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官莊戰役

鎖定
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華東野戰軍在中原野戰軍等部的協同配合下,在豫皖蘇三省交界的重要節點陳官莊鄉,採取包圍壓縮、圍而不攻、誘降瓦解、分進兜擊等戰法,對國民黨軍杜聿明集團發動了一次村落攻堅戰。此役,全殲國民黨軍第2、第13兵團共26萬餘人,活捉國民黨軍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標誌着淮海戰役的勝利結束,為全國解放奠定了堅實基礎。 [1] 
名    稱
陳官莊戰役
發生時間
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
地    點
陳官莊
參戰方
國民黨軍、中國人民解放軍
結    果
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
傷亡情況
全殲國民黨第2、第13兵團
俘虜杜聿明
主要指揮官
粟裕
杜聿明

陳官莊戰役戰役背景

淮海戰役期間,蔣介石面對戰局失利,黃維兵團又處於被圍殲的困境,為挽救敗局,計劃再從武漢抽調5個軍,但除蔣系第20第28軍外,白崇禧拒調其他3個軍。蔣介石一籌莫展,於11月28日電召杜聿明到南京商討對策,採納了杜的建議,決定撤離徐州,避開徐州以南華野防禦正面,從徐州西南經蕭縣、永城南下,先解黃維兵團之圍,然後會合黃維兵團一起南撤。劉峙率“剿總”少數人員飛赴蚌埠,指揮李、劉兵團北進接應杜聿明集團和配合黃維兵團突圍
中央軍委、毛澤東在蔣介石決定放棄徐州的同一天,即11月28日已判斷杜聿明有放棄徐州,向武漢或兩淮方向逃竄的可能,指示總前委預作準備。總前委令華野以一部參加圍殲黃維兵團和監視蚌埠李、劉兵團,主力轉為準備對付徐州撤逃之敵,華野首長立即採取措施,加強對徐州之敵的監視,並於11月30日發佈《全當面之敵,爭取淮海戰役全勝》的政治動員令,要求各部隊做好連續作戰的思想、組織準備,以我們的戰鬥勝利,爭取全國勝利提早到來
陳官莊戰役
11月30日,杜聿明令孫元良、李兩兵團在前,邱清泉兵團後,加上國民黨黨政人員和裹脅的部分學生,約30萬人,由徐州沿徐(州)永(城)公路向西南方向撤退。華野首長髮現敵棄城西撒,即令第1、2、34、8、9、10、11、12和魯中南、兩廣等11個縱隊和冀魯豫軍區獨立第1、3旅,採用多路多梯隊平行追擊,和尾追及多次超越攔擊相結合的戰法,實施猛追猛打,堵截抓住杜聿明集團。渤海縱隊於12月1日進佔徐州。各部隊在“路標就是路線,槍聲就是目標,追得上就是勝利”、“不讓敵人逃向江南,徹底乾淨消滅它”等口號鼓舞下,不顧敵機轟炸,不怕勞累艱難,多路齊頭並進,勇猛追擊。蔣介石恐杜聿明一意向西南逃跑避戰,坐視黃維兵團被消滅,當杜率部退到永城東北的孟集、李石林、袁圩一線時,12月3日又手令杜聿明改變方向,向濰溪口方向攻擊,接應黃維兵團。 [3]  杜聿明即採用三面掩護一面突擊的戰法,向南攻擊,企圖與蚌埠北援的李延年兵團協力解救黃維,但遭到華野各部堵擊。經過3天的勇猛追擊,華野共殲敵兩萬人,俘敵1.4萬餘人,於12月4日拂曉,將集團包在永城東北的陳官莊、青龍集、李石林地區。5日,杜明召集邱、李、孫研究突圍辦法,未向蔣介石報告即自行決定當日黃昏各兵團同時各自向河以南突圍隨後,杜聿明怕突圍失敗,擔負責任,又取消了自行突圍的決定。但孫元良已搶先於當晚向西南突圍,其主力即被華野第8縱隊和冀魯豫軍區、豫皖蘇軍區地方武裝分別殲滅於永城附近之黃瓦房、張老窩和毫縣地區,殘部縮回包圍圈內,孫元良率少數隨從人員逃脱。蔣介石一再督令杜聿明向南攻擊前進,以解黃維兵團之圍。12月7日至10日,杜集團數次以其主力在坦克重炮掩護下,向東南方向突圍,均未得逞,傷亡不斷增加,陣地逐漸縮小,遂即調整部署,固守待援。 [2] 

陳官莊戰役戰役過程

殲滅黃維兵團後,被圍困在陳官莊地區的杜聿明集團,已陷入孤立無援的絕境。此時華北戰場我軍已發起平津戰役。中央軍委決定對杜聿明集團兩星期內不作最後殲滅之部署,使蔣介石難下從平津撤軍的決心,以利於實現抑留全殲傅作義集團於華北戰場,12月16日中央軍委指示總前委和華野“我包圍杜聿明各部,可以10天時間休息,整並集中華野全力,然後發起攻擊”,“向杜、邱、李連續不斷地進行政治攻勢”。華野根據中央軍委指示,決定擔任圍困杜聿明集團的各縱隊於16日轉入戰場休整。以後又根據中央軍委指示,延長休整時間到1949年1月初。休整期間,各部隊進行了以下各項工作:
第一、恢復和整頓戰鬥組織,提拔補充幹部,並從地方動員一批幹部參軍,充實基層。將18個地方團升級編入野戰軍,動員翻身農民參軍和補充大批新解放戰士,充實兵員。通過訴苦和團結互助教育,從思想上組織上進一步鞏固部隊。
第二、深入進行1年左右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形勢教育,學習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1949年元旦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使指戰員提高認識,樹立決戰到底的信心與決心。廣泛開展立功創模運動,通過火線入黨、火線評功等各種形式激勵部隊鬥志。
第三、開展羣眾性的對敵政治攻勢,廣播毛澤東為前線司令部寫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通過廣播喊話、發射傳單、釋、送飯等多種形式瓦解敵軍。被圍之敵處於連日大雪,空投中斷,飢寒交迫的困境。在我軍強大的政治攻勢下,大批士兵和下級軍官、整連整營攜槍來降。從12月16日至1949年1月5日20天中,向我軍投誠者達14萬餘人。
第四、開展軍事民主,召開“諸葛亮會”,發動羣眾獻計獻策,擺沙盤論戰法,討論作戰方案和對付敵坦克、地堡及毒氣等方法。針對敵人防禦特點,進行敵前練兵。同時,展開規模巨大的近迫作業,為總攻作充分準備。
第五、各級支前組織和軍隊後勤部門,向前線運送大批糧食、副食品、彈藥和藥品。並在以陣地為家過好新年的號召下,改善伙食,搞好戰壕生活。
杜聿明集團內無糧彈,外無援兵。12月20日起雨雪連綿,天寒地凍空投困難。偶爾空投一些食品,官兵爭搶,甚至相互殘殺。不少官兵宰殺驟馬充飢。大批傷病員凍死、餓死無人過問。官兵驚慌不安,悲觀絕望。許多高級將領包括杜聿明在內,一籌莫展,終日情緒消沉、沮喪,但仍執迷不悟,拒絕投降,企圖在獲得大量空投物資後,以空軍轟炸、施放毒氣作掩護,率部突圍。
華野各縱隊經過20天休整,充實兵員,補足糧彈,總結經驗,鼓足士氣,做好了總攻準備。此時,平津前線已完成對傅作義集團的戰略包圍和戰役分割,“驚弓之鳥”變成“籠中之鳥”。1949年1月初,經中央軍委批准,華野決定以10個縱隊和軍區部隊組成東、北南3個突擊集團,向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擊。東集團由第3、4、10、渤海縱隊及冀魯豫軍區第1、3旅組成,由宋時輪、劉培善指揮,向敵東部陣地攻擊;北集團由第19、12縱隊組成,由譚政林、王建安指揮,由北向西南攻,南集團由第2、8、11縱隊組成,由韋國清、吉洛指揮,南向東北攻擊。另以第67、13、魯中南、兩廣等縱隊,第35軍,豫皖蘇獨立旅(指揮騎兵團),及冀魯豫3分區部隊,為外圍攔截部隊,攔截可能突破之敵。
中野部隊按照中央軍委指示,集結在宿縣、蒙城、渦陽地區休整,進行戰鬥總結,抓緊補充兵員,溶化俘虜,調整戰鬥組織,並擔任戰役總預備隊,隨時準備加入對杜聿明集團作戰或阻擊蚌埠北援之敵1949年1月6日下午3時30分,華野按照預定部署,在猛烈炮火掩護下,向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突擊部隊像一把把鋒利刀,從各個方向勇猛插入敵縱深。當日晚,即攻克敵人13個村落據點,1萬餘人7日又攻克李彌兵團司令部駐地青龍集等20多處據點,滅李兵團主力,以及邱清泉兵團的第72軍大部,李彌率殘部逃向邱清泉兵團防地。我軍強大攻勢,迫使杜聿明收縮兵力調整部署,妄圖伺機突圍。8日,華野總結前兩天作戰經驗,調整部署。9日,在更猛烈的炮火掩護下,再次發起攻擊。杜聿明集團殘部在飛機掩護下,施放毒氣,拼命反撲,企圖奪路西竄。華野東集團攻擊部隊,以猛打猛衝的動作,在北集團配合下,迅速攻入敵指揮中心陳官莊陣地。殘敵失去指揮,陷入混亂狀態,紛紛向我軍投降,敵6輛坦克突出重圍向西逃竄,被我騎兵團追獲。10日下午,肅清殘敵,戰鬥結束。杜聿明被生俘,邱清泉被擊斃,李彌潛逃,淮海戰場上兵力最多,包括蔣介石“王牌”第5軍在內的最後一個重兵集團,全部就殲。 [2] 

陳官莊戰役戰役結果

活捉杜聿明 活捉杜聿明
戰役第3階段,華野經過20多天的戰場休整後發起總攻,僅經4夜激戰,就全部、乾淨、徹底地殲滅了包圍圈裏的敵軍。這一段共殲敵1個“剿總”前進指揮部、2個兵團部(不含孫元良兵團)、8個軍部、22師、1個騎兵旅,共計17.6萬餘人。至此,淮海戰役勝利結束。 [2] 
參考資料
  • 1.    陳官莊戰役:戰壕中迎新年 - 中國軍網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23-03-01]
  • 2.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淮海戰役:解放軍出版社,1991:25-27
  • 3.    杜聿明:《淮海戰役始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淮海戰役親歷記》編審組編,淮海戰役親歷記 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中國文史出版社,1983.06,第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