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寧

(明朝御史大夫)

鎖定
陳寧(?~1380),初名亮,明太祖賜名寧,湖廣長沙府茶陵腰陂東山(今湖南茶陵縣腰潞鎮東山村)人,官至左御史大夫,因參與胡惟庸案被誅殺,列入《明史·奸臣傳》。
全    名
陳寧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湖廣長沙府茶陵腰陂東山
逝世日期
1380年
主要成就
列入《明史·奸臣傳》
最高官職
左御史大夫
本    名
陳亮

陳寧生平經歷

陳寧嶄露頭角

元朝末年,陳寧是鎮江的小吏,“素抱經濟,以世亂無所於事。會四方兵起,寧乃間關走江表,擇真主以依。得太祖,遂杖策往謁焉。”陳寧跟隨朱元璋大軍至集慶(今江蘇南京),成為軍帥家的幕僚,為軍帥上書言事,“英辯疊出”,得到朱元璋的稱讚。朱元璋召見了陳寧,並以檄文測試他,詞意雄偉,於是啓用為江南行省掾吏。當時四方征戰,調兵文告紛繁,陳寧處理起來嚴謹從容,工作沒有耽擱,朱元璋更認為他有才幹。

陳寧仕途坎坷

陳寧奉命到已投降的淮安徵兵,到高郵時被張士誠的部隊活捉。陳寧大聲爭論不屈,後釋放歸還,升任廣德知府。當地發生旱災,陳寧代民請願免除租税,沒有得到批准。於是陳寧親自進京,上奏朱元璋道:“民間饑荒如此,還徵税不已,這是為張士誠驅趕百姓。”朱元璋説:“爾乃膽大,敢為此言耶”,於是答應他的要求。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任樞密院都事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任提刑按察司僉事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升任浙東按察使。升任中書參議的時候,有小吏告發陳寧的過錯,朱元璋親自審問,陳寧招認,並在應天監獄中呆一年。
吳元年(1367年),冬盡將決,朱元璋惜其才,命諸將數其罪而赦免,貶任太倉市舶提舉
洪武元年(1368年),召拜司農卿,升任兵部尚書
洪武二年(1369年),出任松江知府,治理嚴厲,清除了積年弊病。改任山西行省參政。召拜參知政事,知吏、户、禮三部事。明太祖賜名“寧”。歷任中書省右丞

陳寧涉案被誅

洪武三年(1370年),因事獲罪,貶任蘇州知府。改任浙江行省參知政事,沒有上任,得到胡惟庸的推薦,復召為御史中丞
洪武六年(1373年)正月丙午,同宋濂拜甘露。一日,明太祖駕臨東閣,脱下帽子梳頭。陳寧跟侍御史商皓進閣報告工作,明太祖看到他倆,就移步進便殿,叫人阻止陳寧不要進來。梳頭完畢,整理好帽子出了東閣,才命令進見。同年,命兼領國子監事。不久,拜右御史大夫。八月,派他祭奠先聖先師。丞相胡惟庸、參政馮冕、誠意伯劉基不陪同祭祀卻領了祭肉,明太祖因陳寧不檢舉報告,也停了他半個月的薪水。從這以後,不參加祭祀的人不發放祭肉。
洪武九年(1376年)八月,同汪廣洋參奏韓國公李善長説:“李善長位為太師,爵以上公,禮命之榮,冠乎文武。子李祺復娶公主,乃佯為愚戇,孤恩失禮,請置刑典,以致厥罪。”於是李善長父子赤足等待罪罰,明太祖下令釋放他們。加陳寧為榮祿大夫,晉升御史大夫。
胡惟庸與陳寧串通密謀,閲天下軍馬籍,令都督毛驤錄取衞士劉遇賢及亡命魏文進等為心腹,説:“吾有所用爾也。”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甲午,胡惟庸案爆發,御史中丞塗節告發陳寧附和丞相胡惟庸,陳寧被處死。 [1-3] 

陳寧人物軼事

陳寧有才能魄力,但性情嚴酷刻薄。他在蘇州徵收賦税煩細嚴峻,曾燒紅了鐵烙人皮膚。官民深受其苦,稱他為“陳烙鐵”。等到處在高級官吏的位子上,更加追求威嚴。明太祖曾批評過他,陳寧不改。他的兒子陳孟麟也多次勸誡,陳寧惱怒了,捶打兒子幾百下,打死了。明太祖十分不滿他不講人性,説“陳寧對自己的兒子都這樣,對於君父會有什麼心腸呢!”陳寧聽説後很害怕,就跟胡惟庸串通密謀。 [1-2] 

陳寧史料記載

明史·卷三百八·列傳第一百九十六·奸臣》 [1]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四·御史大夫陳寧傳(廖道南)》 [2] 

陳寧人物評價

明史》:寧有才氣,而性特嚴刻。 [1] 
明太祖:昨日江湖散客,今朝我國名臣。問是誰家之子,茶陵東山陳寧。 [3] 
宋濂:賦資穎拔,稟識剛明,寤寐韋經,欲明體以適用參錯諸務,務思致君以澤民。 [2] 
廖道南:凡朝廷制度,鹹預稽詳。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