左右,攻克了九座連營中的三座,丘大千率領剩下的人馬投降。
為了阻止陳慶之繼續北上,魏徵東將軍濟陰王元暉業率領羽林軍兩萬,駐守考城(今河南民權東北)。考城的地勢非常特殊,環城四面被水包圍。元暉業自以為憑藉天險,量陳慶之區區七千人馬如何攻克考城。四月二十日,陳慶之進軍考城。沒想到陳慶之在水上築起浮壘,沒費吹灰之力就攻克考城,並且生擒元暉業。這一戰梁軍繳獲了豐富的戰利品,僅戰車就俘獲了七千八百輛。攻克考城後,大軍繼續向西進發,一路上魏軍守將望風而降。五月一日,北魏大梁守軍望白袍而降。
此時的北魏國內局勢發生了轉變,爾朱榮在鄴城以七千精鋭騎兵剿滅了葛榮幾十萬起義軍,又打敗了割據長安的蕭寶寅,其他叛亂也紛紛被鎮壓,北魏暫時可以集結強大的兵力來對付陳慶之了。這時,陳慶之的遠征軍被北魏左僕射楊昱率領的七萬羽林軍,擋在了滎陽。而元天穆奉爾朱榮之命,正率領大軍日夜兼程趕赴滎陽。另一支由爾朱世隆率領的一萬人馬進駐虎牢關,截斷了陳慶之的退路。駐守滎陽的七萬羽林軍裝備精良,憑藉滎陽城高池深,守得固若金湯。而元天穆帶來的更是久經沙場的北魏精鋭騎兵。北魏這次動員了國內最精鋭的軍事力量,誓把陳慶之剿滅於滎陽城下。
陳慶之背後出現元天穆的援軍的時候,滎陽仍然沒有攻克。梁軍看到己方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時,軍心開始動搖。此時,陳慶之命令人馬稍作休息,他對手下兵將説:“我們這一路打過來,攻城略地,殺死人家的父兄,搶掠人家的子女,都不計其數。所以元天穆手下的人馬和我們不共戴天。而今我們只有七千人,而敵人接近三十萬,咱們只能抱定決死一戰的信念了。元天穆帶來的都是騎兵,如果在平原交戰,我們必敗無疑,只有趁元天穆沒有進攻之前攻下滎陽。大家再猶豫的話,那我們只有等人屠宰的份了。”聽了陳慶之的話,眾將士情緒激昂,摩拳擦掌。陳慶之立刻命令發動攻擊,手下勇士前仆後繼,終於在元天穆形成包圍之前攻克滎陽,並且生擒楊昱。
隨後,陳慶之趁元天穆大軍剛到,陣腳未穩的時機,帶領三千騎兵反撲敵軍。魏軍沒想到剛剛浴血奮戰疲憊不堪的梁軍,居然敢放棄固守滎陽的有利條件,主動對數倍於己的敵人發動進攻。也許是過於措手不及,總之這場戰鬥的結果是幾萬魏軍全線潰敗,元天穆隻身帶領幾十騎倉皇北逃。陳慶之乘勝奔馳虎牢關,虎牢關的爾朱世隆此時已經被陳慶之嚇破了膽,七萬守軍的滎陽都不堪一擊,更何況區區一萬人馬。爾朱世隆連猶豫一下都沒有,馬上放棄虎牢關逃跑了。
《梁書列傳二十六陳慶之傳》明文記載了陳慶之滎陽之戰的經過:“魏左魏左僕射楊昱、西阿王元慶、撫軍將軍元顯恭率御仗羽林宗子庶子眾凡七萬,據滎陽拒顥。兵既精強,城又險固,慶之攻未能拔。魏將元天穆大軍復將至,先遣其驃騎將軍爾朱吐沒兒領胡騎五千,騎將魯安領夏州步騎九千,援楊昱;又遣右僕射爾朱世隆、西荊州刺史王羆騎一萬,據虎牢。天穆、吐沒兒前後繼至,旗鼓相望。時滎陽未拔,士眾皆恐,慶之乃解鞍秣馬,宣喻眾曰:“吾至此以來,屠城略地,實為不少;君等殺人父兄,略人子女,又為無算。天穆之眾,並是仇讎。我等才有七千,虜眾三十餘萬,如今之事,義不圖存。吾以虜騎不可爭力平原,及未盡至前,須平其城壘,諸君無假狐疑,自貽屠膾。”一鼓悉使登城,壯士東陽宋景休、義興魚天愍逾堞而入,遂克之。俄而魏陣外合,慶之率騎三千背城逆戰,大破之,魯安於陣乞降,元天穆、爾朱吐沒兒單騎獲免。收滎陽儲實,牛馬谷帛不可勝計。”
在北魏將領的心目中,陳慶之有如神助是不可戰勝的。北魏孝莊帝倉皇逃往河內(今河南沁陽),留在洛陽的北魏朝臣很識相的迎接元顥進入洛陽。五月二十五日,元顥入洛陽繼位稱帝,改元建武。
陳慶之七千白袍軍北伐北魏,居然連戰連捷。在睢陽大破七萬守軍,攻佔城池;考城殲滅二萬守軍,攻佔城池;進攻七萬御林軍防守的滎陽,膠着中遭北魏援軍二十餘萬包圍,然後在包圍圈形成之前,大破滎陽,攻佔城池。創下春秋時期吳國軍隊統帥孫武攻滅楚國國都之後又一孤軍深入,以弱勝強攻佔敵國京都的史話

陳慶之攻北魏之戰結局

陳慶之攻佔洛陽後,爾朱榮已經在北面集結了三十萬左右的大軍(號稱一百萬),伺機反撲洛陽。就在元顥入主洛陽六十五天後,爾朱榮帶着從洛陽逃走的孝莊帝,揮師洛陽。此次北魏大軍由爾朱榮親自指揮,這個曾經在北魏不可一世的軍事奇才終於要和陳慶之這個後起之秀對決疆場。聽説爾朱榮的北魏大軍南下,那些前期投降元顥的地方又紛紛倒戈投向了爾朱榮,局勢對於元顥一方非常不利。陳慶之為了爭取戰略上的主動,帶領自己的七千白袍軍渡過黃河,駐守中郎城。在中郎城下,和北魏大軍展開大戰。從人數上説,陳慶之處於絕對的劣勢,而且北魏此次的統帥是曾經以七千軍破葛榮幾十萬起義軍的爾朱榮。按理説此次陳慶之完全沒有勝算。然而陳慶之再一次創造了軍事奇蹟,在中郎城阻截了爾朱榮三天,這三天裏戰鬥異常激烈,緊接十天內,陳慶之七千白袍軍與爾朱榮大戰十一場,爾朱榮部傷亡慘重,卻不得渡黃河半步。爾朱榮一度心灰意冷,“不得即渡,議欲還北,更圖後舉”。
面對強敵,爾朱榮為了穩定軍心,用上了從古人屢試不爽的伎倆。他指使一個號稱善觀天象叫劉助的人站出來説,根據天象的顯示,不出十日,河南就可以平定。不得不承認這個伎倆還是相當有效的,爾朱榮的大軍暫時穩定了軍心,沒有造成潰敗,也由此可見陳慶之對爾朱榮大軍的打擊是非常嚴重的。爾朱榮不敢再和陳慶之正面攻戰,偷偷渡過黃河,繞過陳慶之駐守的中郎城,直接攻擊洛陽。北魏大軍渡河成功後,元顥的南防線全線崩潰。元顥本人率帳下數百騎南逃,奔至臨穎時被北魏軍追及殺害,隨即洛陽失陷。至此,陳慶之北伐北魏之戰旋即宣告結束。

陳慶之攻北魏之戰後續

元顥死後,陳慶之與七千白袍軍成了孤軍,決定集結南歸回梁。爾朱榮怎會放過這樣的敵人,率軍追擊,但他又不敢追得過近。白袍軍一路從容而退,爾朱榮的部隊不即不離地跟着,就像是護衞着陳慶之南歸一樣。也許是白袍軍這支部隊太優秀了,優秀得連上蒼都開始忌妒了。這支北魏五十萬大軍都無法殲滅的百勝軍隊,在南歸途中在蒿高一帶渡河時遇到了山洪暴發,受到重創。陳慶之麾下的白袍軍敗於人類不可預知的天災,或許也是這支部伍最好的結局。
神奇的南梁白袍軍團遭遇了天災後,但他的締造者卻依然神奇般地活了下來。陳慶之喬扮成一個和尚,在豫州人程道雍等人的護送下回到了南梁,蕭衍對陳慶之大加封賞,升陳慶之為右衞將軍,爵封永興侯,封邑一千五百户。陳慶之繼續着他傳奇的戎馬生涯,為南梁捍守疆土,於公元539年去世,終年五十六歲。“本非將種,又非豪家,觖望風雲,以至於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終。開朱門而待賓,揚聲名於竹帛,豈非大丈夫哉!”梁武帝蕭衍對陳慶之的評價,可謂中肯。 [1] 

陳慶之攻北魏之戰評價

南梁此次北伐,飆勇將軍陳慶之持假節統帥七千白袍軍,將近一年多的時間歷經大小四十七戰,全勝!攻城三十二座,皆克!攻取帝都洛陽,卷北魏半國,威震天下!若非南歸途中遭遇天災,陳慶之和白袍軍還將全身而退。北方民謠稱:名軍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陳慶之七千白袍軍北伐北魏如入無人之境,視幾十萬魏軍如草芥,是有其特殊背景和原因的:首先,是北魏正逢內亂,從胡太后毒死魏孝明帝到爾朱榮搞河陰之變,北魏政權處於一片混亂之中,一盤散沙,人人自危。這種情況下的北魏政府是組織不起對北伐軍的有效阻擊的。二是陳慶之北伐的時間選擇非常聰明,出征的時候北魏爆發了邢杲起義,北魏的很多兵力都被調集去撲滅這次起義,防線相對空虛。三是出征的時候,北伐軍只有七千人馬,但有元顥這個旗幟。從睢陽之戰丘大千投降開始,就陸續有降兵加入陣容,這些降兵雖然戰鬥力很差,但是在後勤補給等方面給予了北伐軍很大的支持。在這樣的背景和前提下,才有了陳慶之統帥七千白袍軍北伐的傳奇。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