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少白

(資產階級革命家)

鎖定
陳少白(1869年8月27日-1934年12月23日),原名聞韶,號夔石,筆名黃溪、天羽、無咎。廣東新會(今屬江門)人。中國近代資產階級革命派宣傳活動家、報刊主編。 [1]  [9]  [15] 
1895年初加入興中會,與孫中山一起籌備廣州起義。擅長文學、書畫。興中會初期的文告多出其手,是孫中山早期革命宣傳工作的得力助手。1900年1月25日奉孫中山之命在香港創辦《中國日報》,任社長兼總編輯。經常撰文宣傳民族民主革命,與保皇派報刊進行論戰。在他的主持下,《中國日報》率先打破中文日報豎欄長行的慣例,採用橫欄短行編排,是中文報紙版式上的一個創新。除經營報務外,還積極參與組織武裝起義、聯絡會黨等工作。1905年同盟會成立後,被推為香港分會長,兼管東南各省黨務及海外聯絡交通等工作。1906年《中國日報》改組,辭社長職。1911年廣東光復後,曾任廣東都督府外交司長。不久辭職。1921年一度任孫中山總統府顧問。1930年任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委員。 [1]  [9]  [15] 
1934年12月23日,卒於北平(今北京)。著有《興中會革命史要》《興中會革命史別錄》等。 [1]  [9]  [15] 
中文名
陳少白
別    名
聞韶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69年7月20日
逝世日期
1934年12月23日
畢業院校
香港西醫書院
職    業
資產階級革命家
出生地
廣東江門
信    仰
三民主義
代表作品
《興中會革命史要》
《興中會革命史要別錄》

陳少白人物生平

陳少白,原名聞韶,號夔石。1869年8月27日(清同治八年七月二十日)生於廣東新會縣。其父陳子橋是個鄉紳,晚年加入基督教。四叔夢南亦為基督教徒,曾翻譯西書供陳少白閲讀,對他的影響較大。陳少白六歲起在家課讀,1884年以後從族兄心夔、翰周及陳源泉等人讀經書,學做八股文。1888年入廣州格致書院學習。他擅長文學,能歌賦,會書畫,有“才子”之稱。但度量偏狹,出語尖刻,不易與人共事。 [7] 
1889年在廣州受洗入基督教。後因事赴港,經基督教會牧師區鳳輝介紹,結識孫中山。翌年1月,由孫中山推薦入香港西醫書院,二人從此成為摯友。後與孫中山、尤烈、楊鶴齡結為四兄弟,常在一起共商革命大計,被清廷通緝,時人稱為“四大寇”。 [1] 
1892年孫中山畢業離校,即輟學隨孫中山,先後到香港、澳門、廣州等地行醫和開設藥局。1893年春,孫中山把中西藥局遷到廣州西關,改名東西藥局,並在香山(今中山市)石岐鎮開設支店。陳少白經常來往廣州、香港,負責店務同時從事革命活動。1894年,孫中山奔走革命無暇顧及醫務,藥局入不敷出,由陳少白負貴收拾處理股本,結束藥局。 [1] 
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革命團體興中會。隨即致書陳少白,要他在香港開展革命活動。翌年初,孫抵香港,陳少白及陸皓東、鄭士良等人均入興中會,誓言“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同時吸收輔仁文社的楊衢雲、謝攢泰等人蔘加。在香港中環士丹頓街十三號成立了興中會總部,對外稱“乾亨行”以掩人耳目。他們經過商議,決定在廣州發動武裝起義,由孫中山赴廣州擔任軍務,陳少白、陸皓東、鄭士良、鄧蔭南等佐助,楊衢雲駐香港負責後方接濟及財政。孫、陳等在廣州以農學會的名義設總機關,展開了各項籌備工作,聯絡廣東各地的會黨、綠林和防軍,決定在10月26日(陰曆九月初九)起義。結果因謀事不密,走漏了消息,致使這次起義未及發動即遭失敗,陸皓東等人被捕犧牲。陳少白脱險,與孫中山、鄭士良等東渡日本。 [7] 
在日本橫濱,孫、陳、鄭結識僑商馮鏡如等,成為同志;並建立起興中會分會,以馮為分會長。不久孫、鄭離日,陳少白在日本剪辮易服,取名服部次郎,助馮鏡如編纂《英華字典》及辦理興中會分會事務。同時先後活動於橫濱、東京等地,與日本志士曾根俊虎、宮崎寅藏等相識。 [7] 
1897年秋孫中山復至日本,陳少白與孫中山、尢列、楊衢雲等人常以橫濱三餘軒和修竹寄廬為遊息議事之所,商議擴大革命力量。陳少白曾赴台灣活動,組織興中會分會;但會員不多。翌年他再去台灣,籌得了一些捐款。戊戌政變後,康有為、梁啓超逃至日本。日本志士熱心促進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和康梁改良派的合作,陳少白代表革命黨與康梁等人多次會談。陳指出:“清政府已不可救藥……今日局面,非革命,國家必無生機”,勸康等改弦易轍,共同實行革命大業。但因康有為堅持保皇立場而未果。 [7] 
1899年奉孫中山之命到香港籌資創辦《中國日報》,於1900年1月25日創刊,任報社首任社長和總編輯。並組織出版《中國旬報》。與此同時,為聯絡與積累革命力量,加人了粵三合會,被封為白扇(是三合會要職之一,屬軍師),後加入哥老會,被推為龍頭(山堂首領)。 [1] 
1900年,《中國日報》成為策劃起義的大本營。同年參加擬訂《平治章程》和支持惠州起義。惠州起義失敗,不少義士走避香港得到陳少白的安置。 [1] 
1903年,《中國日報》併入李紀堂辦的文裕堂印務公司,陳少白是公司的經理之一,仍負責報務。與此同時與程子儀、李紀堂等創辦天演公司,開辦彩南歌戲班,排演《文天祥殉國》、《六國朝宗》、《女兒英雄》等新戲,宣傳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1] 
1905年同盟會成立後不久,孫中山即派馮自由、李自重赴香港,與陳少白等共同商量組織香港同盟會分會。他們以興中會為基礎進行改組,吸收新同志參加,於秋冬間正式成立,會所設於《中國日報》社。眾舉陳少白為分會長,鄭貫公為庶務,馮自由為書記。香港分會一向兼管西南各省黨務軍務以及聯繫海外交通等,分會長一職責任重大。這一時期,陳少白的革命活動相當廣泛。他在反對美國取締華工苛約的抵制美貨運動中,任香港各界拒約會的顧問和談判代表。他支持港商陳席儒、陳賡虞、楊西巖等人組織的粵路股東維護路權會,反對粵督岑春煊將粵漢鐵路收歸官辦的決定,在《中國日報》上仗義執言。並常常親自為該會撰寫計劃、文電,備受讚佩。 [7] 
1906年8月,文裕堂印務公司破產,《中國日報》社改組,陳少白辭社長職,由新股東推馮自由為社長,陳仍負監督之責。陳同時辭同盟會分會長職,亦由馮繼任。 [7] 
陳少白此後熱衷於經營企業。1908年他因維護粵漢路權獲得酬金9000元,便以此款在九龍牛池灣購置田產十餘畝建農場,並築房屋移家居住。1910年他又任香港商工局顧問及四邑輪船公司司理。 [7] 
1908年幫助廣州西關的振天聲劇團赴南洋演出愛國劇目,受到僑胞的歡迎。 [1] 
1911年武昌起義,廣東獨立,任廣東都督府外交司長,數月後辭職,組建等航公司,首議由華人自組公司,懸掛中國旗,先收回外國人租賃的西堤聯興大碼頭一座,成立粵航公司,被推舉為總司理。公司購買法商公司哈德安、播寶兩輪,航行於廣州——香港。 [1] 
民國8年(1919)粵航公司停辦,陳少白把粵航公司的所有船隻賣給英國,返還本息,並出資購下聯興碼頭,在碼頭旁(今沿江西路)建一樓宇,名日“塔影樓”,作為事務所,在廣州時多居碼頭事務所中。 [1] 
1921年5月,孫中山重返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他受聘為總統府顧問,協助孫中山督師北伐。 [1] 
1922年辭職回故里,熱心家鄉建設。在新會外海鄉曾任民團保甲局長、鄉事委員會主席、新會第四區區長兼外海鄉鄉長等職,熱心整理鄉政,興修公路、籌辦中小學等,閒暇撰文吟詩。 [1] 
1930年被任命為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委員。晚年著有《興中會革命史要》、《興中會革命史別錄》等。 [1] 
1934年12月21日病逝於北平,國民政府下令為其舉行國葬。 [1] 

陳少白主要事蹟

陳少白投身革命

1895年,孫中山由檀香山回香港,在陳少白與陸皓東鄭士良等人的協助下,籌備成立香港興中會總部,並積極聯絡各地革命同志,擴大革命組織,因熟知香港輔仁文社社員楊衢雲、謝纘泰奉行的宗旨與興中會相同,遂吸收他們加入興中會。此後,相繼加入者有黃詠襄、徐善亭、朱貴等人。在此基礎上,孫中山召集香港興中會員,於同年2月21日成立香港興中會總部。陳少白充分發揮其文學才能,撰寫了大批宣傳興中會的文章,因此時人稱“所有宣傳文字,多出陳少白手筆”。香港興中會總部成立後,開會議定於同年10月26日在廣州舉義。 [5] 
會後,在廣州雙門底王氏家祠雲岡會所,陳少白協助孫中山創建了興中會廣州分會,對外以農學會為名,稱“中國非研究農學振興農業,決不足以致富強之理”,積極為起義做準備。不久,廣州起義的計劃泄露,清政府派兵鎮壓革命,陸皓東、丘四等革命黨人被殺害,香港興中會總部隨之解散。 [5] 
廣州起義失敗後,陳少白與孫中山、鄭士良等人同赴日本,自名服部次郎,通過日人曾根俊虎結識日本友人宮崎寅藏,繼續為革命奔走。陳少白還協助孫中山設立橫濱興中會,並幫助會長馮鏡如辦理會務,後因“陳少白不善交際,迄無起色”,引起興中會員的不滿。再加上甲午戰爭後,中日恢復邦交,馮鏡如、馮紫珊等人害怕牽連,遂請陳少白離開,陳少白只得搬到東京一日本朋友家中。1897年,孫中山重返日本。此時陳少白在台灣的日本友人邀他前去,陳少白也認為與其“兩人困守一方,無從發展”,還不如自己到台灣聯繫同志,擴大興中會組織,這個想法得到孫中山支持,陳少白遂離日赴台。此後,陳少白在台灣多方聯絡,與僑商容祺年、吳文秀、趙滿朝等人共同創辦了台灣興中會分會。 [5]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梁避地日本,陳少白與孫中山以大家均是清廷追捕之人,有意與之進行聯絡,康有為以“身受清帝衣帶詔”為由,拒絕與革命黨人相見。日人犬養毅遂約孫中山、陳少白、康有為、梁啓超四人到其寓所,商談合作計劃,康有為藉故沒有出席,孫、陳、梁三人詳細討論了雙方的合作計劃。不久,陳少白奉孫中山之命,親自訪問康有為寓所,痛陳“滿清政治種種腐敗,非推翻改造無以救中國”,勸説康梁放棄改良主張,共謀推翻清政府統治的革命大業。由於康有為堅持其勤王之説,對革命主張不予接受,雙方的合作計劃沒有成功。 [5] 
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門徒的改革志氣受挫,一部分人漸有與革命派合作之意,如梁啓超就認為“合作合宜”,只是礙於康有為的反對,不便有明顯表示。後梁啓超與歐榘甲接到康有為迅速赴美的指示,被迫離開日本,“孫康”合作的計劃,亦隨之瓦解。 [5] 

陳少白辦《中國日報》

1899年秋,陳少白奉孫中山之命到香港創辦《中國日報》。陳少白租下香港中環土丹利街,在日本購買了各類機械鉛字報刊工具。經過數月籌備,1900年初報紙正式刊行,因取“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之意而定名。 [6] 
作為興中會的宣傳喉舌,《中國日報》是第一份宣傳革命的報紙。在陳少白的主持之下,《中國日報》開創報界的先河,率先在報紙中改用短橫行排印,引得廣州、上海各地報刊爭相模仿。報紙開設了副刊版,稱為“諧部”,刊登小説、掌故、通俗易懂的詩歌等輕鬆詼諧的文字,同時譏諷時政。陳少白還主持出版了十日刊《中國旬報》,作為《中國日報》的補充。他克服了許多困難,對興中會初期的革命宣傳工作作出了貢獻。 [6] 
1900年夏,孫中山兩次乘船至港,召集陳少白、楊衢雲、鄭士良、史堅如等人在船上召開軍事會議,決定在惠州和廣州同時發難,由陳少白等在港負責接濟。《中國日報》社遂成為起義的大本營,革命黨人出入絡繹不絕。後起義失敗,不少革命人士逃到香港,陳少白也設法予以安置。 [6] 
由於起義和善後用款較多,《中國日報》社的開支十分困窘。1903年,《中國日報》併入李紀堂的文裕堂印務公司,暫時解決了財務問題,陳少白為公司經理之一,仍負責報務。1904年,陳少白針對保皇派徐勤在香港出版《商報》散佈保皇扶清言論,以《中國日報》為陣地與之鬥爭,發論十數篇文章進行批判。 [6] 
陳少白在主持《中國日報》的同時,與程子儀等創辦天演公司,在廣州海幢寺開辦採南歌戲班,排演《文天祥殉國》等新戲;又與黃詠台等創辦振天聲話劇社,為劇社編寫了《自由花》《賭世界》《鳴不平》等具有愛國主義和反封建內容的劇本,在民眾中鼓吹革命。 [6] 
當先生在港主辦《中國日報》時,每觀外人凌辱華人事件,恆覺憤憤。因此,常在報刊上作出正義主張,從而取得港僑的信仰,被公推為華商公局主任,負責辦理華商與外商交涉事件。乃將《中國日報》交由馮自由、胡漢民兩人接辦,只自任監督,專責局務。凡遇華商與外商發生糾紛,無不據理交涉,得到正當的解決。其最為港僑稱道者厥為向美國輪船公司交涉撤除侮辱華人牌示一事。緣美國輪船公司在港設立之初,曾在門首懸有“華人不準入內”的木牌,先生以其蔑視華人,辱及國體,特向該公司當事人提出嚴正質問,先生説:“你們外人是人,我們華人亦是人,既然同屬人類,何以特別歧視華人,限制入內,且你們經營的是對華貿易,何以歧視華人,不許進內接洽”等語,外商理屈詞窮,無法狡辯,才將牌示撤去。迄今久在香港經營有關業務的商人,料尚能省憶,具見先生不畏強權,善能維護國體,所以廣東光復後,得被選充為外交司長者,其亦有鑑於斯歟。 [4] 

陳少白致力實業

終先生一生,除在廣東光復時期,曾一度擔任過幾個月的外交司長外,到南北議和告成,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先生即擺脱官職,致力於交通事業,組織完全華人投資的粵航公司,收回外商租用之西堤聯興街口碼頭,向法商購買哈德安、播寶兩輪,懸中國旗行駛廣州至香港航線,為收回外航權之嚆矢。此外並與港商李煜堂組設上海保險公司,貫徹孫中山先生實業救國的主張。至1919年,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各參戰國亟待補充船舶,價值徒漲,各股東估計兩輪時值,遠遠超過原來購入價格,乃決議結束。各股東除得回本息外,利逾數倍。所遺西堤聯興碼頭,各董事多勸先生照公定價格承受,先生計算應分發起人及總司理的紅利,以及經手洽售哈德安、播寶兩輪應得的佣金,尚足抵價有餘,乃允為承受:並轉租與同安公司所屬東安、西安兩輪使用,而先生亦從此不再踏入政途。他常對其長女英娥説:“我前之捨死忘生,致力革命,不外為着推翻專制統治,建立民主政體,並不是為着個人顯達,今民主政權已經成立,此後富強之道,實業亦可,教育亦可,都是殊途同歸,不一定做官,才能導致國家於富強也”等語。又根據先生的堂弟恪勤説:先生常對我和他的胞弟軍凱、侄酒昌及外甥李我生數人訓勉説:“國民黨官員腐敗,沆瀣一氣,切不可為官,自污清白”,並以十二字訓勉後代,謂:“書可讀,不可仕,田可耕,不可置”等語。 [4] 

陳少白歷史評價

鄒魯:當興中會時代,中山每有計劃,多函商於先,積書盈篋,皆革命信史,民十二,滇軍踞粵,先生避地香港,旅失去,聞者惜之。庚子間,先生與同志史堅如之妹史憬然三姑婚,方定期合巹,而三姑死,其家人葬之於東郊外三望岡教會場。先生痛三姑歷助革命,壯志未償而死,為之撰銘勒碑,以彰之,至今讀之,使人有兒女英雄之感。 [2] 
蔣介石曾為其題寫輓聯:“艱難締造懷先進,淡薄襟期式國人。” [3] 

陳少白軼事典故

公元1931年,陳少白先生擔任外海鄉長期間,正陳濟棠主粵時代。當時廣東省公開承包煙、賭,規定哪些專營煙、賭業的商人要想在那個地方開煙、開賂,就先要向省財政廳投承哪個地方的所謂“防務”,並交清了餉金和當地駐軍的“保護費”,“才能正式開業。由於煙、賭可以經過向政府投承,就能夠成為合法公開,因此,在那個時候,省內各地的賭風極盛。 [8] 
陳少白先生日睹鄉間賭館林立,為害青年,嚴重影響鄉人生活和社會治安。他為了挽救深染不良惡習的青年子弟,因而決定在外海實行禁賭。當嚴禁族中子弟不推賭博的佈告張貼以後,便衣鄉勇手持藤鞭跟着就到各地賭館附近擔任警戒巡邏,遇見入賭館賭樽的青年子弟,暫不干涉制止。等到他們賭完之後,出了賭館不遠的地方,負貴警戒巡邏的鄉勇即上前指出他們違反禁令,須要一同到鄉公所見見“白叔”,講講道理。到了鄉公所以後,陳少白先生就親自和那些青年子弟講述賭,對自已、對家庭和對社會的危害,熱情地勸戒他們不要重犯,以妨墮落。這祥,禁賭措施經過執行了一段時間之後,染有賭博惡習的青年子弟為了避免麻煩,不敢再入賭館。從此,賭徒日漸減少,最後絕跡賭場。 [8] 

陳少白人際關係

祖先
陳倬(外海陳氏始祖) [11] 
父親
陳子橋(又名陳仁照) [11] 
母親
鄧氏 [11] 
叔父
陳夢南 [11] 
未婚妻
史憬然 [11] 
妻子
楊氏 [11] 
嚴氏 [11] 
張氏 [11] 
族兄
陳心夔 [11] 
陳翰周 [11] 
長兄
陳萃生(鄧氏所生) [11] 
大姐
陳瑞鈿(鄧氏所生) [11] 
三弟
陳軍海(早夭) [11] 
四弟
陳軍凱(鄧氏所生) [11] 
五妹
陳瑞華(鄧氏所生) [11] 
長女
陳英娥(楊氏所生) [11] 
長子
陳君景(楊氏所生) [11] 
次女
陳英德(楊氏所生) [11] 
次子
陳君廷(嚴氏所生) [11] 
三子
陳君濯(張氏所生) [11] 
外孫
陳慶康、陳慶超(長女陳英娥所生) [11] 
陳蠡、陳珮、陳鈺、陳瑞、陳璋 [11] 
好友
孫中山 [10] 

陳少白後世紀念

陳少白名人墓地

陳少白墓:1934年陳少白去世後,由國民黨元老居正扶靈柩南歸外海,葬在離故居不到1公里的茶庵寺後面的山上,並輓聯“千秋大業垂青史,一代高風想布衣”。 [3] 

陳少白名人故居

1888年與孫中山、尢列、關心焉等人的合影 1888年與孫中山、尢列、關心焉等人的合影
陳少白故居位於江門市江海區外海鎮南華里,佔地面積約2餘畝。原為其父親陳子橋所建,1927年和1934年陳少白按北京四合院形式兩次進行了重修,建成為一座佔地1204平方米的封閉式的院落。陳少白故居現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故居分兩處,隔河相望,以白橋連為一體。橋的一邊是“白園”,另一邊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居所。始建於1929年,自少白逝世後,其家居多旅居外地,樓宇日久失修,漸顯頹敗。1991年春,外海鎮政府對“白園”和園內的“莎蘿坪”、“粥鍋亭”、“瞻雲台”等建築,以及“三合院”和院內的“亞字樓”等都一一進行了修復,並在故居內設立“陳少白事蹟陳列館”,陳列大量名人字畫及歷史文物。使故居還其原貌,煥發青春。 [12] 

陳少白名人事蹟

一次梁啓超追隨康有為逃日本避難,恰孫中山也在日,中山以康梁亦為滿清壓迫,經此慘禍當能自省,乃請人約見。但康有為等人卻堅持以“大清子民”為念,要死保光緒帝,將孫中山看作是亂黨,拒絕合作,但隨着孫中山的反滿主張在日本華人中影響日益壯大,康有為拉攏孫中山的部下派梁啓超等人前去協商合作,但梁等人要求孫中山放棄原來主張加入他們的勤王運動,梁將孫中山、陳少白等人誆騙到他們的巢穴,忽然擺出香案祭出所謂光緒的衣帶詔要孫中山等人叩拜,孫拒絕,梁卻指使眾人不讓他們走,陳少白大怒,一把抓住梁啓超的衣領輪起左臂就是一記耳光,打得梁踉蹌幾步幾乎摔倒,接着一腳踢翻香案扯碎衣帶,曰“我乃堂堂炎黃子孫,豈做奴才拜此小丑,爾輩甘為滿洲奴者,可鄙!”嚇得康黨眾人皆退。 [13] 

陳少白名人軼事

公元1931年,陳少白擔任外海鄉長期間,正陳濟堂主粵時代。當時廣東省公開承包煙、賭,規定那些專營煙、賭業的商人要想在那裏開設煙、賭業的,就要先向省財政廳投承那個地方的所謂“防務”和交清餉金、“保護”費等,才可以正式開業。
陳少白所在的外海鄉也不例外,賭風盛行,賭館林立,如新橫街、舊橫街、騎樓街、燒豬巷……。陳少白目睹了這一切,為了當地的治安安穩,他決定在外海鄉範圍內實行禁賭宣傳教育。
列舉賭博的危害性事例,如果有族中青年進入賭館進行賭博,待賭完出賭館後,尾隨的便衣鄉勇就將他帶到“白叔”處進行教育,經過“白叔”教育過的賭徒,再也不敢進入賭館了,漸漸地,外海鄉這四條“賭街”的賭館由此而關閉。但承包賭館的商人不甘白白虧蝕本金,聯名往江門、廣州等地以破壞“防務”罪告發陳少白。廣州和江門會同派出專員來外海鄉調查瞭解此事,陳少白卻義正詞嚴地回答他們:“我一沒進賭館禁賭,二沒派人捉賭徒,他們憑什麼證據告我破壞你們的”防務“呢”?一句話,駁得專員目瞪口呆。“白叔”的這一舉措,是按照家教之方法對青年嗜賭者進行教育的一種新方法。
所以,省財政廳和當地駐軍(陳濟堂時代的第二軍香翰屏的防地)抓不到“白叔”的把柄,也無可奈何,只有不了了之。 [14] 
參考資料
  • 1.    廣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廣州市志 卷19 人物誌,廣州出版社,1996.12,第195頁
  • 2.    鄒魯著,中國國民黨史稿 下,東方出版社中心,2011.11,第1191頁
  • 3.    曾曉華著,鄉村路系列叢書 眷戀江門五邑橋鄉之旅,廣東旅遊出版社,2013.04,第94頁
  • 4.    廣東省政協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從辛亥革命到國民革命 孫中山文史資料精編 下,廣東人民出版社,2017.12,第793頁
  • 5.    孫昉,劉旭華著,洪門與辛亥革命叢書 海外洪門與辛亥革命 外一種:辛亥革命時期洪門人物傳稿,中國致公出版社,2011.11,第223頁
  • 6.    辛亥革命紀念館編,辛亥革命時期的廣東名人傳略,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4.12,第23頁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 人物傳》卷1 ,中華書局,2011年,第387頁。
  • 8.    江門市政協文史組,江門文史資料 第9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門市政協文史組,1983.10,第53頁
  • 9.    廣東省文史研究館,廣東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劉斯翰注,辛亥革命詩歌選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83.09,第53頁
  • 10.    陳少白:終身革命 不做大官不斂財  .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引用日期2023-09-22]
  • 11.    陳佔勤. 陳少白年譜[M]. 廣州: 嶺南美術出版社, 1999
  • 12.    陳少白故居  .江門市江海區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9-22]
  • 13.    盧潔峯編. “中山”符號[M].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1.10.25-26
  • 14.    江門市政協文史組. 江門文史資料 第9輯[M].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門市政協文史組, 1983.10.52-53
  • 15.    陳少白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9-2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