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子豐

(中國河北籍藝術家)

鎖定
陳子豐 [7]  ,男,1983年出生於河北邢台, 200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學院獲學士學位, 201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學院獲碩士學位, 任教於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現工作生活於北京。
中文名
陳子豐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河北邢台
出生日期
1983年8月
畢業院校
中央美術學院
職    業
教師
代表作品
出擊、戰士、開合No.1
主要成就
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

陳子豐藝術風格

陳子豐以傳統水墨畫的形態和理論為“體”,以創新性的水彩、丙烯、塗鴉、噴漆、抽象拼貼畫等技法,以及霓虹燈條、氣球裝置、動態影像等媒介為“用”,重塑中國畫在現代語境中的個性化、趣味化藝術表達。從怪誕的巨人形象,到繽紛色彩和璀璨寶石,乃至文字傳播媒介上的塗鴉和運用聲、光、電的裝置藝術,都成為了陳子豐對於“氣韻生動”和“應物象形”等中國古典水墨繪畫藝術理論的具象表達。
“個性化”是陳子豐藝術創作的核心,是他令中國畫本體在新時代重新煥發生命力的方法。參展作品以具有鮮明個人風格和審美意趣的線條與色彩為觀眾帶來“筆墨”的全新創作模式和視覺體驗。對於這位80後藝術家來説,每一件作品都是其自我觀照的呈現。“水墨”不再是一成不變的丹青生宣,而是成為了一個具有無限可能的載體,和畫家個人經驗、情感和魅力的外延。
陳子豐強調“人”在藝術創作中的存在與價值——藝術離不開“人”的直接參與,當我們失去了對周圍的感知,“藝術”就變成了可以被數據和機器所代替的“技術”。陳子豐堅信,以“人”的視角為命題、彰顯“人”的價值與力量、迴歸到以“個人”角度認知世界,是傳統國畫在當今時代的出路。通過在多元媒介上留下創作痕跡,陳子豐記錄了自己在不同階段的生命軌跡,重塑了水墨在當代語境中的立體豐饒。他的繪畫表現形式是多樣的,精神內涵是豐富的,具有某種“意象性”。在他繪畫中表現出來的筆意和筆趣完全是基本功紮實的體現,更是在經驗與功力的深化中,藝術修養與天資的即興發揮和自然流露。畫家在生活中創作,創作也是畫家的生活。畫家通過繪畫創作表達自己的情感、對生活的熱愛和真誠,在最平常的生活中與造型相遇。而新的造型觀念的孕育,往往建立在時代最新思維意識等現代文明基礎之上。思想觀念的交迭與更新,才可能接受現代潮流,亦或被潮流所接受。任何新形式的出現都有一個從試驗到成熟的過程,對此我們應報以積極的態度。

陳子豐藝術履歷

陳子豐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21年
閣樓上的巨人—陳子豐作品展,無同空間 [2] 
長沙,中國
2021年
重塑體用—陳子豐作品展 ,北京壹美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9年
新枝陳子豐當代水墨展 ,深圳會展中心
深圳,中國
2019年
撥雲見日—陳子豐作品展,淮安市美術館 [3] 
淮安,中國
2017年
碎念與帝國—王煜/陳子豐雙個展,賢空間
北京,中國

陳子豐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21年
陽和啓蜇—當代水墨的四種狀態,春美術館
上海,中國
倚湖山—關於傳統的當代想象,湖州市美術館
湖州,中國
2020 年
風暴山谷—如何避免風摧毀一個虛構社區,無同空間
長沙,中國
2019年
墨分五色—中國當代80後水墨藝術展,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 [4] 
武漢,中國
藝術合肥—獨角獸當代藝術季,合肥當代藝術館 [5] 
合肥,中國
建國70週年國家重大題材作品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8年
寫意中國—2018中國國家畫院青年畫院作品展, 國家畫院美術館
北京,中國
百年榮耀 文脈傳薪 —中國畫學術邀請展 ,國家畫院美術館
北京,中國
學院中國畫教師作品展, 炎黃美術館
北京,中國
悲鴻YOUNG-青年藝術家推廣項目, 山水美術館
北京,中國
平行—多元暨中西方藝術家聯展, 上海畫廊
上海,中國
學院新方陣第11屆年展,政協文史館
北京,中國
圖像的現場—當代水墨新鋭邀請展,桂林市花橋美術館
桂林,中國
後傳統的告白—當代水墨作品邀請展, 中華世紀壇
北京,中國
2017年
東方物語—亞洲青年藝術邀請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中英文化藝術交流展,利物浦大學維多利亞美術博物館
利物浦,英國
學院新方陣十年展
北京,中國
4k—若啃肉青年藝術邀請展, 北京達美藝術中心
北京,中國
東方物語—亞洲青年藝術邀請展, 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學院新方陣十年展 [6] 
北京,中國
漢意—中國當代水墨國際邀請展, 紐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紐約,美國
2016年
對化—當代藝術平行展,山水美術館
北京,中國
學院新方陣2016年,天大雲華美術館
北京,中國
青年藝術沙龍展第一回—藝術家如何自我療傷,三為藝術空間
北京,中國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2016青年美術家作品邀請展,國家畫院美術館
北京,中國
敞開視野—水墨生態,威海美術館
山東,中國
中國未來—水墨新禮樂青年藝術家提名展,金陵美術館
南京,中國
關注的力量—青年水墨作品展
北京,中國
水墨新浪—當代中國畫青年藝術家年度提名展,杏壇美術館
北京,中國
2180中國畫邀請展第二回,養墨堂美術館
南京,中國
2015年
畫語境—2015水墨邀請展,李可染畫院美術館
北京,中國
學院新方陣—2015,天大雲華美術館、滄州美術館
北京、滄州 ,中國
以心接物—走進學院2015全國高校青年教師中國畫作品展,國家畫院美術館
北京,中國
時代的趨流—青年水墨畫家邀請展,天大雲華美術館、滄州美術館
北京、滄州 ,中國
新青年—新水墨中國畫展,團城藝術館
北京,中國
2180—中國畫邀請展,養墨堂美術館
南京,中國
紙本水墨—80後中國水墨畫家的批評與自辯,正觀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4年
實驗與嬗變學術邀請展 ,朱紀瞻美術館
上海,中國
八零水墨記,美和苑美術館
杭州,中國
唐風傳承—唐勇力工作室十一人作品展,中國民族藝術館
北京,中國
學院新方陣2014年度展 ,北京巔峯藝術中心
北京,中國
2013年
青年藝術100新人展
北京,中國
2011年
同在藍天下 為民工塑像中國畫主題創作展,國家博物館
北京,中國
2007年
第三屆成都雙年展新秀作品展—重新啓動,成都現代藝術館
成都,中國

陳子豐獲獎經歷

藝術家獲獎經歷
年份
獎項
地點
2007年
作品《陌路》獲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生優秀作品展一等獎
中央美術學院

陳子豐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圖
作品信息
《開合No.1》 [1] 
《開合No.1》 《開合No.1》
紙本綜合材料/240×100cm/ 2019年
《金手指No.1》
《金手指No.1》 《金手指No.1》
紙本水墨 /70×70cm /2018年
《出擊》
《出擊》 《出擊》
紙本綜合材料/160×150cm/ 2019年
《戰士》
《戰士》 《戰士》
紙本水墨/270×110cm /2016年
《熱血少年》
《熱血少年》 《熱血少年》
畫布綜合材料/80×100cm /2020年
《寶石》
《寶石》 《寶石》
畫布綜合材料/26×36cm/ 2020年
《向前奔馳No.2》
《向前奔馳No.2》 《向前奔馳No.2》
紙本綜合材料/43×58cm /2021年
《穿雲箭》
《穿雲箭》 《穿雲箭》
霓虹燈條/尺寸可變 /2021年
《Ready系列》
《Ready系列》 《Ready系列》
畫布綜合材料/40×60cm×2 /2021年

陳子豐人物評價

唐勇力(原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教授、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他的繪畫表現形式是多樣的,精神內涵是豐富的,具有某種“意象性”。在他繪畫中表現出來的筆意和筆趣完全是基本功紮實的體現,更是在經驗與功力的深化中,藝術修養與天資的即興發揮和自然流露。畫家在生活中創作,創作也是畫家的生活。畫家通過繪畫創作表達自己的情感、對生活的熱愛和真誠,在最平常的生活中與造型相遇。而新的造型觀念的孕育,往往建立在時代最新思維意識等現代文明基礎之上。思想觀念的交迭與更新,才可能接受現代潮流,亦或被潮流所接受。任何新形式的出現都有一個從試驗到成熟的過程,對此我們應報以積極的態度。
尹丹(青年批評家):
在中國,水墨的話題總顯得沉重,因為它總是“民族身份”、“現代性”、“文人情懷”等預設的使命聯繫在一起,到頭來繪畫很容易成為某種思想、文化立場的圖解。抑或是人們以歷史主義的視角在書齋中構想出某種與之相關的藝術理念,進而再附庸一個繪畫模式與之相匹配,但繪畫的視覺性、身體性與打動人心的力量反倒被削弱了。很慶幸的是,在陳子豐的繪畫中,歷史主義的東西少了,個人趣味的東西多了。我並不否認藝術家在創作中所進行的理性思考,如他就似乎從西方的現代繪畫中吸取養分並加以理性嫁接。但我更想説,他是通過畫面讓自己的視覺趣味在説話。趣味和“身體”緊密相關,它是感官所“taste”到的感受。趣味是生理基礎和生活經驗的反映,是個體所接觸到的所有文化現象的最終結果;它以個體感官的方式體現出來,卻有可能與他人產生共鳴。那看似隨性的選材,些許僵硬的稚拙感,那略帶調侃的天真味兒,極具特性的個人圖式,那種抽象形式所帶來的秩序感,密集空間所產生的豐富感……來自他的個體趣味,卻分明已經在我這個觀者的內心產生共鳴。
呂曉晨(青島黃海學院藝術學院講師):
第一次知道陳子豐和他的作品,是因為他“水墨藝術家”的身份。那些填滿畫面的“肌肉人”形象,在視覺上給人以最直接的壓迫感。
這次壹美美術館的展覽“重塑體用——陳子豐作品展”,呈現了一個更加真實的陳子豐。水墨中肆意而奔放的顏色,高調而奪目的霓虹燈,粉嫩而萌態的充氣玩具,各種材料對他來説彷彿都沒有藩籬。許多跨媒介創作的藝術家都説過“材料對我不算什麼”,但對陳子豐而言,材料對他卻異常重要,他從不排斥任何表象的東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