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廷謨

鎖定
陳廷謨,字獻明,成安縣西高陵阜村人。生於萬曆二十年(1592年),卒於崇禎十年(1638年),享年46歲。明傳奇巡撫,曾一本奏倒72官。
中文名
陳廷謨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成安縣西高陵阜村
出生日期
1592年
逝世日期
1638年

陳廷謨簡介

傳奇巡撫陳廷謨墓地 傳奇巡撫陳廷謨墓地
陳廷謨,字獻明,河北省成安縣西高陵阜村人,生於萬曆二十年(1592年),卒於崇禎十年(1638年)享年46歲,自幼聰慧,過目不忘,不但學業優秀,且喜文善詩,獲老師器重。天啓元年(公元1621年)在鄉中舉,次年京城中進士。初任山東沂水知縣,後調任益都。因政績卓越,升任河南道督監河東,任滿奉詔進京,升任監察御史。此任期間,曾被欽差為四川巡撫等職。

陳廷謨家庭

陳廷謨有弟兄三人,兄名永壽,早卒。弟名廷諫,曾任武英殿中書舍人。陳廷謨育有四子,長子過繼給兄,其餘三子為陳弘、陳言、陳心。

陳廷謨為官

陳廷謨為官清正廉明,有膽有識,愛民如子,口碑頗佳,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至今還在民間廣為流傳。

陳廷謨傳奇故事

陳廷謨傳奇故事一:懸椅警世

陳廷謨任河南道督監河東期間,一次到了洪洞縣境,聽到街上人議論紛紛,傳言有場官司正打得不可開交,他便微服進行了暗訪。
原來打官司的這兩家,一家姓韓,是進士,一家姓胡,為解元,都是有錢有勢的人。韓進士的妹妹嫁給胡解元為妻 [1]  。胡解元的後母很年輕,與胡解元關係曖昧。韓妹過門後引起後母忌恨,在後母挑唆下,夫妻經常生氣。胡解元要休妻另娶,韓進士兄妹據理不依,於是官司打到縣衙。
在公堂上,胡解元説韓妹在家不貞,剛娶過門就身懷有孕。韓進士兄妹説是造謠中傷。雙方爭執不下,知縣便令人查驗身體,豈料此人早被胡解元收買,驗罷説韓妹已有身孕三個月,知縣信以為實。韓妹面對誣陷悲憤萬分,心想,事到如今,只有捨出性命,才能洗掉自己不白之冤。因此,只求當堂剖腹驗證。韓妹奪過衙役利刃,向自己腹部刺去。
正在堂上聽審的陳廷謨急欲上前阻止,可為時已晚,悲劇已然發生。陳廷謨亮明身份,驗證了屍體,將胡解元一干人等拿下,將縣官革職為民,民眾無不拍手稱讚。為警示後人,陳廷謨讓人把韓妹剖腹坐過的椅子用鐵鏈懸掛在縣大堂。一直到清朝末年,椅子仍在洪洞縣大堂高懸。此事傳聞久遠,後人把它編成一齣戲,取名《訪洪洞》,又名《陳巡案》。

陳廷謨傳奇故事二:一本奏倒七十二官

明朝末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義軍四起,社會大亂。很多官員便趁機貪贓枉法,搜刮民財。
陳廷謨生性耿直,嫉惡如仇。在出外巡察中,發現很多官員的罪行,他怒不可遏,冒着生命危險,向朝廷一本參奏了72名官員。
這事在朝野震動很大,引起了一些官員的不滿,甚至仇恨,有的還向朝廷告了御狀。在貪官橫行的情況下,這一本成敗很難預料。他深知,准奏,為民申張了正義,朝廷會更加重用;敗奏,就有殺頭之禍。
恰在這時,父母先後病逝,陳廷謨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家奔喪。途中遇好友左良玉進京,便託他打探這一奏本的消息,並約定及時往回報信時,喜訊入東門,凶訊則進西門,以便準備後事。
左良玉進京後獲知皇上準了陳廷謨的奏本,並準備擬旨表彰嘉獎。於是急忙差人向陳廷謨報喜。也不知左良玉沒向報信人交代清楚,還是報信人貪走近路,從邯鄲道上揚鞭策馬進了西門。當陳廷謨聞知送信人進的是西門,誤以為大禍臨頭,當即自殺。究竟陳是怎樣死的,至今還是個懸案。差官回奏陳廷謨因病而卒,皇上降旨厚葬,並在城裏賜建牌坊。

陳廷謨墳墓

陳廷謨墳墓位於河北成安,佔地40畝,神道上有三座牌坊,兩旁有石人、石獸,最前邊是一對石旗杆,杆上有石猴一對,後毀於戰火,部分石像掩埋在地下,“文革”中掘墓毀屍,僅留遺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