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塘港

鎖定
陳塘港歷史悠久,唐大曆年間初闢。宋鹹淳年間,邑人狀元陳文龍見鄉人因常遭旱災故在二十三都海地築田砌塘,疏通河渠,會東西兩湖之水,長50餘里,水深丈餘,北伸黃浦閘入海,南經杜橋(今渡橋)、沙京至壺井江,通三溪,建造斗門閘,將所有溪河之水匯歸絃歌裏(今潭頭一帶),溝通梅林(今梅花、文嶺),成為艚船的主要航道。陳塘港挖通以後,歷代地方官員多有疏浚擴建,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知縣賀世駿重修陳塘港。民國3年知事吳鼎芬竣東、西湖及陳塘港。
中文名
陳塘港
航道長
60公里
航道寬
6~10米
可通過
10噸級船隻
陳塘港內河航道長60公里,主港道北起潭頭鎮克鳳村五門閘,南經港口、塘下、三星、六林、華陽、渡橋至北山連接蓮柄港,長25公里,航道寬6~10米,可通10噸級船隻,支港道渡橋至漳港10公里,王朱至龍峯5公里,還有不少港汊航道可通0.5~2.5噸級船隻。
60年代,填湖墾田,攔河建閘,原來東起東湖,向西經金峯、集仙、嶺南、邊蘭、潭頭14公里航道已不能通航,且因公路運輸發展,陳塘港船隻逐漸減少。1972年,蓮柄港擴建,鑿通龍腰山“朝陽洞”通水通航隧洞,閩江水過洞穿渠引到陳塘港,變季節性通航為常年通航。自五門閘至北山河段過去只通2.5噸級艚船,現可通10噸級輪船。
[1] 
參考資料
  • 1.    長樂陳塘港  .福建論壇 福建之窗 福州新聞.2010年7月21日[引用日期2014-05-31]