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安

(東晉十六國時期名將)

鎖定
陳安(?~323年),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人,東晉十六國時期名將。 [17] 
陳安原為西晉南陽王司馬模帳下都尉,勇猛異常,作戰時左手持七尺大刀,右手拿丈八蛇矛,平素厚待屬下將士,能夠與他們同甘共苦。司馬模死後,陳安投奔司馬模之子司馬保,受到司馬保的寵幸,後遭司馬保部將張春刺殺,陳安受傷逃回隴城。之後又投降前趙、成漢。永昌元年(322年),陳安攻打成漢,攻克汧城。隴上氐族、羌族部落都歸附陳安,陳安擁兵十多萬,自稱大都督、大將軍,雍、涼、秦、梁四州州牧、涼王。
太寧元年(323年),陳安被前趙擊敗並斬首。 [16] 
所處時代
東晉十六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成紀
逝世日期
323年
主要成就
自立為涼王,統領雍、涼、秦、梁四州
本    名
陳安

陳安人物生平

陳安初為都尉

陳安初為南陽王司馬模的帳下都尉
晉懷帝永嘉五年(311年),當時司馬模擔任徵西大將軍、都督秦、雍、梁、益四州諸軍事,鎮守關中。關中地區發生嚴重饑荒,出現人吃人的現象,再加上疾病瘟疫,盜賊公然作惡。司馬模的力量不能控制,因此其兄東海王司馬越上表朝廷徵召司馬模回朝擔任司空,司馬模採納謀臣淳于定的建議不接受徵召。上表派遣長子司馬保西中郎將東羌校尉,鎮守上邽(今甘肅天水),秦州刺史裴苞拒絕司馬保。司馬模派陳安率眾攻打裴苞,裴苞逃到安定,投奔安定太守賈疋 [1]  同年,晉懷帝被前趙俘虜,司馬模也戰敗被殺。司馬保繼承南陽王的爵位。

陳安自稱刺史

晉愍帝建興三年(315年),陳安投奔司馬保。司馬保命令陳安統率精兵勇士一千餘人去討伐羌人,司馬保對陳安寵幸待遇優厚。司馬保的部將張春等人妒忌,誣陷陳安有二心,請求除掉他,司馬保不同意。張春等人就埋伏刺客刺殺陳安,陳安受傷,逃回隴城,但仍持續對司馬保進貢不絕。 [2] 
晉元帝太興二年(319年),司馬保自稱晉王,陳安亦自稱秦州刺史,先後投降前趙、成漢,並開始派兵攻打司馬保。司馬保逃往南安祁山,前涼君主張寔派遣韓璞率領步兵、騎兵五千救援司馬保,陳安於是退守綿諸,司馬保回到上邽。不久,陳安再次率軍進逼司馬保,張寔派部將宋毅前涼救援,陳安於是退軍。 [3] 
太興三年(320年),司馬保被部將張春、楊次所殺 [4]  ,司馬保死後無子,張春立宗室子弟司馬瞻為南陽王世子,自稱大將軍。司馬保的部眾離散,逃奔到前涼的有一萬多人。陳安上表劉曜,請求征討司馬瞻、張春等人。劉曜任命陳安為大將軍,進攻司馬瞻、張春等人。張春逃奔枹罕,司馬瞻投降陳安,陳安把司馬瞻送交劉曜,劉曜將他殺死。陳安又抓住揚次,在司馬保靈柩前將他斬首,用來祭奠司馬保。陳安用對待天子的禮節把司馬保安葬在上邽。 [5-6] 

陳安背叛前趙

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年),陳安請求朝見劉曜,劉曜因病推辭不見。陳安發怒,以為劉曜已經去世,就縱兵大肆劫掠後返回。劉曜病情沉重,只能乘坐馬車返回,派部將呼延寔隨後監護輜重。陳安在半路截擊,抓獲呼延寔,對呼延寔説劉曜已死,要和他共創大業。呼延寔叱罵説:“你接受別人的寵愛、俸祿卻又背叛他,自己瞧瞧你的智能哪點比得上主上?我看你的首級不久將會懸掛在上邽街市示眾,還談什麼大業!你應該快快殺了我?”陳安發怒,殺死呼延寔,讓呼延寔的長史魯憑參軍。陳安派其弟陳集率領三萬騎兵追襲劉曜,遭到衞將軍呼延瑜的反擊,陳集被殺。陳安於是回到上邽,派部將攻克汧城。隴上的氐族羌族部落都歸附陳安。 [7] 

陳安開國殺賢

陳安擁有兵眾十多萬,自稱大都督假黃鉞、大將軍,雍、涼、秦、梁四州州牧和涼王,任命趙募為相國。魯憑對着陳安大哭説;“我不忍心看你死!”陳安發怒,命令將他斬首。魯憑説:“死亡本是我份內之事。把我的頭懸掛在上邽街市,我要觀看前趙斬殺陳安!”陳安於是將其殺死。劉曜聽説此事,悲慟地大哭,説:“賢人是民眾的寄望所在。陳安在應當求賢而用的時候卻多殺賢人,我由此得知他不會有什麼作為。” [7] 

陳安被擒斬首

太寧元年(323年)六月,陳安在南安圍困前趙的徵西將軍劉貢,休屠王石武自桑城率領軍隊趕來上邽救援,和劉貢合擊陳安,給予重創。陳安收攏殘餘騎兵八千人,敗逃退守隴城。七月,劉曜親自率軍圍攻隴城,另遣軍隊圍困上邽。陳安頻頻出戰,屢遭敗績。前趙右軍將軍劉幹攻克平襄,隴上許多縣都投降前趙。陳安留下部將楊伯支姜衝兒堅守隴城,自己率精鋭騎兵突圍,逃奔陝中。劉曜派將軍平先等人追擊。陳安左手揮舞七尺大刀,右手運起丈八蛇矛,一旦敵人接近就刀、矛同時揮動,每次都能殺死五、六人。追敵稍遠,便左右馳騁一邊發箭,一邊退走。平先也是勇武敏捷如飛,和陳安搏戰,三次交手,才奪下陳安的蛇矛。適逢天色近暮,大雨滂沱,陳安便丟棄馬匹,和左右侍從藏匿於山中。前趙士兵四處搜索,不知其所在。第二天,陳安派部將石容覘窺察趙兵動向,被前趙輔威將軍呼延青人抓獲。呼延青人拷打石容覘,詢問陳安的藏身之處,石容覘始終不肯説,被呼延青人殺死。雨停以後,呼延青人發現蹤跡,在山澗的彎曲處抓住陳安,當即斬首。 [8] 

陳安軼事典故

陳安自幼慷慨,讀書時仰慕三國名將許褚,於是自字虎侯。 [15] 

陳安後世紀念

陳安善於撫慰軍中將士,和他們同甘共苦。陳安死後,隴上人想念他,因此為他作一首《壯士之歌》 [9]  :“隴上壯士有陳安,驅幹雖小腹中寬,愛養將士同心肝。䯀驄父馬鐵瑕鞍,七尺大刀奮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盤,十蕩十決無當前。戰始三交失蛇矛,棄我䯀驄竄嚴幽,為我外援而懸頭。西流之水東流河,一去不還奈子何!”{馬聶}驄就是傳説中陳安的坐騎。劉曜聽到這首歌后十分感傷,因此命人傳唱。 [10] 
後來唐朝的大詩人李白,也做了一首詩《雜歌謠辭·司馬將軍歌(代隴上健兒陳安)》來讚美陳安:“狂風吹古月,竊弄章華台。北落明星動光彩,南征猛將如雲雷。手中電曳倚天劍,直斬長鯨海水開。我見樓船壯心目,頗似龍驤下三蜀。揚兵習戰張虎旗,江中白浪如銀屋。身居玉帳臨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細柳開營揖天子,始知灞上為嬰孩。羌笛橫吹阿嚲回,向月樓中吹落梅。將軍自起舞長劍,壯士呼聲動九垓。功成獻凱見明主,丹青畫像麒麟台。”

陳安歷史評價

劉曜:“賢人,民之望也。陳安於求賢之秋而多殺賢者,吾知其無所為也!” [11] 
資治通鑑》:“安善撫將士,與同甘苦,及死,隴上人思之,為作《壯士之歌》。” [11] 

陳安史籍記載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 [12] 
《晉書·卷一百三·載記第三》 [13] 
資治通鑑·卷九十一》 [14] 
《資治通鑑·卷九十二》 [11] 

陳安家庭成員

弟:陳集,永昌元年(322年)在追擊劉曜時被衞將軍呼延瑜所殺。
參考資料
  • 1.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時關中饑荒,百姓相啖,加以疾癘,盜賊公行。模力不能制,乃鑄銅人鐘鼎為釜器以易谷,議者非之。東海王越表徵模為司空,遣中書監傅祗代之。模謀臣淳于定説模曰:“關中天府之國,霸王之地。今以不能綏撫而還,既於聲望有虧,又公兄弟唱起大事,而並在朝廷,若自強則有專權之罪,弱則受制於人,非公之利也。”模納其言,不就徵。表遣世子保為西中郎將、東羌校尉,鎮上邽,秦州刺史裴苞距之。模使帳下都尉陳安率眾攻苞,苞奔安定。太守賈疋以郡迎苞,模遣軍司謝班伐疋,疋退盧水。
  • 2.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模之敗也,都尉陳安歸於保,保命統精勇千餘人以討羌,寵遇甚厚。保將張春等疾之,譖安有異志,請除之,保不許。春等輒伏客以刺安,安被創,馳還隴城,遣使詣保,貢獻不絕。
  • 3.    《資治通鑑·卷九十一》:南陽王保自稱晉王,改元建康,置百官,以張寔為徵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陳安自稱秦州刺史,降於漢,又降於成。上邽大飢,士眾困迫,張春奉保之南安祁山。寔遣韓璞帥步騎五千救之;陳安退保綿諸,保歸上邽。未幾,保復為安所逼,寔遣其將宋毅救之,安乃退。
  • 4.    《資治通鑑·卷九十一》:晉王保將張春、楊次與別將楊韜不協,勸保誅之,且請擊陳安;保皆不從。夏,五月,春,次幽保,殺之。
  • 5.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無子,張春立宗室司馬瞻奉保後。陳安舉兵攻春,春走,瞻降於安,安送詣劉曜,曜殺之。安迎保喪,以天子禮葬於上邽,諡曰元。
  • 6.    《資治通鑑·卷九十一》:保無子,張春立宗室子瞻為世子,稱大將軍。保眾散,奔涼州者萬餘人。陳安表於趙主曜,請討瞻等。曜以安為大將軍,擊瞻,殺之;張春奔枹罕。安執楊次,於保柩前斬之,因以祭保。安以天子禮葬保於上邽,諡曰元王。
  • 7.    《資治通鑑·卷九十二》:秦州刺史陳安求朝於曜,曜辭以疾。安怒,以為曜已卒,大掠而歸。曜疾甚,乘馬輿而還。使其將呼延寔監輜重於後,安邀擊,獲之,謂寔曰:“劉曜已死,子尚誰佐!吾當與子共定大業。”寔叱之曰:“汝受人寵祿而叛之,自視智能何如主上?吾見汝不日梟首於上邽市,何謂大業!宜速殺我!”安怒,殺之,以寔長史魯憑為參軍。安遣其弟集帥騎三萬追曜,衞將軍呼延瑜逆擊,斬之。安乃還上邽,遣將襲汧城,拔之。隴上氐、羌皆附於安,有眾十餘萬,自稱大都督、假黃鉞、大將軍、雍、涼、秦、梁四州牧、涼王,以趙募為相國。魯憑對安大哭曰:“吾不忍見陳安之死也!”安怒,命斬之。憑曰:“死自吾分,懸吾頭於上邽市,觀趙之斬陳安也!”遂殺之。曜聞之,慟哭曰:“賢人,民之望也。陳安於求賢之秋而多殺賢者,吾知其無所為也!”
  • 8.    《資治通鑑·卷九十二》:陳安圍趙徵西將軍劉貢於南安,休屠王石武自桑城引兵趣上邽以救之,與貢合擊安,大破之。安收餘騎八千,走保隴城。秋,七月,趙主曜自將圍隴城,別遣兵圍上邽。安頻出戰,輒敗。右軍將軍劉幹攻平襄,克之,隴上諸縣悉降。安留其將楊伯支、姜衝兒守隴城,自帥精騎突圍,出奔陝中。曜遣將軍平先等追之。安左揮七尺大刀,右運丈八蛇矛,近則刀矛俱發,輒殪五六人,遠則左右馳射而走。先亦勇捷如飛,與安搏戰,三交,遂奪其蛇矛。會日暮雨甚,安棄馬與左右匿於山中;趙兵索之,不知所在。明日,安遣其將石容覘趙兵,趙輔威將軍呼延青人獲之,拷問安所在,容卒不肯言,青人殺之。雨霽,青人尋其跡,獲安於澗曲,斬之。
  • 9.    《資治通鑑·卷九十二》:安善撫將士,與同甘苦,及死,隴上人思之,為作《壯士之歌》。
  • 10.    《晉書·卷一百三·載記第三》:安善於撫接,吉凶夷險與眾同之,及其死,隴上歌之曰:“隴上壯士有陳安,驅幹雖小腹中寬,愛養將士同心肝。驄父馬鐵瑕鞍,七尺大刀奮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盤,十蕩十決無當前。戰始三交失蛇矛,棄我驄竄嚴幽,為我外援而懸頭。西流之水東流河,一去不還奈子何!”曜聞而嘉傷,命樂府歌之。
  • 11.    《資治通鑑·卷九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4-01]
  • 12.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4-01]
  • 13.    《晉書·卷一百三·載記第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4-01]
  • 14.    《資治通鑑·卷九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4-01]
  • 15.    堯山堂外紀·卷十八·六朝(前趙、後趙、前涼、秦、燕、後涼、北涼)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9-16]
  • 16.    門巋主編;王岫,王連升,孫香蘭等副主編.二十六史精要辭典 上.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3.第980-981頁
  • 17.    熊武一,周家法總編;卓名信,厲新光,徐繼昌等主編.軍事大辭海上.北京:長城出版社.2000.第17期31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